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已過,中國人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春節馬上就要到來。
年味淡了,已經說了一二十年了,所以年味變淡的現在,大家臘八之後沒有急於準備過年的事宜,畢竟離小年還有半個月。
那麼,年味濃的古人,在這15天裡都在幹什麼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要講清楚一點,古人過春節的時間與現在不同,有的朝代十月初一,有的朝代十二月初一,有的朝代正月初一,大部分與我們一樣,所以書生所說的15天,指的是大多數朝代,不是全部。
1、返程
春運很忙,古人雖然沒有明確“春運”的說法,但也存在這樣的事,畢竟不全是在老家生存。
有朋友會說古人大多遵循“父母在,不遠遊”的儒家思想,在外的極少。
的確如此,但這話的下一句是“遊必有方”,就是告訴父母自己去哪,還要安排好照顧父母的相關事宜。
所以,古人在外打拼的人也不少,只要顧到孝順便好,特別是官員、商人、文人等。
現如今我們考慮到春運的秩序,古人也一樣。
據《唐六典》記載:春節期間僱傭馬車,載千斤,走百里,費九百文,馬每馱百斤,走百里,費百文,崎嶇山路等,運費百二十文……。
規定非常的細緻,既保障了道路運輸,也保障了雙方的權益等。
更令人震驚的是古代竟然有軌道交通,河南安陽發現了距今2200多年前的秦國軌道,與現在的鐵道類似,有枕木,有軌枕和軌道,全是木質,還有防腐處理,用於馬車的快速行走,以秦都咸陽為中心,輻射全國。
當然,秦朝以後便消失了,至於原因,可能與財力消耗巨大有關。
雖然消失,但也可以看出古人對出行速度的極大需求。
在外的遊子,過年回家,就是在臘八節之後。
如回家需要超過十五天的時間,那他們會在臘八節之前坐上返程的馬車等。
坐不起的只能靠走路,畢竟僱馬車的人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路途遙遠和拮据的古人只能就地過年。
2、辦年
現如今辦年很方便了,不出門都能辦好,網購平臺可以買到所有合法的東西。
假如不在意多花點錢,在臘月二十七以後都能辦齊。
春節是很神聖的節日,所以中國人大多做很細緻的準備,因此大家通常在小年之後開始辦年,有充足的時間購買最優質的商品。
但在部分地區存在臘八之後辦年的習俗,這點與古人一樣。
大多數古人過年置辦的年貨雖然沒有現代人多,但他們也早早地開始了,晚了就買不到優質的商品了,商家存貨太多容易腐爛等。
雖然沒有冰箱,但古人有太多的土辦法儲存,比如地窖儲存等。
臘八之後,置辦能長期儲存的優質年貨。
3、結算與核算
臘八節醃製臘八蒜,古人重視禮儀,哪怕是面對欠了很長時間賬的客戶,也不會太過直接的要賬,他們會在臘八當天準備臘八蒜給債務人送去,意思是臘八算,委婉的表達馬上過年了,該清賬了的意思。
當然,也不是所有債權人都這樣,不講客氣的也不少。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只要你有,就要還人家,實在沒有,那就看交情了。
小年之前,古人會把該收的賬都收上來,過個好年,也為來年的生意留下充足的本錢。
小年還是收不回來,有的債權人會選擇除夕上午上門要賬,這就很不客氣了,但為了圖個吉利,有些手裡有錢而欠債不還的人,面對除夕上門討債的人,還是會乖乖把錢拿出來的,這樣的做法至今在某些地區的農村還存在。
核算也是必須做的事,不管是公家還是個人,都會對本年度的收支進行核算等。
除去賬目,還有為人處世也會進行一個總結,從相關的人和事中汲取經驗教訓。
4、總結與規劃
一年結束了,這一年幹得怎麼樣,新的一年怎麼幹?需要有個總結和規劃。
所以,各行各業的古人會在臘八到小年之間的十五天裡完成這個規劃。
當然,更要計劃過年的相關事宜,公家要保障社會穩定有序,讓老百姓過一個喜慶祥和安全的春節,個人計算過年所需的年貨數量,讓親朋好友吃好喝好玩好,計劃怎樣慶祝等。
皇宮就更加熱鬧了,那個大家庭是封建時代過年最盛大而神聖的地方,相關府衙還要做好皇帝與民同樂的計劃等。
5、結婚
很多古人結婚選擇在臘月中上旬。
一是冬天事情少了,時間多了,能來的親朋好友會很多,讓婚禮更加的熱鬧;二是用喜慶的婚禮迎接新年,圖個大吉大利,雙喜臨門;三是比較迷信的說法了,臘月裡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節日多,祖先和神靈在這個月有更多的時間觀察下界,看到新人結婚,他們也會祝福,並且臘月裡百無禁忌,說法有些迷信,但實際上是以此表達對美好的嚮往。
還有一些,目的都是表達對美好的嚮往。
我國部分地區有“臘月不嫁女”的習俗,具體原因應該是過年少了一個人團聚。
6、聚會
離家較近的古人用不了幾天就回家了,小年之後很忙,春節更忙,節後馬上上班,沒時間跟親戚以外的朋友聚會,所以很多古人選擇在臘八節與小年之間的十五天裡跟好朋友們聚會。
7、送禮與慰問
中國人,重視人情。
所以臘八節到小年之間的十五天裡,有些古人會給幫過自己的人送禮,給即將求到的人送禮,給商業夥伴送禮,給官員送禮等。
有些禮送的雖然上不了檯面,但這樣的事的確存在。
公家在這段時間裡會到各個基層慰問,讓戍邊的將士和過年仍要在一線工作的人感受到關懷,讓基層的工作人員感受到溫暖,讓為皇朝做出貢獻的團體和個人及其家人感受到公家的重視,等等。
年終獎不光現代有,古代也有,區別是當下的年終獎為的是表達對員工付出的感謝和激勵,古代是封建社會達官貴人和大地主階級籠絡人心的方式。
8、新衣
現在大多數人過年的新衣新鞋新帽都是買的成品,但在古代都是找裁縫做。
小年之後,裁縫不會再工作了,即便工作,時間也比往常少。
所以有能力購置新衣的古人會在臘八到小年之間定做,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會由自家女眷縫、改等。
9、修繕
有些年俗放鞭炮需要在屋裡,很多古人家的房子經不起鞭炮震,所以在臘八到小年之間的十五天裡修繕一下房屋。
另外有出行工具的也會提前準備和修理等,就好比現在的汽車保養一樣,開車回家、走親等,車輛必須是最優狀態。
10、相親
這是個從古至今都存在的話題,古人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些父母為了牽住外出遊子的心,會在當地給孩子找個媳婦。
因此,臘八節後遊子回家,就是相親的最佳時間,一旦成功,可以定親,雖然不如結婚喜慶,但也是一件喜慶的事。
以上十點是古人在臘八節到小年這十五天裡幾乎都會做的事情。
還有其他事情,書生不再列舉,過年圖個大吉大利,書生也用這十條圖個吉利,願天下所有人十全十美。
參考資料:本文參考了正史、野史、古代小說等資料,數量很多,不一一列舉。
注:本文所用圖片來自網際網路,很難核實明確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