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首迎‘‘房子貶值潮’’,二手房不能出手了嗎?看歷史總有無數理由解釋,看未來則是一片混沌,所以沒有人能準確告訴你明年是什麼行情,如果有,那這人一定是在圖你什麼,普通人的訊息面落後於頭部人群,因此靠短期訊息面,參與任何投機行為一定會虧到當褲子。但有一點對所有人是公平的,那就是長期趨勢,在長線投資面前,幾乎不存在資訊差。
房子長期看什麼?看人口,所以以房地產投資週期的長期,看到10年後來看,是完全能夠做出以下預判的,1.城鎮化率60+%,居民負債率60+%,普漲暴漲時代結束,房子整體跑不贏通脹將是大機率事件,長期投資不可忽視折舊,當下去看同地段10年房齡差的房子就知道了。2.人口負增長城市,已經開始大面積出現分化格局將是明牌,但到底是一二線繼續漲,三四線跌?還是所有城市的核心區漲,所有城市的非核心區跌?這個取決於博弈後的產業佈局結果,產業集約化,則是一二線漲,三四線跌,產業特色化則所有城市的新區全部撲街,核心區漲,從反身性原理來看,堅信一二線漲,三四線跌,去投資一二線郊區的,要麼掙不到錢,要麼賠到當褲子,因為預期被透支了。3.出生人口斷崖,則房地產稅必將出臺,政策必將向年輕人妥協,因為這是以一大半年輕人不婚不育,少育作為鬥爭代價換來的,推動歷史程序向前的,從來不是多數人,而是痛感最明顯的少數人,歷朝末期不造反就會餓死的佔總人數的少數,但在他們的裹挾下,歷史向著他們的意願發展了,年輕人口的少數,不婚不育的更只佔這少數中的一部分,但痛感明顯的他們就是能撬動歷史的車輪。
2022年是什麼樣,沒人能告訴你準確答案,因為哪怕一個關鍵性政策波動,都能勾動情緒徹底扭轉短期預期,但2030年是什麼樣,很大機率已經是明明白白了。最後再解釋一下為什麼年輕人必勝?因為長生不死藥還沒研製成功,因為年輕人綁架了民族,綁架了文化,綁架了未來,因為人是社會動物,文化的影響是潛移默化而又極其深遠的,當不婚不育和優生優育成為年輕人群體中深度紮根,年輕人就普遍認可了,如果給不了好的起點,乾脆就不要帶孩子到這個世界受苦,這個文化觀念自90後起,興盛於00後,跑不贏通脹不是指跌價,何為跑不贏通脹?每個階層所面臨的通脹是不同的,是其階層一攬子商品的綜合增速,假設M2增速保持約8%,則頂級家庭(淨資產1億以上)通脹會是16%以上,這是由於這個階層而言,權勢也是其通脹清單之內,小資家庭(淨資產1000萬~1億)通脹會在8%左右,中產家庭(淨資產100萬~1000萬)通脹約在5%,而無產家庭(淨資產100萬以下),就是官方公佈的那個剛性消費品的CPL了(2%~3%)。房子跑不贏通脹是指在相應層級對應購房門檻的房子,都無法達到對應層級的通脹,進而導致階層下滑。即維持M2增速8%情況下,10年後最頂級豪宅漲幅達不到400%,核心區大平層學區房等高權益附加房源漲幅達不到120%,剛需房源漲幅達不到60%,這都屬於跑不贏通脹,投資跑不贏對應級別通脹,則長期來看,豪門會下滑至一般富戶小資,小資會下滑成中產,中產會滑成無產階級,為什麼收益高於下一層級還會下滑階層呢?因為下一層級的平均收益遠低於下一層級的進攻收益,下一層級採取進攻型策略併成功的人會把你擠下去,可以看到頂層的滑落是最難的,而中產的滑落是最容易的,就以大多數人最關心的中產下滑成無產階級而言,將表現為房價收入比,剛需性房產,城市家庭平均收入的整體迴歸,別人勞動更少的時間,就能買到你的房子了,你的房子就沒能跑贏中產通脹,你就更接近底層無產階級了,如果不巧你的房子加了高槓杆,那麼均值迴歸後,你的生活水平妥妥的就是底層無產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