01、御史聽勸戒暴怒,依舊無時不打人
明陳智任都御史,性格偏執躁急,心胸狹窄,沒有一天不打手下人。每次梳洗,都要令七人侍候:兩人為他攬著衣服,兩人為他提著領子,一人捧洗臉盆,一個捧漱口碗,一人拿毛巾梳子等。稍不如意,便打一巴掌。待他梳洗完,幾乎沒人不被他打。
他靜坐時,如果手下人走路有腳步聲,就要捱打。有好友勸他寬容一些,於是他做了一個木尺,刻“戒暴怒”三字在上面以提醒自己。但等到有不滿意處,照樣舉著木尺不停地打人。(本文摘編自《偶記》卷五,《古今談概》)
02、宰相獻餅欲求皇帝寵,內侍苦求不告制餅方
明丘浚為宰相時,以糯米粉等原料配製成餅,中間包上餡,烤熟後食用,非常好吃。他託宮廷內侍將此餅獻給皇帝,皇帝吃了很讚賞,命御膳房也照樣製作。御膳房做好送皇帝一嘗,遠不如丘浚所做的好吃,故廚師等都被責罰。
宮廷內侍不得已,問丘浚配方及製法,丘浚不肯告之。宮廷內侍嘆息道:“用飲食、服飾、車馬、器用等使皇帝高興,這是我們宮廷侍臣的職責,並不是宰相之事啊!”
人們都認為他說得有理,而十分鄙視丘浚。京城中遂將此餅稱作“宰相餅”。(本文摘編自《治世餘聞》下篇卷一,《玉堂叢語》卷八)
03、進士出身大帥不見,舉人做官待如貴賓
左宗棠以舉人身份從軍,成為著名將領,躊躇滿志,以為秀才能任天下,布衣可佐王業,對那些進士出身的官員,本能地有種厭惡之感。
光緒十年(1884)法越戰爭發生,他率師由江蘇去福建,途經九江。官員遞上名片,等待謁見,他一看九江道是進士出身,手一揮:“免見!”只傳見了非科舉出身的九江知府。
後來,州同知王惟清來求見,左宗棠見他是舉人出身就待如貴賓,請他上座。左宗棠問他是舉人出身好,還是進士出身好,王惟清說:“舉人出身好!”
左宗棠故作驚奇地問他是何道理,王說:“作秀才時,只鑽研八股時文。考進士時,就得日夜練習小楷、寫詩作賦,還要奔走權貴之門,應酬於社交場所。只有中舉之後,胸襟抱負剛剛有所施展,有閒暇去鑽研經世文章、政治沿革。這時出而做官,擔任顯要職務發揮作用的,都是平時積累的經世有用的才學。所以卑職認為人才最好是舉人出身。”
左宗棠拍案叫絕,說:“好一席議論,今日有幸聽到!足下在晚近輩中,不愧是佼佼者。“
左宗棠親自送王惟清出來,對站立兩旁的道、府官員說:“你們九江的好官,只有這位王惟清,為什麼使他屈居下僚?”道府官員只好唯唯稱是。(本文摘編自《清稗類鈔》)
04、人前狎侮眾公卿,背後竊罵司馬牛
蘇東坡元祐年間任翰林學士,才高自負,經常喜歡戲弄達官貴人,在朝官員差不多都被他開過玩笑,但他唯獨對司馬光從來不敢隨便。
一天上朝議事,東坡同司馬光在討論免役法與差役法的利弊上,意見不合,發生爭論,司馬光一點意見都聽不進去。氣得東坡回到家裡連連罵道:“司馬光這頭犟牛!司馬光這頭犟牛!”(本文摘編自《鐵圍山叢談》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