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是在三年級暑假的時候承包給了鄰村的一個包工頭改造。擁有一百多個學生的學校,工程算不上大,用的也多是自己的親戚家人,這樣的一個草臺班子,顯然不能希望他們能在短短兩月的時間內使校舍改頭換面。因此等到九月開學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一所尚在建設中的學校。
上課所需要用到的教室自然是優先已經裝修完畢了的。牆面抹了水泥,曾經的斷壁殘垣也修補完整了。腳踩在鋪得平平整整的水泥地上時,幾乎想不起來黃土地板是什麼腳感了。窗欞、玻璃一一安裝完畢,真真正正可以算得上是窗明几淨了。用現在的眼光看,裝修後的教室大概算是“工業風”了。
改造後最重要的一大變化是——教室裡通了電,這就意味著再也沒有理由揣上家裡的蠟燭悄咪咪地烤魚了。
教室旁邊還貼心地預留了一間空蕩的小房間,每每課間休息時,這裡就是孩子們的活動場所,跳馬、踢毽子、鬥雞、拿書本當拍子拍毽子……只要空間允許,所有能想到的玩法總能在小房間裡見到。
校園裡尚未清理的裝修物料亦頗受歡迎,沙堆裡淘到的小貝殼、小釘螺成為了孩子們互相攀比的物件。誰撿得多了,誰的最漂亮都是件值得開心許久的事。大概“淘寶”的樂趣是不分年齡性別都能體會到的吧!
課桌椅仍然需要自備,不過再也不用因為地面的凹凸不平而想方設法地墊桌角了。
操場終於也灌上了水泥,即使下雨天在上面撒歡,也不必擔心濺了一身的泥點回家捱揍。可以盪鞦韆的楊樹被一一放倒,甚至連樹樁也一併挖去,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成人高的圍牆樹立起來,牆外的世界陡然就變得神秘了。
升旗忽然就變得頻繁起來,每年的開學、閉學,六一,國慶開始雷打不動地要舉行這個專案。早上的跑操也不必打了手電筒在馬路上進行,走廊上的燈一開,圍著操場多繞幾圈,運動量也就夠了。抓石子漸漸地不再受到小女生的青睞,水泥地到底颳得手疼。踩高蹺也逐漸被淘汰,畢竟摔在水泥地上和黃土地上的痛感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新校舍最氣派的要數大門口的兩扇雕花鐵門,因為它,本來平平無奇的山村小學忽然就多出了那麼些莊嚴、鄭重的味道。曾經因為校方無法按時支付裝修的款項而被包工頭鎖了門,孩子們很是過了一段爬牆跳窗抄近道的日子,現在想來只覺得無盡辛酸,但那個時候感受到的唯有刺激。
“生鐵臘肉”終究被電鈴替代,沉重而暗啞的“噹噹”聲從此成為回憶。
還未對新校舍完全失去新鮮感的時候,就得知各個片區開始整合生源,我們二十來個同學將被安排到鄰村更大、師資力量更雄厚的學校學習。就在對新學校忐忑的期待中我的寄宿學習生涯開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