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網
“談合作是願意跟對方在一些方面共同推動解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問題,這樣對方感受會比談援助好,而且也比較客觀。”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王華近日在接受中國經濟網採訪時說。
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王華2021年12月底接受影片採訪。(中國經濟網 李維攝)
“國際上的事應該大家共同來管。2014年聯合國經社理事會頒發給我們這個‘特別資商地位’,讓我們有機會在國際平臺上發聲吶喊,發表我們自己的意見。這個機會很難得,主要是向國外的朋友介紹中國這些年來在經濟社會方面發展的情況、特有的民族制度,以及國際社會上關注比較多的熱點問題。”王華在採訪一開始就向記者介紹了基金會的主要工作方向。
談合作比談援助好得多
王華表示,在幾十年的涉外工作經歷中,他更認同對外談合作。“我們現在更多的也是用‘合作’這個詞,而用‘援助’越來越少了。因為它是多方面的,如果沒有對方政府、社會、民眾各個方面的支援,單方面的給予援助,有時也是難推進的,所以合作這個詞不是說好聽和不好聽,而是他比較客觀、全面地反映了雙方或者多方在援助行為方面的一種外部的狀態。”
王華表示,目前基金會的海外合作重點集中在周邊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這些國家絕大多數也都是發展中國家,我們主要實施一些慈善公益專案,建學校、建醫院,解決當地照明、人畜飲水等問題。去年開始,因為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我們也積極參與了提供醫療物資、防護物資方面的援助。這項工作遍及的國家就很多了,從歐洲的發達國家到拉美、非洲、亞洲以及一些東歐的發展中國家,我們都援助了大量的醫療防護器材和物資。”
“我們發現一些發達國家他們也有意參與中國在國際上推進的與發展中國家的公益慈善活動。我們可以透過三方合作、多方合作來實現國際社會的共同發展和進步。假如我們以非洲或者亞洲的發展中國家為一個物件國,中方可以提供經驗、資金、技術方面的幫助,而歐洲也有他們的優勢,比如在語言、文化傳統方面,比如當地的法治基礎、法制建設方面,他們比我們瞭解的更多。”
中國援建成當地“明星學校”
2018年7月,王華赴巴基斯坦瓜達爾港法曲爾學校看望當地正在上課的學生。(受訪者供圖)
王華稱,在巴基斯坦瓜達爾港附近的法曲爾村,那裡的專案令他印象深刻,原本計劃在當地建一所規模150人左右的小學,沒幾年就擴大為千人的學校。“現在法曲爾學校是當地的‘明星學校’,包括我們駐巴基斯坦的三任大使、中方在當地的一些企業,他們都把這個學校作為自己的一個聯接點。新來的工人、管理人員,都要先到這個學校去看一看,體驗一下中巴友誼,定期到這個學校幫助他們。”
王華表示,正是中巴兩國間的特殊情誼讓法曲爾學校形成了一種良好的互助氛圍,讓巴當地民眾感受到了背後強有力的支撐,更加信任中國建的學校。“三任駐巴大使都非常關心這所學校,他們經常去學校看望孩子,還給孩子們帶來校服、書籍等。這樣一種氛圍讓學校的孩子和老師感到非常自豪、非常驕傲!”(中國經濟網 陳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