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屬中醫“消渴”範疇,中醫認為糖尿病主要是由素體陰虛、腎精虧虛、飲食不節、情志失調等多種因素所致。根據中醫辨證分型,消渴病可分為很多種證型。在《內經》中分為上、中、下消,都是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在治療上需要標本兼治.並且需要進行飲食控制、調節情志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
今天跟大家講的是我自己總結出糖尿病的大致五種證型,上消肺熱津傷,中消胃熱熾盛、氣陰虧虛,下消腎陰虧虛、陰陽兩虛,並提出對不同證型的糖尿病的針對性治療。
1.肺熱津傷型
患者煩渴喜飲,口燥咽乾,尿頻並且量多,舌尖邊紅,苔薄黃,脈洪數。
治法:清熱潤肺,生津止渴。
方用:消渴方加減
天花粉、葛根、麥冬、生地黃、黃連、黃芩、知母。
方中天花粉、葛根、麥冬養陰生津、潤肺解渴除煩,黃連、黃芩、知母清熱瀉火。
2.胃熱熾盛型
患者多食易飢餓,口煩渴,尿多,形體瘦弱,大便乾燥,苔黃,脈滑實。
治法:清胃瀉火,增液養陰。
方用:玉女煎加減
生石膏、知母、黃連、梔子、生地黃、麥冬、川牛膝。
方中生石膏、知母解熱除煩渴,麥冬、生地養陰,黃連、梔子清熱瀉胃火。
3.氣陰虧虛型
患者口渴喜飲,多食便溏,或食少乏力,舌質淡,苔白乾,脈弱。
治法:補氣健脾,生津止渴。
方用:七味白朮散加減
黃芪、黨參、白朮、茯苓、山藥、甘草、藿香、葛根、麥冬。
方中黃芪、黨參、白朮、茯苓、山藥益氣健脾,葛根、麥冬生津止渴。
4.腎陰虧虛型
患者尿頻量多,混濁如脂膏,或是尿甜,腰膝痠軟,頭暈耳鳴,口感舌燥,面板乾燥瘙癢,舌紅苔少,脈細數。
治法:滋陰固腎。
方用:六味地黃丸加減
熟地黃、山萸肉、枸杞、五味子、山藥、茯苓、澤瀉、丹皮。
六味地黃丸加減,補益肝腎養陰。
5.陰陽兩虛型
尿頻,混濁如膏,腰膝痠軟,四肢厥冷,畏寒,陽痿或月經不調,舌苔淡白乾,脈沉細無力。
治法:滋陰溫陽,補腎固澀。
方用:金匱腎氣丸加減
熟地黃、山萸肉、枸杞、五味子、茯苓、附子、肉桂。
方中附子、肉桂補助腎陽,地黃滋陰補腎,五味子補腎固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