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元江
三星堆祭祀坑出土了數量巨大、種類繁多、詭秘怪異的各類文物,足以證明殷商中晚期至西周早期的古蜀國,正處於各種原始宗教觀念雜存並茂的時代,近十幾年來,史學家們透過對三星堆出土文物的研究,已揭示出三千多年前古蜀先民存在著對祖先英雄——蠶叢、魚鳧、杜宇的崇拜,也同時存在著對圖騰自然物——蠶、魚、鳧、竹、太陽、雞、樹、山的崇拜。在2004年第4期的《四川文物》上有學者著文分析了三星堆存在的“眼崇拜”,令人深感三星堆還有許多待解之謎。
儘管人們已經發現和確認三星堆存在著為數眾多的祖先英雄崇拜和圖騰自然物崇拜,但對三星堆大型青銅立人的一雙超常巨手,至今還鮮有人從原始崇拜觀念的角度予以全面詮釋。筆者以為三星堆存在著對環管狀巨手的崇拜,其含義博大,影響深遠。
一
古蜀人特定的“手崇拜”集中表現在大型青銅立人身上。為尊由三星堆二號坑出土的大型青銅立人可能是魚鳧王或某位“群巫之長”的形象。它通高2.6米,頭戴太陽花冠,兩臂一上一下舉在胸前,雙手各自握成環狀,手勢十分誇張。據筆者掌握的有限資料,三星堆還有一尊頭戴三叉高冠的青銅人像,雙手在胸前也呈環管狀。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有著一又環管狀巨手的青銅人像在陝西西周墓葬中也有發現。寶雞市博物館就有兩件這類藏品:其一為男相青銅人像,由寶雞茹家莊1號墓出土,屬西周中期,通高17.9釐米,禿頂,顴骨凸出,細眉大眼,寬鼻隆起,衣下有孔,雙臂舉至肩,兩手握成環管狀。其二為女相青銅半身人像,由寶雞茹家莊2號墓出土,屬西周中期,通高11.6釐米,頭戴三叉形髮飾,穿對襟袍服,雙臂下垂,兩手也握成環管狀。這兩尊銅像的出土地點正是建於西周初期的、與三星堆魚鳧族有密切聯絡的“鷠國”王族墓地。而““鷠國”很可能就是商周之際強盛的魚鳧族的一支由巴蜀地域進入渭水平原的結果;也有可能是當時隨著周武王伐商的魚鳧族軍隊,因杜宇稱王、魚鳧滅國而滯留在渭水平原的結果。但是,不管茹家莊出土的青銅人像來源如何,其誇張的環管狀雙手證明它們與三星堆大型青銅立人有著文化的同源性,而且以環管狀雙手的不同擺放姿勢,豐富了三星堆青銅立人的文化內涵:或許它們作為帝王或是巫師,在祭祀時揮舞著巨大的環管狀雙手,窺天瞅地,向臣民們傳達著上天之意、神靈之意、祖宗之意。誇張的環管狀雙手大大增加了神秘的氣氛。
巨大的環管狀雙手是古蜀人出於對帝王或巫師的敬畏而臆構的誇張,但更可能是當時的“真實”存在。顯然不論是誰,都不可能長有如此大的一雙肉手。那惟一的可能便是帝王或巫師舉行巫術禮儀活動時,雙手握有兩隻製成環管狀的手飾,即法器,並在袍袖遮掩下遠遠望去與真手渾然一體。這一雙巨型環管狀手形法器,若為青銅製造會因過重而不便使用;估計當為木質,其使用時的情景被鑄成青銅而記錄下來。今天人們看到的三星堆大型青銅立人像和寶雞茹家莊出土的青銅人像,正是三千餘年前古蜀帝王或巫師們在巫術禮儀活動中的真實形象,是他們多種姿態的瞬間定格。
然而,更耐人尋味的是,古蜀人為何如此崇拜環管狀巨手呢?顯然,對這兩個用巨手握成的特殊形狀所顯現的“環狀管道“圓”和其中的“虛空”,古蜀人賦予了某些神秘和神聖的理念。
環管狀雙手所握成的“空心管道”是對玉琮文化的繼承和創新。眾所周知,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到夏商時期,是“天”、“上天”、“天帝”觀念的產生期和揚播期,玉石禮器濫觴於華夏大地。而作為祭器的玉琮,“內圓像天,外方像地”,其內圓即為中空的環狀管道(正投影為空心圓),被視為能夠穿天貫地、知古達今的通道,是人類與天地、神靈、祖先溝通的重要渠道。顯然,古蜀國帝王或巫師們創造性地將這一觀念移植在了他們自己的身上,讓雙手“長”成環狀管道,無疑是在強調他們是超人,是人神;只有他們才能與天地、神靈、祖先對話,傳達上蒼的指示和祈求上蒼的護佑。這是古蜀國帝王或巫師們非凡的獨創。試想,當一位身材高大、穿著寬大袍服、面目莊嚴的人物站在煙霧繚繞的祭壇上,揮舞著一雙碩大朋的環管狀巨手、口中唸唸有詞的時候,匍匐在四周的庶民百姓是何等的誠惶誠恐。就是直到今天,有著巨大環管狀雙手的青銅立人也會觀者感賦予一種震懾力。
環管狀雙手所握成的空心管道,以“圓“和”“虛空”體現著古蜀人的宇宙觀——哪怕當時僅僅是十分原始朦朧的宇宙觀。如前所述,雙手握成的空心管道與玉琮的空心管道一樣,其正投影都是空心圓。而“圓”,無論平面還是環形的都應是人類印象中最神秘的幾何圖形,“虛空”則與“圓”伴生。對古蜀人來說,情況也是如此。有人曾猜測青銅立人舉在胸前的環管狀雙手本應握有何種東西,其實可視作什麼都握有或什麼都沒有握有;因為雙手本來就是“虛空”,就是包羅永珍的“圓”,就是宇宙。現今雖無法知曉古蜀人對此的確切用意,但我們可以從與古蜀人有著族源關係的彝族那裡看出這種觀念的端倪:古彝文的“宇宙”二字為“○⊙ ”,前者表示充滿萬物的空間(虛空的圓),後者代表不停轉動的磨盤;即天地萬物在虛空中產生、在虛空中永恆運動即為宇宙。這體現著一種對宇宙實質的深邃的認知。古人將至高無上的天視為“圓”,“圓”可作為天的代稱並用來表示運轉無窮,故而有“體圓用神”(《文史通義·書教下》)之說。
環管狀雙手以“圓”和“虛空”所體現的古蜀人宇宙觀,在中國道教文化中得到表達。道教也崇尚“圓”和“虛空”,有名的太極圖就是在一個“圓”裡用黑白雙魚圖,表達了“陽極生陰,陰極生陽”的客觀規律。但最精湛的表達則在道教最高天神——原始天尊那裡。正如四川省文史研究館屈小強先生著文所言:三清殿中的元始天尊“是開天闢地、管天管地的最高天神”,“他‘左手虛捻,右手虛捧’,象徵著‘天地未形,萬物未生’時的‘無極’。”有的三清殿中,“元始天尊則捧一顆圓珠”,也是一種“無極”。
(《巴蜀文化與四川旅遊資源開發》第415頁)顯然,“無極”便是“虛空”,“虛空”亦是“無極”,均是指宇宙無形無象的本體。然而《管子·心術上》曰:“虛者萬物之始也”。道家亦認為由“無極”生“太極”,再由“太極”分化出陰陽“兩儀”,從而構成了包羅永珍的宇宙。所以“虛空”和“無極”又是宇宙孕育化生永珍的本體。在這裡,無形無象與化萬生象實際上都被巧妙地容納在與雙手有關的“圓”之中。儘管道教產生於東漢,但其發源歷史卻深植於中華文化的母體之上,“可以說,自從中華大地上有了智慧人類,中國道教的胚胎,就開始孕育、發生了。”(同上,第411頁)所以,三星堆大型青銅立人環管狀雙手的朦朧“虛空”或許就是原始天尊雙手的理性“無極”的先聲,兩者理念一脈相承。
紛繁複雜的三星堆文化是構建中國道教文化基本元素的重要成分,但惟有被古蜀人崇拜有加的大型青銅立人那一雙環管狀巨手超越了時間、地域和民族的侷限性,作為一種可以外在顯現的普遍形式,化生成原始天尊的雙手而得到了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