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咖原創】進入2022年,雖然疫情還在肆虐,但是大家的生活逐漸開始恢復平靜,汽車市場也在2021年逐漸升溫。相比起6~7年前,大家對於SUV市場的熱愛,如今的消費者開始逐漸把視角從車型的樣式轉移到了新的方面,也就是——智慧化。
手機的智慧化從2008年的iphone4開始,打響了第一槍,而車輛的智慧化則是從特斯拉開始打響的。很多人對於手機的智慧化了解甚多,而對於車機的智慧化,瞭解卻很片面。
愛咖小編認為:基於數字化座艙平臺下,能夠進行半自主化和自主化駕駛的車輛,被稱為智慧化汽車。這一論調小編已經不止一次的複述了,在此,也就不再囉嗦到底是為什麼這麼認為的了。
但是最近小編收到了不少的訊息,是關於智慧汽車購車的,這就好像是14年前買智慧手機一樣,大家都懵了,到底應該怎麼選擇智慧汽車,各種攻略層出不窮。那麼愛咖出行作為國內最早深耕智慧汽車的媒體,又怎麼能不為大家準備好攻略呢?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智慧汽車認知的幾個誤區。
1:智慧汽車不等於新能源汽車
好多網友都認為智慧汽車一定是新能源車,更有人將智慧汽車直接和造車新勢力劃等號了,但是其並非如此。
舉個例子,目前最便宜的搭載第三代驍龍智慧化座艙和驍龍8155晶片的智慧汽車,全部都是自主品牌的燃油車,包括MG ONE,WEY摩卡以及吉利的星越L。
而且這些車輛全部都搭載了L2+級別的自動駕駛,因此從標準上來說,他們就是智慧汽車。如果想要體驗入門級別的智慧汽車,燃油車反而是最佳的選擇。
2:智慧車機是一個大號的手機
很多人都認為,現在的大部分智慧車機系統都是基於安卓系統打造的,所以這就是個大號的安卓平板。其實不然,智慧車機從硬體上來說,即便是820A的晶片和手機端的820也有很大的區別,包括去掉了基帶,調整了多核邏輯,增大了體積等等。
從軟體上來說,智慧車機系統會對所有應用進行特殊適配,有些適配能力不強的車機甚至會取消應用商店,而是選擇在OTA當中增加適配功能。可以說智慧車機是一個和手機師出同源,但是發展方向並不相同的電子硬體。
3:自動駕駛並不意味著你可以安心睡大覺
此前在抖音上有人放出特斯拉車主在高速上開著自動駕駛睡覺的影片,不少人都開始幻想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在此,小編只想說,這個車主後來怎麼樣我不知道,但是真的睡著了,事故率還是很高的。
目前即便是特斯拉的FSD,也無法做到點對點的純自動駕駛,中國高速上那麼多的收費站,特斯拉根本無法識別擋路杆,一不小心就闖卡。即便是在無收費站的路段行駛,需要變道的情況下,特斯拉也不可能每次都準確變道,最後浪費的還是自己的時間。
在極端情況下,一旦發生車禍,即便是使用了自動駕駛,主責任人還是在駕駛員身上,將行車安全完全交給車輛,這是一種很不負責任的行為。
4:晶片好不代表車機流暢
如今很多剛剛開始理解和對智慧汽車感興趣的人,都是以晶片來作為第一標準的,因此導致了很多諸如:820A已經老了,8155才是王道之類的詞句頻出,甚至喊出了要買就買8155晶片的車之類的話。
其實大可不必,確實,諸如8155等旗艦級晶片效能要比一般的820A等晶片強了不止一倍。但是目前車機系統對於SOC在效能方面的需求相對而言並沒有那麼高,大量的算力或者說是效能被直接浪費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只要能夠保證車輛的車機系統不卡頓,那麼不管是驍龍,或者是聯發科,英特爾的晶片,都是比較實用的,沒有必要追求最新最好的晶片。
不僅如此,晶片的效能並不直接作用於車機,車機系統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晶片效能釋放,車廠對於車機系統的調校可以很大程度上決定你的實際體驗。
5:堆砌雷達的智慧車,未必可靠
不少車企都在宣傳鐳射雷達,導致一些預算比較高的消費者總是盯著鐳射雷達的數量,認為鐳射雷達的數量越多,車輛的效能就越好。其實不管是鐳射雷達,毫米波雷達,它的目標都在於捕捉四周環境的變化,建立一套虛擬的道路影像,以方便自動駕駛晶片認知四周,進行駕駛。
鐳射雷達的優勢在於其能夠更精確的掃描四周障礙物的體積和形狀,並且距離更遠。但缺點也很明顯,它容易受到包括天氣,溫度以及四周環境光的影響,雖然精度較高,但是成本同樣也很高。
而毫米波雷達雖然在掃描距離和精度方面不如鐳射雷達,但是價格更低,其實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毫米波雷達已經足夠使用了,鐳射雷達更多的是噱頭。
其實無論是鐳射雷達還是毫米波雷達,最後還是需要自動駕駛晶片進行處理,只要採用了適合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都能達到同樣的自動駕駛效果。乃至於整個特斯拉不用一個毫米波雷達和鐳射雷達,僅靠攝像頭就能夠完成自動駕駛的工作。
以上的幾個誤區,是一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產生的,未來,不管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都會逐漸的步入智慧時代,甚至逐漸成為更新換代較快的產品。
但是,車和手機等智慧產品不同的點在於,它是一個出行工具,它在智慧化之上,還有更高的準則,那就是安全標準以及舒適體驗。車不是一個光靠堆疊資料就能夠了解的產品,而是一個需要真實體驗才能夠下結論的大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