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時下最熱的教育話題,莫過於前段時間正式出臺的“雙減”政策了。包含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減輕校外培訓負擔、提升學校課後服務水平等在內的相關細則,同時引發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熱議。
政策出臺後,對學生、家長來說有哪些實質性的改變?作為老師,又該如何平衡課堂、課後的教學重心,幫助學生們更高效率地提升課堂學習能力,實現真正“減負”?本期,我們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
家長:校內學習質量如何提升?
對於“雙減”政策中“減輕校外培訓負擔”這一內容,今年剛升初二的小葛同學,覺得自己“長舒了一口氣”。成績一向處於班級中游的他,從小學就開始參加校外補習班,主要針對學科薄弱的英語、數學這兩項。但每每看到成績一直提升不上來,他還是焦慮得不行。
“週末上課、暑假也要上課,好不容易回家休息一會兒,還被爸媽催著完成暑假作業,沒一天能開開心心和小夥伴們好好玩的。”小葛告訴記者,有時候,他也覺得天天參加補課心好累,但一看到周圍的同學們都在“暗自努力”,就不得不咬緊牙關跟上。
一邊,孩子們放棄了娛樂時間,辛苦補習;另一邊,家長們看在眼裡,心裡也不是滋味。椒江的王女士家有二娃,大兒子念小學三年級,小兒子念幼兒園。“雙減”政策落地後的這一個多月,她比任何人都關注政策的解讀及相關動向。
“政策一出,絕大多數家長都持觀望的態度,但我覺得這是件好事兒。”王女士說,幫助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減少作業壓力,實質上是讓教育迴歸學校。另一方面,也是在為家長減壓。
王女士的想法,也是如今不少家庭的真實態度。不過,也有一些家長認為,能不能真正做到減負解壓、緩解焦慮,關鍵還在於學生們在校內的學習質量,老師是否能真正幫助學生改變他們的學習方法和效率。
“學校一個老師教幾十個孩子,不同孩子的能力水平差異肯定大,老師也不可能一個個確定都聽懂了再往下講,這就造成了部分學生直接矇混過關,到最後可能啥也沒學會。”市民尤女士認為,在這方面上,學校短時間內很難彌補和改進,這也造成了許多校外培訓班“超前教學”+“焦慮營銷”的現象。如今,面臨著“雙減”政策的改革,學生們又該如何高效率地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對課外培訓做取捨?
學校:教學增質減負如何做?
無論從經濟上還是從心理上,“雙減”政策的出臺,無疑是針對家長和學生們的一種“減壓”形式。不過,減輕學生學業負擔並不代表“沒有負擔”,減輕學生作業負擔也並不代表“沒有作業”。相比較而言,家長們的壓力輕了,老師們的責任卻更重了。
在椒江洪家街道中心小學老師黃丹君看來,“雙減”政策的出臺,實質上是凸顯了教育改革發展的兩大關鍵詞,也就是質量和規範。
“教學增質減負的背後,指向的其實是教學體制。”黃丹君說,作為一線教師,一方面需要不斷充實自己,提升理論和實踐水平,另一方面更需要深入解讀教材,透過多種型別的“遊戲強化”“問題解決”“收集發現”“電子互動”“閱讀拓展”等“情智作業”形式供學生選擇實踐。相比一刀切的統一性作業或“題海戰術”,如此能更輕鬆地化解學生的知識疑難點。
改革之下,教師的壓力與挑戰並存
不過,黃丹君也坦言,“雙減”政策帶給老師們的不僅僅是共鳴,也是一項挑戰和壓力。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主戰場在於課堂,要想幫助孩子們真正實現減負,課堂教學就必須要立足於深度學習的三個視點,也就是主體性學習、對話性學習和協同性學習。
“主體性學習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慾望,突出學習的主動性;對話性學習著力於在習題運用與探究的學習過程中,發現並解決問題;協同性學習則強調了合作交流中,拓展和思考的重要性。”黃丹君說,就她個人而言,在日常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她更注重從具體情境出發,引出數學問題,在教學任務的驅動下促使學生主動探索,發現習題中的數學方法和規律。
“開學第一課,我一般不選擇教授新知識,而是鼓勵孩子們對照課本目錄思考、猜測學習的內容,我對這個內容有什麼問題?我想知道什麼?”黃丹君說,每一年開學初用這種方式引導孩子,當一個學期結束後,他們再重頭回顧自己的學習程序,就會產生很強的成就感。
學校要利用好課後延時服務
關於課後延時服務這一點,學校作為教育的主陣地,具體可以發揮哪些作用呢?黃丹君認為,首先是要助力解決學生的作業問題,這樣也能減輕家長的作業輔導負擔。其次,要利用公共資源發展學生的興趣特長,同時提高家長的獲得感與幸福感,與之對應的,應該是老師對於學生在校內時間的充分、科學規劃。
“在這方面,我們學校的彈性上下班時間已經落地,並打算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和教育局的政策規定,開設三段式課後服務學習,鼓勵學生們在校完成作業,由多個學科的老師輪流看護,並對有需求的學生進行查漏補缺式輔導。”黃丹君說,學校還會設定自主時刻,讓學生們可以根據興趣選擇參與體育、科普、閱讀、藝術等專案。同時,準備一些關於靜心閱讀、夥伴交往、師生談心等寬鬆、溫馨的課外活動,透過三種不同形式、種類的交叉課後服務,幫助學生們解決課業負擔,身心健康得到發展。
【來源:中國台州網-台州晚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