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過年,家家戶戶又開始做起了鹹魚臘肉,對於國人來說,鹹魚臘肉是過年不可缺少的儀式感,少了它們也就少了“年味兒”。
鹹魚臘肉是中國的特色美食,千百年來,它們陪著人們度過了多少春秋,幾乎已經成了一種刻在基因裡的飲食習慣,但是習慣就一定是好的嗎?答案並不一定,現代醫學發現,鹹魚臘肉含有有害物質,不僅會對人體造成損傷,而且有可能會致癌!
如果真是這樣,那這份年味兒恐怕有點“毒”了!
一、鹹魚臘肉會致癌?
眾所周知,鹹魚臘肉的製作過程極為特殊,和一般的食物處理方法大相徑庭,也因此人們對於鹹魚臘肉是否健康、會否致癌的爭議相持不下,醫學界也對此頗為關注。醫生們對鹹魚臘肉又是如何看待呢?
1、已被列入致癌物行列
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釋出的《致癌物清單》中,明確將中式鹹魚標示為一類致癌物,除此之外,一類致癌物中,還包括亞硝基化合物(臘肉)、苯並芘(燒烤)、黃麴黴毒素(發黴穀物)等。
醫學研究發現,中式鹹魚和臘肉的醃製過程中會用到高濃度鹽,從而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而這種物質在人體內和部分蛋白質發生反應,就會形成新的物質亞硝胺。亞硝胺是一種致癌作用很強的物質,所以,食用越多,致癌的風險也會越大。
2、有風險≠直接致癌
不過要注意的是,世衛組織對致癌物的級別判定是以致癌風險來分辨的,並不代表致癌能力,也就是說人類接觸了並不代表百分百患癌,只是隨著這類物質在體內增多,癌變風險增大。
致癌物的劑量是關鍵,中國《食品新增劑使用標準GB2760-2011》中對亞硝酸鹽物質的含量標準有明確規定,0.01%的含量屬於正常範圍,而單份鹹魚臘肉中的含量其實遠未達到標準。
3、食用建議
綜上所述,想要降低食用鹹魚臘肉所帶來的致癌風險,最好還是注意以下3點食用注意事項:
①臘肉醃製是優選新鮮瘦肉,在製作時可以適當加入蔥薑蒜,用裡面的硫基化合物抑制亞硝酸鹽的產生過程,高溫也是亞硝酸鹽的合成要素,因此製作時選擇陰涼乾燥的環境。
②在食用前先水煮5-10分鐘,然後撈出搭配一些新鮮蔬菜食用,這個過程可以讓亞硝酸鹽溶解於水,再透過蔬菜含有的具有抗氧化能力的物質減少其危害。
③一般鹹魚臘肉每週食用一次,不超過100克即可。
鹹魚臘肉中所含的有害物質在進入人體後,會和消化系統的各個部分密切接觸,因此引發消化道腫瘤的風險也遠遠高於其它腫瘤型別。
二、消化系統腫瘤佔中國癌症死亡率的50%!
中國2020年消化系統腫瘤新發病患數量是世界最高,而全球癌症資料庫當年的統計結果顯示,中國每年癌症死亡患者達到300萬人,其中150萬都是由消化系統腫瘤引起,比如:結直腸癌、胃癌、肝癌、食管癌、胰腺癌、膽囊癌等等,換句話說,癌症患者有50%都死在了消化系統腫瘤的威脅之下。
經過分析,中國由於不良飲食習慣引發的胃癌佔據59.8%、食管癌佔48.5%、肝癌佔35.2%、結直腸癌佔56.5%。
- “江南飲食”模式或能降低癌症風險
另外,該研究透過對20年間人們飲食習慣的變化和各地飲食差異的對比發現,“江南飲食模式”或許能夠降低癌症風險。江南飲食模式指的是長江中下游居民的飲食習慣,其中,主要特點為食材豐富、偏向於水果、蔬菜、白肉比紅肉多、油鹽攝入少、偏愛植物油、做飯偏向於清蒸等,這些飲食習慣都或多或少對降低癌症風險做出了貢獻。
以浙江、上海、江蘇等地為代表的江南飲食也已經在2021年被《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評選為東方健康膳食代表。
三、早期篩查能夠有效預防癌症發生
臨床資料顯示,消化系癌症若能早期發現,能夠大大提高治療效果。只要積極治療,以當下的醫學水平,胃癌早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能夠達到95%,結直腸癌早期患者五年生存率能達到90%以上,一向被人們稱為 “癌王”的胰腺癌,如果能夠早期發現的話,五年生存率同樣可達到86%。
1、兩個檢查能救命
胃鏡和腸鏡是預防、檢查消化系統腫瘤的重要方式,其中胃鏡可以檢查出食道、胃部的病變,確定癌變部位;而腸鏡透過肛門進入腸道,可以觀察到腸道,如:十二指腸的病變部位和特徵。
胃鏡和腸鏡最大的優點就在於能夠讓醫生直觀地觀察消化系統,能夠發現微小的病變部位,而且不管是對判斷病情還是治療都有重大作用。
2、哪些人群需要做胃鏡檢查?
- 經常出現胃部不適的症狀,比如上腹痛、脹氣、反酸、燒心、噁心等症狀,懷疑是食道、胃或十二指腸出現病變的,應做胃鏡檢查;
- 常規體檢中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便潛血陽性、胃腸道的腫瘤標記物升高者,也應做胃鏡檢查;
- 有胃癌家族病史,且年齡在40歲以上,應定期進行胃鏡檢查。
3、哪些人群需要做腸鏡檢查?
- 近期出現了一些消化道的症狀,比如腹痛、腹瀉、便秘、血便,或者近期大便的性狀改變、排便習慣改變,應做腸鏡檢查;
- 五十歲以上人群,從來沒有做過腸鏡檢查,或者四十歲以上,有結腸癌家族史,也應做腸鏡檢查;
- 既往有結腸疾病病史,如結腸癌、結腸腺瘤、結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病史超過十年以上者,應定期做腸鏡檢查。
現代醫學的進步,讓人們享受到更好的醫療條件,但是光依賴醫學檢查手段來發現疾病還遠遠不夠,生活中還需樹立正確的醫療觀念,要對疾病和癌症有防範意識。學會用醫學打敗疾病,用雙手維護健康!#謠零零計劃##家庭健康守護官#
參考資料:
[1]《中國人吃出了一半的消化道腫瘤!“江南飲食”是最佳解決方案》.臨床營養網.2021-11-25
[2]《這兩項檢查可救命!3種消化道早癌,在它們面前無所遁形》.深圳市人民醫院.2021-08-19
[3]《消化系統腫瘤佔中國癌症死亡率50%!這兒有“一站式”早篩門診》.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2022-01-0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