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文章:劉春雄:雙中臺:“後方”中臺+“前方”中臺(上)
2、雙中臺
在網際網路概念與傳統渠道結合時,容易形成概念混淆。其中既有傳統營銷的地理視角,也有電商平臺的流程視角。
數字化的前臺在哪裡?當然是觸達使用者、連線使用者的場景,即三大“超級觸點”——人貨場。從網際網路視角講,這是前臺。從傳統營銷角度講,這也是前方。
數字化當然需要中臺,但數字化的中臺到底在哪裡?在前方,還是後方?
中臺是數字化運營,在前方或後方有差別嗎?當然有差別。
差別的形成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渠道數字化是多主體運營,既有F2C,也有B2C、b2C。對F2C運營而言,中臺在總部當然沒問題。對B2C和b2C運營而言,中臺放在總部就勉為其難了。在F2B2b2C模式中,F2C是非常態運營,B2C和b2C才是常態運營,區域的人是更熟一些。
二是渠道數字化是線下結合,不是純粹的線上作業。比如圍繞單店開展使用者運營,既可能從線上引流到線下,也可能從線下引流到線上。這在平臺電商是沒有的。線上線下相互引流,中臺放在區域更合適。
綜合考慮,我認為“雙中臺”模式最好。雙中臺就是兩個中臺,一個是總部中臺,負責服務數字化的規劃、技術系統和F2C運營;另一個是區域中臺,主要負責B2C和b2C運營。
雙中臺模式與目前中國大型企業的市場部模式有相似之處,中國的營銷體系有銷售部、市場部。
銷售部門有總部、區域總部(如大區、省),市場部也有總部、市場部、區域市場部。中國市場區域太大,差別太差,企業的區域發展也不平衡。因此,區域市場部的角色同樣很重。
可以說,中國快消品龍頭企業多數是雙市場部,區域市場部是雙重領導,既受總部市場部的指導,又受區域銷售部的領導。
更多精彩,下篇繼續……
作者:劉春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