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已經結束了,對於2021年樓市給出一個總結兩個字“瘋狂”,上半年的市場太過相似2016年搶房局面了,杭州、上海、合肥、重慶、北京成交量屢創新高,讓眾多購房者盲目的買、買、買。杭州一直作為長三角樓市風向指標,出現了10萬人同時搶房,最簡單的原因是周邊二手房價格賣到4萬元每平米,而新房開盤價格3.2萬元每平米,打算購買100平米的房產,穩妥進口貸80萬。當眾多已經買房的人群,還在沾沾自喜認為房價會增長10%、20%、30%、甚至是50%。
結果下半年的市場也很“瘋狂” ,進入到下半年,整個市場呈現出快速“降溫”,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9月新房成交單價9757元每平米,迎來近77個月,新房價格首次出現下滑;10月新房成交單價9749元每平米,房價回落到了2019~2020年水平;11月全國70箇中大型城市,新房回落城市有61個,二手房價格回落,城市有67個。整個樓市呈現出“普降”。
導致市場遇冷的關鍵因素:
根據中原研究院的資料顯示,2021年全年樓市調控次數658次。三道紅線,針對房地產企業剔除預收款後淨資產負債大於70%;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一倍。踩一條紅線有息,負債總額上漲不能超過10%;踩兩條紅線有息,負債總額上漲不能超過5%;踩三道紅線有息,負債總額不能上漲;即便沒有踩紅線的企業有息負債總額上漲不能超過15%,要求房地產企業在2023年6月份前回歸到規定的範圍內。
兩道紅線,針對銀行業,2021年1月1日,央行和銀保監聯合釋出《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集中貸款管理制度的通知》限制了房地產企業以及個人貸款上限比例。除此之外,市場還出臺了限購、限貸、限價、限售,二手房參考指導價,22城市集中供地等眾多政策。
沒有資金注入的房地產企業們都開始嗷嗷叫了一下,資金流向充沛的龍頭企業,萬科也曾發文“節衣縮食”準備過冬。有人說這一次又想搞飢餓營銷嗎?答案並不是在22層集中供地中就可以看出弊端。
第1次土拍市場還處於火爆狀態,整體土地溢價率非常的高,地王再創新高。第2次圖片呈現出180度的大轉變,22城共計掛牌918宗土地,共計成交622宗 ,流拍數量296宗,土地共計成交金額6,339億 ,平均溢價率僅有3.9%,平均流拍率卻達到31%。拿地大頭主要是以國企為主,民營企業根本都不敢去觸碰土地。
俗話說樓市在上行期,開發商隨便漲價沒有問題,房價在下行是房地產企業的話語權,全部都掌握在賣家手上,所以只能選擇“降價出售”。房地產企業也出現“內卷”,降價5%、10%、 20%甚至是30%,惡意降價行為引起了監管部門的注意,於是有23個城市都出臺了限跌令,房價並不是隨隨便便地出現如此大幅度的回落吧!
限制房價上漲,房價未必不上漲,甚至房價下跌,房價未必不下跌,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機。
房地產企業也在這方面玩出了花樣
比如出臺限跌令的城市降價幅度限制在5%~15%,原本銷售100萬,房地產企業下降5%~15%,95-85萬元,更具吸引力,不惜一切代價還透過其他方式變相降價。
贈送停車位,不同的城市停車位也不一樣,通常價格在8萬到20萬的比較多,折算下來也是一筆不少的費用啊!
贈送裝修,開發商對外宣稱裝修標準是2000甚至是3000元每平米,實際上裝修成本約為1200元左右,所以折算下來100平米的房產又可以省個10多萬。
贈送物業管理費、傢俬、家電,疊加在一起整體的費用也是一筆不少的開支,折算下來房企基本上降價幅度在6.5折至8折之間。
南京都市圈某品牌房地產企業加入到降價大行列1.3萬元每平米,下降到6000元每平米,全國百強縣城樓盤降價幅度高達53%,前期購房者:當時不該盲目跟風買房;鎮江樓市報道,南京都市區某樓盤推出大特色房,最低單價6000元每平米,2017年此樓盤銷售單價1.3萬元每平米,總市值130萬,4年後這套房子僅價值60萬,整體下降幅度已經驚呆了所有人。
燕郊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座城市吧!多位業主哭訴,2017年購房時,房價3~4萬元每平米,2021年的時候,房價只能銷售1.5萬至1.7萬元每平米,還未必有人接手,根據人民法院訴訟法資料顯示,截止到12月16日燕郊法拍網數量為818套,是2020年全年1.6倍,2019年的4.4倍越來越多人都撐不住了,越來越多人選擇棄房斷供。
早期購買房產的業主在哭喊著,如今花不到一半的價格就能享受同樣的房產,首付少了一半,還貸壓力也少了一半,唯一可以慶幸的是房子多住了兩年時間,如今房產免費贈送,只需要還款,房貸都無人接手啊。
國內有多個重點城市的房價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拐點:2017年基本上成為了樓市的巔峰期,天津、北京、鄭州、濟南、青島、石家莊。除了這些重點城市房價下跌以外,其他城市也有著不同程度的回落,比如金昌環比下降10.26%,德州環比下降9.76%,煙臺環比下降6.49%,保定環比下降6.4%,漢中環比下降6.14%,咸陽環比下降5.16%。回落的城市已經從原本的三四線城市擴充套件到一線城市的房價資產不跌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式。
2016年首次提出“房住不炒”,眾多人群根本不當一回事,經過幾年時間努力的調控,終於呈現出效果了,2017年投資房產比例還高達65%的,2020年末投資房產不足40%,特別是進入到2021年下半年,購房者買房主要是以改善性以及首次購房剛需用途為主。
盲目跟風買房,最後的結果不就這樣了,房地產不可能永遠都上漲,到2014年的時候,李嘉誠就已經撤出國內房地產市場。2017年王健林也把部分房地產優質物業拋售也成功實施轉型了。
2021年最後兩個月,房地產企業整體走勢依舊是處於弱勢狀態,不過房地產金融端有所放鬆,一方面是加快放款速度,另外一方面降低房貸利率,根據貝殼研究院資料顯示全國百城下降房貸利率的城市有40%,加快放款速度的城市有70%。這樣操作的目的主要是幫助房地產企業渡過寒冬,也幫助購房者以相對較低的利率購買到合適的房子。卻被眾多學者和專家解讀,2022年樓市即將回暖,另外房地產企業出現大幅度降價,此時正是抄底的好時機,答案告訴我們此時抄底房地產必然會帶來“沉重代價”。
2022年上半年將會延續2021年下半年,整體走勢狀況,房價並不會出現大幅度的回落,主要圍繞著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的方向進行推進,而且樓市將會加速分化,一二線城市有著人口、經濟、社會發展等各方面的動力支撐者,整體回暖時間大幅度縮小,而三四線城市人口正在流出對於城市的支撐力全方面“失寵”,房地產將會呈現出弱勢狀態,此時還想抄底買方,你們真的要認真考慮了,可能得不償失。
不要盲目跟風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