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個有趣的話題,這次危機過後,全球經濟會不會迎來日本式的長期停滯?我想了想,這事還得拆分成三個部分來看,不太可能全部,統一進入同一個路徑。
第1檔 我們和美國,一個擁有較高的儲蓄(55%附近),一個擁有全球的鑄幣稅,說法雖不同,但實際都是一回事,也就是在出現各種突發事件時,可以有更多的飛昇空間,促使其平穩過度。
第2檔 日德法韓,放了幾十年的洪水,內部可飛昇的空間已逐漸消失,但依靠強大的中高階製造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從外部獲取一定的增量來緩解各種消費不足。
第3檔 越南,土耳其,也包括印度,這類原本就屬於低消費低儲蓄的經濟體,經過這一輪的美元風暴,大機率會被收割一空後,掉入發展陷阱。
多說一句,所謂發展陷阱,本質上就是在一個經濟體不太強,也不太弱,還剛好有一些發展成果時,能否扛住十年一次的美元收割,扛住了,就能保住大部分的果實,為下一次的晉級積攢力量,扛不住,九成九的果實都會被收走,被打回原形。
這一點應該沒有比拉美更有發言權,前前後後被西方以各種幌子割了200多年,以至於掉入陷阱中難以自拔!
日本式停滯的前因後果
說完了這些,再來說一說,到底什麼是日本式的停滯,這件事最初應該從上個世紀90年代日本的兩個泡沫先後破了後說起。
1980年到1990年,從時間上來說,屬於美日的第2次貿易競賽,在當時美國一邊迫使日元升值,導致日本的出口優勢持續喪失,一邊對當時的日本支柱產業如汽車,半導體,或限制份額,或將生產線遷移到美國,這類支柱性的產業,能夠帶動的上下游實在太多了,並且還能夠創造很多的高薪崗位,如果全部遷移到美國,事實上就等於將財富被遷移,經濟被蛀空。
但瞅一瞅,蹲在日本的幾萬老鷹,不從也得從了,如此的雙管齊下,日本的市場份額不僅在美國市場減少,在其它地方,也因為日元的急劇升值而造成了競爭力下滑,迫於壓力之下,日本最終還是走上了依靠日房日股來製造需求的路子。
理論上來說,原本這也沒啥,美國這麼牛,不也同樣依靠美房美股來拉動經濟,製造需求,但壞就壞在選的時間不對,又過於心急。
各位小夥伴可以看一下以上二張圖,日股的起飛階段是從1986年到1989年,這個階段正好處於美國科技升級尚未成功,又被發現美國債務在不斷累積的時間,感覺被忽悠的資本有相當一部分從美國奔向了日本,更巧的是,這個時間點日元的不斷升值,市場份額減少,讓日本企業的盈利也在不斷地下滑,換句話說,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在內外的雙重洪流下,共同吹大了日股這個泡沫,等到了日股破了後。
大量的資金又進一步地湧向了日房,等到日房也破了,大量無利可獲得資本,才全部回到了美國。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下,我們在2015年到2018年這個時間段,和日本1986年到1989年,何其相似,得虧經過一番激烈博弈,保住了果實。
咱們接著說日本,日本即使經歷過日房日股,這兩個泡沫先後破裂,但只要應付得當,日本完全可以從頭再來,怎麼也不至於出現後面失落的三十年,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三十年是它的成功之處,但同樣也是它的失敗之處。
各位小夥伴請再看這張圖,1990年日本的老齡化程度只有11.95%,要知道從1970年到1990年,短短的二十年,日本先後經歷過兩次產業升級,雖說說一次成功了,一次失敗了,但它的老化速度並不嚴重,完全有能力利用豐富的資源再度重整旗鼓。
當然,日本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做出如此多的事,固然是因為它對資源的整合能力相當強,但絕不能否認,在這期間美國對它不加限制的技術轉讓和開放市場,這也是為什麼產業升級第1次它成功,第2次它反而失敗的重要因素。
這也側面證明了,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國家想和美國搞好關係,沒有得到美國幫助和沒有得到美國的幫助,完全是兩回事。
日本的明斯基被延遲了,但也失落了三十年
按理說1990年後日本還是有起來的機會,但它選擇了用短期的快樂,換取了長久的痛苦!
日房日股的兩個泡沫破滅之後,當時的日本政府並沒有選擇讓市場自由出清,而是透過不斷增加自己的債務來置換企業和個人的債務。
換句話說,日本政府把企業和個人的債務全部接下來 ,讓這些企業和個人並沒有走向破產,再讓他們在往後的歲月裡,或透過生產或透過工作慢慢地還清債務。
這個模式的好處和壞處都極其明顯。
好處是 在一定程度上穩住了資產,保住了消費,讓日本的明斯基時刻不至於一下到來,出現類似於1929年的美國大蕭條。
壞處是日本政府本身並不產生利潤,將債務攬到自己的身上,那就需要透過稅收來對沖債務的利息,實質上就形成了一種債務越多利息就必須越低的情況。
再加上雖說當時強行穩住了消費,但整個日本社會為了還清債務,在後面不斷的縮衣節食,不斷的儲蓄,造成了消費的缺口越來越大,這個時候日本政府,就只能透過不斷地舉債來彌補消費的缺口。
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覺得相當不錯,至少日本扛住了不是,問題是它是扛住了,但同樣也被釘在了那裡。
如此超常規模的舉債就等於超常規模的放水,而每一次放水,最先接到水的人必然是最接近水的人,等水倒流到下面,已經所剩無幾,促使資源會更進一步的向頭部們聚集,讓馬太效應愈發明顯。
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可怕的迴圈,獲取大量水量的頭部們,卻又將所有的責任甩了出去,造成了大量的中下兩層,因為得不到該有的水量與福利,進一步的滑向生存邊界之下,而日本政府為了挽救這些,又不得不更進一步的擴大債務,給予這些人一定的福利,然後進一步的導致頭部分繼續做大。
最終就形成了日本版的三高,高福利(日本政府負擔部分福利),高負債(日本政府,企業,個人三者之間的債務轉移),高貨幣(印銀子買日本國債)。
要是一般的經濟體,應該早就涼了,但日本依託在全球,都擁有強大競爭力的高階製造,可以透過源源不斷的外部增量來彌補內部的不足,不過於1990年之後,美國趁著頭部們處於混亂期間,收購了大量的資產,讓這增量又分去不少。
尾聲
總的來說,之所以會有日本式停滯,三十年的失落,完全是日本不肯進行資源再分配,導致了資源的供給出現了極致扭曲,進而導致了不需要的被吃到撐,需要的連口水都喝不上。
網上常說的工匠精神,完全就是因為階級流動被完全鎖死後,不得不這麼做,根本就沒有吹得那麼神乎。
不過日本這種另類痛苦,一般的國家如果沒有強大的高階製造能力支撐,它也享受不到,至於文中開頭說的全球會不會出現日本式的停滯,其實已經不是出不出現的問題,而是早就出現了!
像美國這兩年,6萬億的美元洪流,不就是和當初的日本一模一樣嗎?透過不斷髮美元的方式,讓底層的消費力得到了一定夯實,並且將他們的債務轉移到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上,在等到美聯儲開始收緊時,就讓世界的資源來回補這個缺口,日本和美國的唯一區別,就是一個靠著高階製造,一個靠著美元洪流,讓這兩者能夠吸到的資源完全不在一個級別。
不過我估摸著處於第2檔的好日子,並不會持續太久了,咱們的產業升級,最先衝擊到的可能還不是美國,全球的資源短時間根本無力供養出2個創新型國家,在此之前,反而是有路可循的,中高階製造更加容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