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劉豔美 每經編輯:楊歡
#關注
海淀區即將跨進“萬億俱樂部”
近日,北京“官宣”,預計2021年GDP首次突破4萬億元。作為北京經濟“第一區”,海淀區也即將邁上新的發展階段。
日前,海淀區政府工作報告透露,五年來,海淀區地區生產總值由2016年的5908億元預計增至9500億元,全市佔比由21.8%增至24%,經濟總量和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連續6年全市第一。2022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萬億元,增長6%以上。
也就是說,今年海淀區大機率將跨進“萬億俱樂部”,成為北京首個地區生產總值破萬億元的區。同時,海淀區也將成為繼上海浦東新區之後,第二個邁上萬億門檻的市轄區。
解讀:作為全國經濟體量最大的市轄區,早在2018年,上海浦東新區GDP就突破1萬億元,邁入“萬億俱樂部”。緊隨其後的海淀區,2021年GDP預計達9500億元,按照明年預期6%以上的增速,離實現1萬億“小目標”只剩一步之遙。
海淀區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擁有一大批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等,在各大城市市轄區中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最新資料顯示,海淀區存量上市公司數量已達254家,連續多年穩居全國地級市區之首。
除浦東新區和海淀區之外,未來幾年,“萬億俱樂部”市轄區有望進一步擴容。
常年在全國百強區榜單中名列榜首的南山區,此前已明確提出到2025年GDP將力爭達到1萬億元。2020年,南山區GDP為6502.22億元,佔深圳全市總量23.5%,排名全國第四。照此計算,“十四五”期間南山區GDP名義增速要達到年均9.3%左右,應該說還是面臨不小的壓力。
在南山區之前,還有一個朝陽區。2020年,朝陽區GDP為7037.9億元,經濟總量佔北京全市19.5%。朝陽區是首都國際交往功能的主要承載區,目前已形成以現代服務、金融、文化、高新技術為核心的“高精尖”產業體系,未來幾年也有望晉級。
#動向
促製造業有序轉移,指導意見來了
1月14日,工信部等10部門釋出《關於促進製造業有序轉移的指導意見》,強調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促進各類生產要素自由流動並向優勢地區集中,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充分尊重企業的主體地位,鼓勵企業根據自身發展需求進行有序轉移。堅持市場化原則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研究支援地方設立產業轉移基金。
同時,意見創新提出3種轉移合作模式。一是推進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對接合作模式,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二是創新區域間產業轉移合作模式,支援東部地區透過託管、共建等形式支援中西部、東北地區發展。三是探索科技成果跨區域轉移合作模式,鼓勵東部地區科技創新成果在中西部、東北地區孵化轉化。
到2025年杭州擬新增上市公司超120家
《杭州市深入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鳳凰行動”計劃(2021-2025年)》近日釋出。其中提出,到2025年底,力爭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120家以上;全市市值1000億元以上的境內外上市公司數量超過8家,500億-1000億元的超過20家,200億-500億元的超過30家。
同花順資料顯示,截至目前,杭州A股市場上市企業共201家,是繼北京、上海、深圳之後,全國第四個A股上市公司突破200家的城市。
寧波舟山港拿下全球“13連冠”
新華社14日訊息,2021年,寧波舟山港完成年貨物吞吐量12.24億噸,同比增長4.4%,連續13年位居全球第一;完成集裝箱吞吐量3108萬標準箱,同比增長8.2%,位居全球第三。截至2021年底,寧波舟山港航線數量達287條,創歷史新高,較2020年末新增航線27條,其中“一帶一路”航線達117條;海鐵聯運班列增至21條。
京滬高鐵二線天津至濰坊段獲批
1月14日,國家發改委釋出《關於新建天津至濰坊高速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覆》,標誌著天津至濰坊高鐵正式獲批。
批覆提到,該段線路為京滬高速鐵路輔助通道的一部分,也就是常說的京滬高鐵二線。線路起自京津城際鐵路延伸線濱海站,經天津市濱海新區、河北省滄州市、山東省濱州市、東營市、濰坊市,終至濟青高速鐵路濰坊北站,全長348.9公里,設計速度350公里/小時。
深圳“十四五”將建籌住房89萬套
《深圳市住房發展“十四五”規劃》近日釋出。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深圳供應居住用地不少於15平方公里、建設籌集住房89萬套(間)、供應分配住房65萬套(間)。規劃還明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構建以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聲音
溫州官方:“地鐵上報國家審查難度很大”
近日,有網友在“溫州網路問政平臺”留言,諮詢溫州地鐵M線建設進展:“有媒體報道溫州M線地鐵最近在溫州北站已經開始預埋工程。是不是地鐵基本獲批了?聽說又按照要求新元件上報。”
對此,溫州市鐵路與軌道交通建設管理中心回覆稱:“目前我市地鐵M線建設規劃尚未獲國家批覆,溫州地鐵上報國家審查難度很大,溫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地鐵建設規劃報批工作,按照新的要求,溫州地鐵M線需要重新元件並按程式上報,我中心正積極對接國家發改委等上級部門,盡最大努力爭取建設規劃早日獲批。”
近年來,全國地鐵審批明顯趨嚴。根據國務院辦公廳2018年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30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30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300萬人以上。“七普”資料顯示,溫州市區常住人口為271.31萬人,尚未達到相關標準。
早在2019年9月,溫州就開通軌道交通S1線。不過,該線路一直被認為是市域鐵路,而非城市地鐵。
#放榜
區域創新創業指數報告:“南熱北冷”,中部崛起趨勢明顯
近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釋出《中國區域創新創業指數(1990-2021)》。根據報告,過去30年,中國區域創新從沿海地區逐漸輻射到所有省份,但呈現較為明顯的“南熱北冷”現象,且自2008年後南北區域創新指數差距持續拉大。
報告運用1990-2021年全國工商企業註冊資料庫的全量企業資訊,從新建企業數量、吸引外來投資、吸引風險投資、專利授權數量和商標註冊數量5個維度,反映我國各地區的創新創業活力與績效。
報告指出,北方創新指數明顯低於南方。從2010年開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北方省份創新指數逐漸下降,而南方地區大多穩中有升。從省份排名來看,廣東、江蘇、浙江等省份幾乎始終保持在第一梯隊。與此同時,中部地區創新指數總分值佔全國比重明顯上升,反映出中部崛起趨勢逐步強化。
1992年,中部六省(河南、山西、湖北、安徽、湖南、江西省)創新指數佔全國比重僅為13.17%,但自此之後就開啟上升通道,2007年首次超過20%。到2020年,六省創新指數佔全國比重始終高於20%。
另從2021年市級創新創業指數排名來看,深圳高居榜首,廣州、杭州、成都表現亮眼,但北方則相對落後,只有青島、濟南和北京等3個城市位列前20名,中部地區的武漢、鄭州、合肥、長沙位列前20名,表現出色。
#數讀
2021年我國進出口規模達歷史高點
1月14日,國新辦就2021年全年進出口情況舉行釋出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介紹,2021年,我國進出口規模達到6.05萬億美元,達到歷史高點,全年外貿增量達到1.4萬億美元。
2021年,我國前五大貿易伙伴依次為東盟、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同期,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23.6%,比整體增速高2.2個百分點。
2021年也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週年。據海關統計,我國進出口總值從2001年4.22萬億元(人民幣)增至2021年39.1萬億元,年均增長12.2%。
李魁文表示,“十四五”對外貿易實現了良好開局。展望今年,外貿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不均衡因素增多。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國際需求復甦勢頭放緩。此外,疊加2021年外貿基數較高的因素,2022年外貿執行面臨一定壓力。在正視這些困難和挑戰的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堅定穩住外貿基本盤的信心。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