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越來越注意健康,人們對飲食、對營養的搭配是越來越講究。但多吃對身體真的好嗎?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好好吃飯。然而一日三餐這樣一個看似理所當然的常識,對身體真的好嗎?輕斷食、空腹又真的健康嗎?
為什麼吃得多不好?
大家有過這樣的經歷嗎?感覺總是說不清楚哪裡不對勁。可能是腸胃狀態不好,或者很容易疲倦、提不起精神。又或是容易發脾氣,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而導致這些不良狀態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因為吃得太多了。
成年人一天所需要的熱量,大概在1800~2200 Kcal。而現代人普遍的攝入熱量超標。餐廳裡各種看著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超過1000 Kcal的東西比比皆是。隨便幾個加起來就能超過人體所需的熱量。所以,如果每天都認認真真地吃三餐,那麼很有可能就會超標。
吃得多會有些什麼不良影響呢?
首先是內臟的慢性疲勞。吃一頓飯,胃、腸、肝臟等器官,本來就要花好幾個小時來消化。上頓的還沒消化完,下頓就來。內臟就沒法休息,得一直不停的工作。時間長了就成了疲勞作業。當它們一旦消極怠工,消化能力和廢物排出能力都會降低。長期以往,就會導致免疫力也就跟著下降,然後病也就來了。
然後是糖類超標。我們都知道,主食中含有大量的糖。每頓都好好吃飯的話,一不小心糖類就超標了。糖攝入過量,不僅是肥胖的原因。很多現代疾病,跟糖攝入過量都有著撇不開的干係。
如果你感到說不清楚,但就是哪裡不對勁。那這些小問題就算去醫院看病,很可能也看不出來什麼結果。醫生可能會跟你說,工作壓力太大或沒休息好之類的。但其實很有可能就是跟吃多了有關係。
從人類漫長的發展史來看,一天吃三頓飯這種習慣存在的時間並不長。一日三餐這個事,目前並沒有任何可靠的醫學證據能證明對身體有利。反而是吃多了不好,這樣的研究和報告比比皆是。
如果你有每日三餐的習慣,可以現在就回想一下,你每天吃三頓飯真的是覺得餓了才吃的嗎?還是僅僅只是到吃飯時間了,該吃飯了,僅僅只是一種習慣呢?
在我們享受著,美食帶來短暫刺激的同時。內臟超負荷的運作,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一直在發生著。近些年在全世界範圍,關於空腹與健康關聯性的研究,在爆炸式的增長。大量研究已經證明了:給身體創造空腹的時間,是開啟長壽和健康大門的一把鑰匙。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空腹和斷食這樣的事,是為了減肥;為了追求完美身材的人的行為。自己要求也沒那麼高,所以跟自己沒關係。其實通過了近些年的研究發現,增加空腹時間,可以對很多生活習慣病都有很好的預防效果。所以說,這是跟每一個希望自己健康的人都息息相關的。
為什麼適當空腹對身體有好處?
觸發細胞自噬
當保持16小時以上空腹,會觸發身體的細胞自噬(Autophagy)。所謂細胞自噬,字面意思就是自己把自己吃掉。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就是因為發現了細胞自噬其中的一部分機制,獲得了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獲獎
那這個細胞自噬,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人體是由大約60兆個細胞組成的。而細胞主要又是由蛋白質構成的。細胞中廢舊的、已經成為了垃圾的蛋白質,大多數會隨著新陳代謝排出體外。而少部分排不乾淨的,會留存在細胞內。而就是這些廢舊的蛋白質,會拖累細胞,使細胞衰老、病變。時間長了也就會引起身體的各種不適。
我們一旦停止進食,細胞進入飢餓狀態,就會到處去找吃的。這個時候,在細胞裡殘存的那些老壞、廢舊的蛋白質,就會被吃掉。然後,被重新收集起來,重新組合,生成全新的細胞。
也就是說,所謂細胞自噬就是:細胞自動的廢舊回收再利用的過程。就和垃圾回收後的加工再利用一樣。透過這個過程,老弱病殘的廢舊細胞被清空了,同時還轉化成了新生的細胞。這樣一來,不僅身體各項機能可以得到提升,免疫力可以得到提升,人也會變得更年輕。
看到這裡,不知道你對細胞自噬的概念有沒有開始產生興趣?但可惜要觸發這個機制有一個條件,那就是需要進入飢餓狀態。所需的時間,約是最後一次進食以後的16小時。相反,不斷地進食,空腹時間達不到16個小時以上的話,就不會被觸發。
16個小時聽上去很長,但巧妙地和每天睡覺的時間結合在一起的話,就會變的容易一些。假設每天睡8個小時的話,睡前4個小時不進食,然後睡起來,再堅持4個小時不吃東西的話,就可以達成16小時的目標。
經常都能給自己創造一個16小時的空腹時間的話,當然是比較理想的。但由於工作和家庭的節奏,難以實現的話。一週一次,或者週末2天,也是完全可以的。不管是怎樣的頻率,只要持續一段時間,一定會感受到空腹給你帶來的巨大變化和好處。有可能你會重新遇到一個新的自己。
分泌生長激素
除此之外,空腹還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生長激素具有促進生長、調節新陳代謝、抗衰老等作用。生長激素水平的提高,可以減緩面板表面的皺紋和雀斑的形成,同時具有對身體的修復功能。還能提高脂肪的燃燒率。
透過空腹可以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以上內容,來自日本醫學博士青木厚的著作《空腹こそ最強のクスリ》(書名中文意思:空腹才是最好的藥)本書一經發表,就引起了巨大反響和業界的關注,短時間內突破了35萬冊銷量,成為了日文書籍市場的暢銷書之一。
作者青木厚在40歲的時候,不幸患了舌癌。他作為一名醫療工作者的同時,也是一名抗癌鬥士。多年以來結合臨床及自身的經驗,總結出了不少斷食心得,廣受好評。現任埼玉糖尿病醫院院長,活躍在醫療的最前線。
醫學博士 青木厚
我是衝子,本文也有影片版本。
透過簡單易懂的手繪動畫和講解,更生動地分享知識。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點選下方連結,或點選我的頭像進入我的影片,瀏覽本文的影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