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從未想過,這個犟小子在拒絕了當兵的提議後,
居然在熒幕上出演了一個又一個軍人和硬漢的形象。
出生在蘇北的朱亞文,從小就是被父親“訓”大的。
“你爺爺就是軍人!”
這或許是朱亞文小時候聽到得最多的一句話了。
父親曾經也穿過軍裝,雖然轉業後穿上了檢察官的制服,
但多年來在軍隊中養成的習慣已經滲透到了骨子裡。
尤其是有了朱亞文之後,那些習慣更是不經意間就用到了孩子身上。
每天掐著時間吃飯、睡覺和起床,這在朱家是最基本的。
孩子自己的事情,從小就被父親調教得自己做。
不能在吃飯和躺下後胡言亂語。
如果有哪些地方做錯了,就得按照父親的要求站軍姿。
父親嚴厲,但他還是想盡辦法跟他周旋。
為了多看會兒電視,每天在父親下班之前,他都要精確地把時間計算好。
有時候趕上了諸如《西遊記》這些好節目,讓時間超了,
眼看父親就要回來,他就開始想辦法給電視機降溫。
好在母親是大學裡的老師,雖說和父親一併批評,但也會經常護著他。
因此父親即便再嚴厲,最嚴重的處罰也不過是站站軍姿。
除了這點外,父親對他還是很不錯的。
上學期間,從山地車到傳呼機,只要兒子喜歡,他都捨得花錢。
或許是受母親的影響,漸漸長大後的朱亞文,喜歡看書。
青春期的時候還尤其喜歡斜視。
除此之外,他的語文、歷史等課程學得也不錯。
然而相比之下,其他課程就不行了。
“你還是準備去當兵吧。”父親對於兒子的未來,永遠是和軍隊有關。
朱亞文有時候雖然不正面拒絕,但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母親操心兒子將來考大學不容易,就思謀著看能不能讓他學學聲樂,才藝上或許能加分。
朱亞文便被送去了學聲樂。
在聲樂老師的班上,他看起來心不在焉,甚至還有點傻傻的樣子。
他的心早就跑到別處去了,不時會偷眼看一下時間,就盼著趕緊放學回家。
有一天老師告訴他:“你可以去學學表演。”
於是稀裡糊塗中,他還真按照老師的建議去學了。
到了表演班裡,每天不是劇本的創作,就是舞臺劇的表演,
他發現自己以前看過的書以及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在這裡都能派上用場。
朱亞文開始樂此不疲地融入其中。
可實際上,那時候的他對於表演的認知根本就是空白。
老師的建議,某種程度上反倒歪打正著,讓他發現了自己擅長並喜歡做的事情。
18歲,他把填報北京電影學院的志願告訴了父母。
母親沒有反對,只要孩子喜歡就行。
父親卻有些失望,自己苦心調教這麼些年,就是希望能把他送到部隊上去。
混小子要去學表演,父親也不能強攔著不讓,孩子長大了。
到了北京,他和羅晉等人成了同學。
雖然班裡還有劉亦菲和江一燕這樣的美女同學,
但大學四年的生活,朱亞文當了四年的光棍。
他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學習和演藝上了。
求學期間,他就參演了多部影視劇作品,為將來的事業打下了基礎。
除此之外,他不戀愛的觀念,還是受到了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
父親是個軍人,一輩子不會浪漫。
他和母親的婚姻一輩子雖然波瀾不驚,但也是清清淡淡很平順。
正是這樣的家庭氛圍讓朱亞文覺得,戀愛的激情是次要的,而婚姻的長久與永恆才更美好。
沒有分心,事業上就能更專心一些。
22歲畢業的時候,他就拿到了《闖關東》的劇本。
導演覺得,朱亞文的形象和氣質,可以飾演劇中朱開山的次子朱傳武。
朱亞文從小到大都生活在蘇北,也算半個江南人,
飾演一個東北的青年,他還真有點不託底。
不過從小在父親調教下形成的堅毅個性,還是讓他接演了這個角色。
劇中的很多情節背景,都是在冬天發生的。
他這個南方來的人,在拍攝的時候,在東北的冰天雪地裡,整整呆了三四個月。
在拍攝一場木筏上奔跑的戲份時,他需要從一個木筏上,撲倒在另一個木筏上。
等到幾遍拍下來,他才發現新做的木頭筏子上都是倒刺。
倒刺都扎到肉裡去了。
但他在現場不吭一聲,始終堅持完成了拍攝。
而每天在劇組裡吃得最多的食物,就是烤饅頭和白開水。
和劇中的李幼斌、薩日娜比起來,朱亞文還是一個青澀的新人。
不過,他也把朱傳武身上的豪邁、莽撞和有情義,演繹了出來。
《闖關東》一經播出,朱亞文便被觀眾牢牢記住了。
事業上初出茅廬,而感情上彼時的朱亞文,仍舊是光棍一個。
不過這個看起來硬朗朗的光棍漢,很快就要被一個上海姑娘融化了。
電視劇《愛在蒼茫大地》,是朱亞文和李幼斌的第二次合作。
他在劇中飾演一個做事衝動但充滿正義感的聞明遠。
比他大一歲的演員沈佳妮,飾演他的戀人。
剛開始的時候,兩個人除了工作,並沒有什麼來往。
這個來自上海的姑娘話並不多,沒有她的戲時,基本上都是在角落裡靜靜地看書。
有一段時間,朱亞文不巧感冒了。
醫生給開了三四種藥片,每次要吃十幾粒。
劇組畢竟比不上家裡,一天早上,他拿藥吃藥,顯得手忙腳亂。
一切,正好被旁邊的沈佳妮看到了。
上午沒有她的戲份,她就把朱亞文的藥裝進了自己剛買的行動式藥盒裡。
中午吃飯的時候,朱亞文一看,每種藥都已經分門別類放好了。
既不用擔心吃錯或者忘了,而且還非常的方便。
朱亞文忙不迭向沈佳妮道謝,感情之情溢於言表。
沈佳妮告訴他,原本是她剛買來準備用的。
正好朱亞文在吃藥,那就先送給他了。
這一次生活中的交集,讓朱亞文發現了她身上不同於別的姑娘的地方。
於是,他開始逐漸留意沈佳妮。
這姑娘喜歡跑步,每天早上天剛亮,其他人都還在夢想,她就已經在外面跑上了。
而沒有夜戲的時候,其他人的晚上九點多,正是夜生活的起點,而沈佳妮則要準備睡覺了。
每次吃飯,有些女孩兒白酒都能整兩口,她則滴酒不沾,只是在一旁看看。
至於吸菸,看到有人吞雲吐霧,她就會躲得遠遠的。
看來,她的身上帶著一種老派的習慣,但朱亞文卻偏偏喜歡。
有一天早上,沈佳妮照例起來跑步,發現前面出現了另外一個身影。
走近一看原來是朱亞文。
兩個人打過招呼後,按照各自的頻率,每個人跑自己的。
這樣跑了幾天後,朱亞文慢慢發現了她準確出來的時間。
於是,他也按照那個時間點出來,而後和沈佳妮來個不經意的“偶遇”。
這樣一來,跑步的節奏就一致了,朱亞文也能跟在沈佳妮的旁邊或身後,偶爾說一兩句話。
雖說有點刻意吧,不過厚臉皮的做法,還是能跟沈佳妮一起跑了。
不過沈佳妮每次還是那種淡淡的神情,並不跟他多說什麼。
又過了一段時間後,朱亞文每天早上主動去敲沈佳妮的門。
一起跑步,就成了一件順其自然的事情。
為了不引起沈佳妮的反感,朱亞文居然不抽菸了。
以前拍戲的間歇,偶爾來上一支簡直是活神仙,如今有了要追的姑娘,他開始控制自己。
除了戒菸之外,飯桌上的酒,他也儘量不喝。
而且他還有樣學樣,每天開始泡檸檬水喝,飯前的時候也先喝一點湯。
看起來未免有些東施效顰,不過沈佳妮似乎並不反感他。
時間長了,他想請沈佳妮吃飯。
可他一個大老爺們兒,沈佳妮的個性又非常的沉穩,突然請吃飯,誰都能明白咋回事。
朱亞文害怕沈佳妮拒絕,又擔心其他人說閒話,因此好幾次就請大家一起吃。
有時候夜戲拍完,他就招呼大家一併去吃夜宵。
沈佳妮照例是那個不喝酒的人,朱亞文忙前忙後,但重心不經意間都在沈佳妮身上。
這一切,沈佳妮其實也都看在了心上。
相比於朱亞文的熾熱之心,她更像是潤物無聲的細膩之水。
這部戲拍完之後,沈佳妮用她和朱亞文在劇中的一張照片作結。
那時的冬天,雪花還沒有見證到結局。
劇中的情侶,也逐漸延伸到了生活中來。
兩個人的關係近了,沈佳妮也邀請過朱亞文去自己的家裡。
房子和傢俱也很普通,關鍵是到處收拾得一塵不染。
甚至去不同的房間,還要換鞋。
“你把家裡弄得這麼幹淨,做家務多累啊。”朱亞文忍不住問道。
沈佳妮告訴他,給家裡做大掃除是很有成就感的。
臨了,沈佳妮還說,什麼時候去你家裡參觀參觀。
朱亞文一時有些壓力山大,這要是讓她看到自己的“朱窩”,誰知道會作何感想。
他決定按照沈佳妮家裡的乾淨程度來收拾。
可他一個大老爺們兒,再怎麼收拾,總感覺沒有她家裡那麼潔淨。
朱亞文甚至請了鐘點工阿姨來幫著自己一起收拾打掃。
直到感覺差不多了,他才邀請沈佳妮來家裡“參觀”。
沈佳妮來家裡做客那天,朱亞文的心情,就好比迎接上級領導蒞臨指導和視察。
她在屋子裡四處走走看看,直言朱亞文一個大男人,還挺會做家務。
朱亞文也只能自謙地表示馬馬虎虎,其實心裡清楚,都是鐘點工收拾的。
四年多的時間,兩個人的感情也是愈加穩固。
2013年,兩個人開始著手準備婚禮。
為了買結婚戒指,朱亞文親自跑了趟法國。
而拍婚紗照的時候,他則帶著未婚妻去了沈佳妮的每個人生節點。
從她的小學,再到老家的弄堂裡,用朱亞文自己的話說就是,
未婚妻曾經呆過的地方,他也要新增上自己的身影。
這段感情,在2013年的6月修成了正果。
結婚之後的朱亞文,在事業上又更上一層樓。
電視劇《紅高粱》裡,他飾演的餘佔鰲既是土匪頭子,也是一個抗日英雄。
為了扮演好這個角色,朱亞文除了健身之外,還特意把自己曬得很黑。
他再次在劇中扮演起了一個充滿野性的漢子。
在拍攝期間,沈佳妮特意推掉了自己的一些戲,專門到劇組去照顧朱亞文的生活。
做飯洗衣服,她把一切都準備得妥妥當當。
這樣一來,朱亞文就能更好地在劇組中工作了。
那時候雖然已經是深秋時節,但因為拍戲,每次朱亞文都累得汗流浹背。
沈佳妮很心疼他,在生活中的照顧也就顯得格外用心。
她原本就是那種比較傳統的女性,丈夫在外面忙碌,做妻子就應該把家守護好。
所以結婚後,尤其是2015年女兒出生後,她在熒屏上出現的時間就更少了。
身邊的很多朋友都覺得,她為了家庭放棄大好的事業不值得。
而沈佳妮卻覺得,為了家庭,自己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2018年,朱亞文在微博宣佈二女兒出生 。
照顧家庭和孩子之餘,閒暇下來的沈佳妮,把生活的重心放到了讀書和旅行上。
兩個人在家裡的時候,妻子在忙碌,朱亞文通常會忍不住寫點什麼。
每當看到妻子做衛生或者做飯,他就想寫詩。
有時候他靈光一現,趕忙把自認為不錯的句子寫出來,而後便拿去給妻子顯擺。
沈佳妮卻不一定會安靜地欣賞,她總會指揮著丈夫,在家裡找東找西。
把東西找到之後,朱亞文內心的那點詩的激情,也就消散得差不多了。
他愛寫詩,妻子還自拍。
而且為了拍出好的效果,每次都讓朱亞文當自己助理。
在旁邊扇扇風,製造出頭髮飄逸的效果了,或者是從不同的角度,給她提供參考了。
當然更多的時候,兩個人還是會像以前那樣,一起出去跑跑步。
隨著歲月的延伸,身旁跟著跑步的,還有兩個漸漸長大的女兒。
這個愛寫詩的蘇北人,終於把自己的生活過成了一首詩。
文|Nancy
圖片來源網路,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