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為先,萬事德為魂。人品道德是頭顱,強健體魄如軀幹,良好習慣若雙腿,淵博知識乃雙手。
良好的行為習慣,會讓人終身受益;濃厚的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正所謂藝痴必精;公而忘私、樂於助人的情商,是人與人相處的最好潤滑劑與凝聚劑。
“教”者,孝文化也;教育,乃教書育人也。光灌輸書本考試知識,不塑造人格靈魂,學生就會成為冷漠的學習機器,缺乏社會擔當責任感……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為餘力,則以學文”出自《論語 學而》第六章句。早就清楚明確的闡釋了人品道德與學習文化知識的相互關係。
我國的教育方針雖然幾經修改,但核心思想仍然是把“德”放在第一位;“做人第一,學習第二”;“先成人,後成才”。
現在,這樣樸素的道理,卻難以在教育實踐中得以落實。以考試分數、升學率為宗旨的功利主義教育,像揮之不去的夢魘魔鬼,長期盤旋糾纏在我們教育的身上。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整個社會,對教育的評價導向產生了誤差。
在很多人的思想潛意識深處,評價一所學校、一個老師的好壞優劣,關鍵還是看高考、中考的升學質量;評價一個學生是否優秀,不管他的道德情操怎樣,只看他的文化課程考試成績是多少分。
於是,學校領導、學生家長、地方官員、教師、學生,都不約而同地為了一個“漲分數”的共同目標,而拼命奮戰,甚至不惜流血犧牲。
重智輕德、本末倒置、買櫝還珠式的功利短視教育之風,愈卷愈烈,炒熱了全民的教育焦慮症。最終導致培養的“精英”學生,缺乏社會責任感和愛國情懷,成了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甚至連國家公費派出國去的名校留學生,也貪戀國外優厚的待遇,畢業後留在外國,為外國效力。
孔聖人有三千弟子,也只出七十二位賢人。其實,社會上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勞動者。成為人渣或者是精英分子的人,畢竟是微乎其微的極少數。教育迴歸普通化、大眾化、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才是根本出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時時處處都是孩子的表率榜樣,門風家風、言傳身教,無時無刻不在潛移默化的影響感染孩子。為人父母者,切莫讓自己的負能量、頹廢情緒 、不良行為習慣……傳承給自己的孩子!
首先要讓自己的孩子成一個思想人格健全的人;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陽光向上的濃厚學習興趣愛好。只有這樣,自己的孩子長大成人之後,不是棟樑精英,亦是光明磊落的普通勞動者,至少不會成為人渣,去誤害社會他人,蹲監牢。
學習知識,要靠平素一天天的循序漸進、慢慢積累;學習是終身事業,切不可一蹴而就;痴心妄想一口就吃成一個大胖子,會適得其反、欲速則不達;揠苗助長式的學習,會害苦、害慘孩子,日益增強加深他的厭學厭世、焦慮不安情緒。
我父親是教師,從來不讓我與堂兄弟姐妹都去補課,或上什麼假期輔導班。老爸總是陪我們一起讀書、打乒乓球、下象棋、練自由搏擊、上山砍柴幹農活;平素特別注重磨練培養我們的耐力意志與吃苦精神;中考時,我與堂哥都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我們縣重點高中的奧賽班。父親也沒有讓我們去這樣人人嚮往、趨之若鶩的重點高中重點班級讀書,而是支援我們去唸我們縣普通高中的宏志班——學雜費全免、學校每月還另發80元生活資助補貼。宏志班裡的孩子幾乎都是農村來的,非常艱苦樸素,特別能吃苦,自學能力也特別強。
我從來沒有去補課,也從來都沒有上過什麼興趣輔導班,但我鑽研學習的興趣卻越來越濃厚,越來越入迷。我現在正在讀研,經常榮獲導師的盛讚好評,下個月將去敦煌參加學術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