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透過對1992年,2001年,2019年出版的世界地圖冊的對比,來看一下30年來世界的變化。
我們分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北冰洋,南極洲分國家和地區逐一對比。
第三篇:非洲-象牙海岸
【國 名】 象牙海岸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Côte d'Ivoire)。
【面 積】 322463平方公里。
【人 口】 2640萬(2020年)。全國有69個民族,分為4大族系:阿肯族系約佔42%,曼迪族系約佔27%,沃爾特族系約佔16%,克魯族系約佔15%。近年來,來自布吉納法索、迦納、幾內亞、馬裡和賴比瑞亞等國的外國僑民人口數目增長較快,目前約佔人口總數的26%。各民族均有自己的語言,全國大部分地區通用迪烏拉語(無文字)。官方語言為法語。42%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34%信奉基督教,16.7%無宗教信仰,其餘信奉原始宗教等。
【首 都】 政治首都亞穆蘇克羅(Yamoussoukro),人口約24萬。經濟首都阿比讓(Abidjan),人口約446萬。2~4月氣溫最高,平均為24~32℃;8月氣溫最低,平均為22~28℃。1983年3月12日,科決定將首都遷往亞穆蘇克羅,但至今政府機構和外交使團仍留在阿比讓,2018年成立的參議院位於亞穆蘇克羅。
【重要節日】 國慶日:8月7日。
【地理】 位於非洲西部。西與賴比瑞亞和幾內亞交界,北與馬裡和布吉納法索為鄰,東與迦納相連,南瀕幾內亞灣,海岸線長約550公里。屬熱帶氣候。北緯7°以南為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25℃;北緯7°以北為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略高於南部。全年分為四個季節:4月至7月中旬為大雨季,7月中旬至9月為大旱季,9月至11月為小雨季,12月至次年3月為小旱季。
【歷史】中世紀時期境內曾建立過一些小王國。11世紀,塞努弗人在北部建立的宮格城為當時西非南北貿易中心之一。15世紀後半葉,葡萄牙、荷蘭、法國殖民者相繼入侵。1893年淪為法自治殖民地。1958年12月,成為“法蘭西共同體”內的“自治共和國”。1960年8月7日獨立,但仍留在“法蘭西共同體”內。翌年4月脫離共同體。首任總統費利克斯·烏弗埃-博瓦尼,曾7次蟬聯,直至1993年12月7日逝世。議長亨利·科南·貝迪埃繼任總統。1995年10月,貝迪埃勝選蟬聯。1999年12月,前總參謀長羅貝爾·蓋伊發動軍事政變,自任總統和全國救國委員會主席。2000年10月,人民陣線候選人巴博當選總統。2002年9月,科部分軍人發動兵變,引發內戰,政府軍與叛軍形成南北對峙局面。2007年3月,科政府與叛軍簽署《瓦加杜古協議》,結束內戰,宣佈進入政治過渡期。2010年10月和11月,科先後舉行兩輪總統選舉,巴博和反對黨“共和人士聯盟”候選人瓦塔拉分別宣佈勝選並宣誓就職總統,雙方對立最終升級為全國範圍的武裝衝突,並以巴博被捕宣告選後危機結束。
【行政區劃】 象牙海岸行政區劃劃分為地區、大區、省三級,共有14個地區(2個自治地區和12個普通地區)、31個大區、109個省。
1990年象牙海岸人口1192萬,人均GDP為905美元。
1996年7月改為12個大區1997年1月調為16個大區。
2000年象牙海岸人口1645萬,人均GDP為652美元。
行政區劃調整:
2000年,科政府對行政區劃進行較大範圍調整,將大區增至19個,將全國劃為58個省、243個縣
2001年、2002年,阿比讓和亞穆蘇克羅的地位,分別由省改為自治區,相當於省級直轄市。
2002年至2011年,象牙海岸陷入內戰。期間國家分裂為南北兩部。
2005年新增8個省。2005年10月6日,新增4省。2008年3月5日,新增10省。2008年10月8日,新增1個省。2009年3月27日,新增9個省。至此,象牙海岸共設有90個省(包括阿比讓和亞穆蘇克羅2個自治區)。
2010年象牙海岸人口2053萬,人均GDP為1213美元。
行政區劃調整:
2011年9月28日,象牙海岸行政區劃重組,在大區上增設區。將19個大區重新劃分為14個區,其中包括2個自治區(阿比讓和亞穆蘇克羅)。除自治區外的12個區進一步劃分為30個 大區。下面的省、副縣或鄉鎮仍存在,並且此後繼續增設,省數後超過100,副縣或鄉鎮數 超過500。
2012年,莫羅努大區設立,包括原屬恩濟大區的3個省。
2020年象牙海岸人口2638萬,人均GDP為2325美元。
【經 濟】 獨立後,實行以“自由資本主義”和“象牙海岸化”為中心內容的自由經濟體制。20世紀60、70年代經濟發展迅速,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創造了“經濟奇蹟”。進入80年代後,受西方經濟危機的影響,經濟狀況惡化。90年代中期曾一度復甦。1999年科發生軍事政變後,經濟急劇惡化。2007年內戰結束後,經濟低速回升。2011年4月科大選危機結束後,新政府積極開展恢復重建,大力扶持港口、石油等重點部門,振興咖啡、可可等支柱產業,整頓金融市場,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環境,積極爭取外援和外資,取得一定成效。2012-2015年科經濟年均增長率約為9.2%。瓦塔拉連任總統後,提出經濟結構轉型,制定了2016-2020國家發展規劃。
【資 源】 主要礦藏有鑽石、黃金、錳、鎳、鈾、鐵和石油。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約2.2億桶,天然氣儲量1.1萬億立方米,鐵礦石15億噸,鋁礬土12億噸,鎳4.4億噸,錳3500萬噸。森林面積250萬公頃。受長期戰亂影響,科能礦資源開發對國民財富的貢獻率不到1%,2017年科石油產量為1244萬桶。科礦產資源開發佔國內生產總值不到5%,目前僅有黃金和錳實現工業化開採,2019年黃金和錳礦石產量分別為32噸和118萬噸。2014年3月,科國民議會透過新《礦業法》。
【工 業】 2013年工業產值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1.3%。農產品加工業是主要工業部門。其次是棉紡織業、煉油、化工、建材和木材加工工業。1996年新油田開採後,礦產能源業在工業領域所佔比重逐年增加。2015年科石油產量為1073萬桶,同比增加55.6%。科曾是西非電力大國,多餘電力向貝南、多哥等國出口。受戰亂影響,電力行業一度發展緩慢,2010年甚至從周邊國家進口電力。2012年起發電量逐步增加,2015年發電量約為85.27億千瓦時,同比增加3.79%,併為科創造約1.65億美元外匯收入。2017年發電量為2200兆瓦。
【農 業】農業是科經濟基礎。全國可耕地面積為802萬公頃。農業從業人口占全國勞動力的49%。2013年農業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6.3%。主要經濟作物是可可和咖啡,種植面積佔全國可耕地面積的 75%。可可生產和出口居世界第一位,佔全球供給量的45%。咖啡生產居非洲第三位,世界第十二位。可可和咖啡的出口收入是國家主要外匯來源。2011年11月以來,科著手改革可可行業,成立了可可咖啡委員會,負責行業的監管、穩定和發展工作。2020年科可可和咖啡產量分別為210.05萬噸和8.3萬噸。近年來,科腰果產量增加,現已成為世界第一大的腰果生產國,2020年產量為85萬噸。棉花也是科傳統重要經濟作物。2010年-2015年,因棉價回升和良種的使用,產量不斷恢復,棉花產量2015年45萬噸。2016年受氣候影響,減產至31萬噸,2017年為32.8萬噸,2018年為38.7萬噸,2019年達45.8萬噸,總產量居非洲第三。科是世界第五大、非洲第二大棕櫚油生產國,2018年產量為51.4萬噸。糧食不能自給,大米年消費60%需進口。主要作物有玉米、小米、高粱、稻米、木薯、山藥等。2016年科糧食總產量為143.1萬噸,同期有所下降。近年來熱帶水果出口量有所增加,主要有香蕉、菠蘿、木瓜等。
森林資源豐富,木材一直是科主要出口產品。由於過量採伐、農業開發、乾旱和森林火災等原因,森林面積銳減;1960年有1500萬公頃,1991年僅餘250萬公頃。當前森林面積約20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16%。畜牧業不發達。禽蛋基本自給,88% 的奶製品、56%的肉類依靠進口。漁業產值佔農業生產總值的7%,就業人口7萬。年捕魚量8~10萬噸,僅能滿足20~25%的國內消費需求。
【服務業】 服務業以商業和運輸業為主。2013年服務業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2.4%。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電信業發展迅速,營業額由2007年的5440億非郎增至2008年度的6820億非郎,其中82%的營業額來源於手機通訊業務。2008年度,電信業投資額達1220億非郎,直接創造就業機會4000多個。2009年電信業產值佔當年GDP的5.5%。科固定電話使用者近年穩定在30萬戶左右。2019年手機使用者3400萬,手機普及率136%,1400萬人使用行動網路,1350萬人使用手機支付服務,電信領域創造就業崗位20萬個。全國共鋪設2.5萬千米光纖。截至2010年年底,科共擁有23家信貸機構,其中22家銀行,1家金融機構。儲蓄額增長10%,達27330億非郎,貸款額增長13%,為24680億非郎。
【旅遊業】 重視發展旅遊業和開發旅遊資源。重要的景點有科莫埃國家公園、塔伊國家公園、寧巴山自然保護區和亞穆蘇克羅和平聖母大教堂。前三者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歷史城鎮大巴薩姆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經濟首都阿比讓毗鄰幾內亞灣,環繞潟湖,風景優美。由於多年戰亂,旅遊業受到嚴重影響,自2011年選後危機平息後,科政府將旅遊業發展作為農業和工業之後的第三大產業,加大了對旅遊業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