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流浪漢撿到一個棄嬰,在自己尚且食不果腹的境況中,不但要餵食這個嗷嗷待哺的小生命,還要四處奔波為其尋找父母。
曾獲得東京國際動畫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的《東京教父》,由大神級的日本動畫大師今敏執導。影片講述了少女美由紀、阿花、金三個東京拾荒者意外撿到一個被遺棄的女嬰,歷經艱辛為其尋找親生父母的故事。
在溫暖、溫馨的悲憫情懷背後,《東京教父》的故事還有更多的核心值得深思。它如一面鏡子,透射著我們的心靈空間。
同理心,悲憫心的良知呈現於普通人尤其是富裕階層人群身上,會被視為理所當然。用自己富足的物質救助他人彷彿是天然的邏輯。
當人性的光輝在底層小人物身上綻放時,更加令人動容。如冷冷冬日,觸到一雙溫暖的手;漆黑夜色中,看到一豆燈光。
倘若被剝離了衣食無憂的生存條件,成為居無定所,食不果腹的流浪者,仍葆有這樣的悲憫心,人性的光輝在濾除物質的干擾後依然彰顯光芒。這樣的光芒,令人仰視,心懷尊崇。
01 悲憫心與身份無關
這是一群社會最底層最令人不屑的小人物,電影將這種光芒投射在他們身上,高調呈現了這樣一個事實:悲憫心作為一種人性良知,它的存在與身份無關。
雨果在《巴黎聖母院》中有這麼一段描述:
卡西莫多悽聲呼渴的時候,滿廣場鐵石心腸的圍觀者個個幸災樂禍,直到一個吉普賽姑娘站出來,提著一罐水,目不斜視地向不幸者走來,人們才可能開始思考,究竟什麼才是所謂的“人”。
人人生而平等,人類生命是自然界跨越幾百萬年漫漫時空進化的結晶,每個生命都是彌足珍貴的。每個生命都享有追求陽光,雨露的需求,都享有維護自尊和尊嚴的權利。
悲憫是哀傷和同情,是對他人的苦難有一種感同身受的情感。
悲憫心是一種感受力,感受力是一種覺知,能夠聆聽鳥雀的歡歌,日落的壯美,別人的苦痛,他人的歡歌。
覺知是一種本能,是人之靈魂。不能複製,無法習得。
02 感受力的缺失
王陽明說: 人人皆有良知,皆可成聖。
芸芸眾生並未成為聖人,是因為我們的良知被矇蔽。
從小到大,從學校到工作,我們一直在讀書,學習,接受教育,心中充滿了各種既定的規則和觀念。我們一直在培養智慧,卻喪失了對事物的感受力。
對樹木,流水,鳥兒熟視無睹,對卑微的芸芸眾生,浩瀚的星河,晝夜的更迭視若不見。終日忙碌在升學、就業、職場、家長裡短的世界,那是一個小我的世界。
這樣的世界是以自己為原點,為起始點的,他人的利益只是我們思維鏈條的分支和附加物。追逐利益、功利、名譽等各種私慾吞沒了我們的心靈空間。
內心澄明,良知方能再現。
03 他者奉獻
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世間的一切事物都在彼此的因緣際會中千絲萬縷地關聯著。
人是具有社會屬性的,在群體中才能獲得價值感,幸福感,這是一種“共同體感覺”。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獨闢蹊徑地闡述了“共同體感覺”,把自己的執著轉為對他人的關心,對他人的貢獻。體會到“我對他人有用”,這是自己對“共同體”的融入。
從心理學角度而言,悲憫心,同理心為我們敲開了“共同體感覺”的門扉,從而獲得幸福感。
孟子所言的“仁者以天下萬物為一體”是一種生命的至高境界,天下萬物都在仁者的關懷之列。
當我們不斷地擴充套件自己的心靈世界,將萬物更多地納入我們的主體世界,我們的心就和天下萬物相關,達到生命的崇高。
你見,或不見,世界就在那裡。
感受力是伴隨我們一生的眼睛,這是一雙內視的眼睛。用一雙內視的眼睛審視自己的每一個想法,言行,去感知人來人往,都市建築,鄉村犬吠,倦鳥歸林和萬家燈火。
當感受力以非凡的面貌出現時,世界則會以前所未有的豐富多彩呈現在我們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