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至26日,2021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與往年相比,此次會議更加強調從全域性發展的視野看待“三農”,強調必須著眼國家戰略需要,穩住農業基本盤、做好“三農”工作。疫情衝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2022年,“三農”工作的重要性只會更加凸顯。
領導智庫報告研究團隊最新發布的主題報告——《2021年終報告:穩住農業基本盤》聚焦保供給、增產擴種、守底線三個層面,跳出“三農”看“三農”,從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看如何“穩住農業基本盤”。
☆ 報告精彩內容摘覽 ☆
【看點一】保障好初級產品供給是一個重大戰略性問題
這是2021年會議最為矚目的新提法,也是理解會議內容的一大關鍵。
此外,此次會議提出的“初級產品供給”有著明確的定義範圍:保證糧食安全,同時擴種大豆和油料,確保豬肉、蔬菜等農副產品供給安全。
我國從2016年初開始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為了破解中低端產品過剩、高階產品供給不足等結構性發展難題。
保障好初級產品供給要聚焦新“三農”,即新農人、新農品、新農企。報告提出,新農人解決在加快推進城鎮化的大背景下“誰來種地”“怎樣種好地”的問題。新農品倒逼農民科學種植、精細管理,提升農作物品質。提高生產環節的效率,降低農戶的人力、裝置和時間成本。新農企是高科技的農業企業,不是臉朝黃土背朝天,都是機械化、電氣化、智慧化的科技型企業。
【看點二】會議通稿三次強調大豆和油料,要擴種、增產
聯合國糧農組織釋出的《糧食展望》顯示,在眾多油料作物中,大豆無疑是最重要的品種,其全球產量超過其他所有油料作物之和,且在2020—2021年度產量預計再增加7.5%,達到3.63億噸。除了提取油脂廣泛用於食品工業外,大豆的豆粕也是雞、豬、奶牛、肉牛等動物飼養的主要蛋白質來源。
近年來,全國大豆及其他油料作物的種植面積已經呈連年擴大的趨勢,“十三五”期間,全國大豆播種面積從750萬公頃提高到988萬公頃,產量相應增加近45%。
擴種、增產要打造世界一流的數字農業基礎設施。報告強調,全面推動新基建賦能農業升級、提質鄉村振興、推動城鄉統籌,全面構建資料驅動、智慧賦能、平臺助力的鄉村經濟發展創新體系,全面聚焦數字基建的巨大潛力,促進數字農業全面升級、數字農村全面進步、數字農民全面發展。
【看點三】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
“兩條底線”亦是此次會議首次提出。
其中,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這條底線,會議進一步提出多項具體部署:
- 在機制上,要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傾斜支援力度,抓緊完善和落實監測幫扶機制;
- 在產業上,要聚焦產業促進鄉村發展,深入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大力發展縣域富民產業,推進農業農村綠色發展,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 在鄉村建設上,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為抓手,立足現有村莊基礎,重點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加快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逐步使農村具備基本現代生活條件。
守底線需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報告明確,鄉村產業發展是一個持續動態的過程,也是一個積極探索的過程,體現著產業富民的邏輯內涵。打造農業全產業鏈,增強農村地區金融服務供給能力,把產業鏈主體留在縣城,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 內容來源:節選自《報告上新|2021年終報告:穩住農業基本盤》,原載於“領導智庫報告”微信公眾號,歡迎關注。
| 相關話題:#農業##鄉村產業##《領導決策資訊》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