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昨天真是神奇的一天。
作為一名華為手機+華為電腦雙持使用者,華為與賽力斯合作的新車——AITO 問界M5釋出之後,我一直都很感興趣,無奈一直抽不出時間去店裡看車。終於,這個週六有了點空閒,所以我決定查一查廣州哪家華為體驗店可以看車。
這時候我突然想起來,前段時間手機裡的“華為商城”APP給我推送過這車的廣告,於是我開啟華為商城,看到了一項名為“AITO登陸計劃”的活動,原來到店看車還有禮品送。
本著「羊毛寧可薅錯,不可放過」的原則,我留下了我的聯絡方式,報名了廣州天河正佳店的看車活動。
本來我也就是想著去店裡看看車,拍拍照,發發微博和朋友圈,順便薅薅羊毛。讓我沒想到的是,事情從這裡開始,就變得奇妙起來了。
一場公開但又保密的使用者活動
在網上填完資料沒過多久,一個銷售聯絡到我,說正好第二天有一場使用者品鑑活動,有興趣的話可以過去試車,隨後給我發了一個定位。
幸福來得太突然,一聽到“試車”我就來勁了,心想著或許能拍點體驗影片。於是昨天早上,我興沖沖地帶著一個GoPro衝進了試駕場地——廣州天河區某個加油站旁邊的小型駕校試車場。
可能是我去的時間不早不晚,卡著中午飯點,本來就不大的場地裡站著十幾位穿著藍色T恤的工作人員,而試駕的使用者還沒工作人員的一半多,所以一下車我自然就成為了全場的焦點。被十幾個銷售盯著的感覺,就像落入狼群中的羊。
他們很快發現了我手中的GoPro攝像機,緊接著,氣氛突然就變得緊張了起來,前前後後來了3名工作人員問我是不是媒體,並且告訴我這次活動是不允許拍照和拍影片的,然後給了我一份保密協議,裡面寫著參加活動的使用者必須承諾不對外發布照片和影片。
還好,協議中沒有要求不讓發文字資訊,要不然可能連今天這篇文章都不會有。
雖然我不理解為什麼這樣一場公開邀請的使用者活動連朋友圈都不讓發,但是我也不是過去找茬的,所以我還是遵從了主辦方的意思,簽署了協議,並且收起了GoPro和手機,全程沒有拍攝任何照片或影片。(本文原創圖片、影片拍的都是體驗店內的靜態展車)
活動的流程比較簡單,工作人員先在篷房裡全面介紹一次車型資訊和亮點,然後依次帶使用者上車做實車講解和場地試乘體驗。場地的佈置也比較簡單,用樁桶擺了一條很小的跑道,主要演示了急加速、制動、上下陡坡、過彎和自動泊車。
抱著試駕的心態去的,結果發現只能試乘,我難免有些失落。
不過,初次體驗,這臺AITO 問界M5卻給了我超出預期的驚喜。
完善度超過預期
問界M5目前預售價是25-32萬元,但是實際上目前可以預定的僅有預售價28萬元的四驅效能版車型,現在預定還贈送價值分別為6000元的20寸輪圈和主駕音響頭枕。這次體驗的,自然就是加裝了贈送配置之後的四驅效能版。
在正式試乘之前的靜態體驗環節,這臺車的完善度就超過了我的預期。因為進行活動之前我瞭解到現在全廣州就這麼一臺可以動的試駕車,還有一臺天河正佳店裡的靜態展車,總共就兩臺實車,所以我很自然地以為這臺車應該會是比較不完善的試製狀態。
但是,靜態體驗之後我發現,整臺車的做工很難挑出什麼瑕疵,無論是各個零件的裝配、匹配質量,還是各種按鍵、開關的手感,都顯得很一致。加上內飾用料是挺足的,到處都包裹著軟質材料,所以整臺車給人的質感是挺好的。
坐上車,前後排座椅填充物都足夠厚實,皮質包裹柔軟細膩。儘管以一臺中型SUV來評判,它的空間不算大,地臺稍高,後排坐墊長度也稍顯不足,但是並沒有明顯影響到它的乘坐舒適性。
從前排一直延伸到後排頭頂的巨大全景天幕保證了車內良好的開揚感,坐在車裡聽著華為品牌的19揚聲器音響,整個人都舒坦了。
這套音響算不上驚豔,肯定沒法跟沃爾沃上的寶華韋健或雷克薩斯上的馬克萊文森相提並論,但是它的聲音清澈透亮,有足夠多的揚聲器和足夠大的功率,音質在30萬以下價位的車型中絕對屬於優秀水準。
當然,這臺車在靜態層面最有優勢的,還是與造手機相通的部分,比如車機和車上充電配置。
這臺車的車機絕對是目前市面上你能體驗到的最流暢的,沒有之一。隨便開啟地圖、B站等大應用,隨意拖動、放大縮小地圖,或反覆切換各種應用,它的流暢度都相當好,絲毫沒有卡頓的現象發生,選單切換的渲染動畫做得也非常細膩、順暢。
15.6英寸中控大屏內使用的是華為的鴻蒙系統,操作邏輯和平板電腦基本一致,並且針對車載場景做了選單佈局的最佳化,主頁下方的選單欄和下拉選單都支援自定義佈局,所以使用起來也幾乎是0學習成本。
而且它還有別的車沒有的特色功能,比如可以利用車內外的高畫質攝像頭拍照、錄影,然後直接用華為分享傳送到手機上。為了保證隱私安全,車內的攝像頭還帶有蓋板,不用的時候可以遮上。
另外,這塊螢幕也可以實現分屏,可以同時顯示導航和B站,主副駕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畫面。不過,因為這塊螢幕是居中佈局的,這樣使用的體驗顯然不如理想ONE之類的副駕獨立螢幕更好。
在應用方面,車機裡預設搭載的是華為的音樂和影片應用,也有華為應用市場可以下載部分第三方應用。說實話,作為一名華為使用者這麼多年了,我卻從來沒用過華為的影片和音樂應用,而且現在買車還不送會員,這點實在有點不夠厚道。
好在華為影片可以關聯優酷的會員,應用市場還有酷狗音樂可以下載,但是暫時不能下載或關聯愛奇藝或QQ音樂。
總的來說,在靜態方面,問界M5給了我不少的好感,不過我也發現它還存在一些明顯欠缺造車經驗導致的細節上的設計缺陷。
舉3個例子:
1、車機螢幕主頁左右滑動竟是切換桌布:
切換桌布對車機來說本是次要得不能再次要的功能,不應該佔用最主要的互動動作,如果能把左右滑動改成導航、音樂等常用應用或應用卡片的切換,會更具實用性。
2、擋把旁邊的杯架蓋板干擾副駕手部:
這臺車螢幕下方的儲物格並不多,多人乘車時大機率需要用到蓋板下方的兩個杯架和儲物空間,但是開啟後立起的蓋板卻給副駕造成了明顯的干擾,導致副駕的手無法靠在扶手箱上,此處應該做成推拉的蓋板或直接取消蓋板。
3、車載充電機佔用尾箱容積:
問界M5的常規尾箱容積在中型SUV中不算大,而且尾廂地板下還放著華為自產的車載充電機,導致尾廂地板下方沒有可以拓展的儲物容積。
完成了靜態體驗,我終於獲得了試乘的機會,短短的20分鐘試乘,我的感受可以歸納為以下6點:
1、隔音很好:
前後排都使用了雙層夾膠玻璃,無論是靜態還是動態車內都顯得很安靜;
2、加速強,但有比較明顯的抬頭現象:
四驅效能版官方零百加速為4.8s,在場地裡使用舒適模式也有較好的初段加速推背感,不過加速時抬頭比較明顯。剎車時點頭不明顯。
3、懸掛舒適性不錯:
可以感覺到懸掛是偏軟的,對路面的震動有較好的隔絕,即使用的是20寸輪圈,也不會有太強的路感傳遞上來,而且過彎的時候側傾抑制得還不錯。
4、自動駐車和自動陡坡緩降標定合理:
在上下陡坡的時候,問界M5會自動觸發自動駐車和陡坡緩降,坡起後鬆開油門也不溜車,下坡不踩剎車也會自動控制車速,這點對新手比較友好。
5、自定義自動泊車有新意:
使用者可以在攝像頭可見範圍內自定義車位,並且可以隨意調整車位的角度,車輛的自動泊車能力較強,且在自動前進、倒退過程中有個虛線框標註車輛準備移動到哪個位置,使用時能給使用者更好的信心。
6、增程器動靜不大:
上車時試駕車電量已經不多了,從純電模式切換到自動模式,增程器啟動瞬間有輕微的抖動,但是隨後無論是運轉的平順性還是聲音,這臺1.5T四缸增程器都足夠讓人滿意,行駛過程中不特意感受,很難察覺它是否啟動。
受限於體驗時間較短,目前能得到的關於問界M5的動態資訊也就這麼多,而且也不一定完全準確,更深入的體驗還請關注我們後續正式試駕帶來的評測影片,估計年後就會有吧。
總結起來,透過動靜態的體驗,結合它28萬的預售價,我覺得問界M5的競爭力還是挺強的,至少在智慧化和車內質感的營造上,可以超過大多數同價位燃油車。
超強的使用者觸達能力
在問界M5的釋出會上,華為消費者BG CEO、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餘承東說了很多次這臺車是按“高階百萬級豪車”的標準做的,以我親身的體驗來看,這話確實過於誇張。但是這次使用者活動,也確實有人開著百萬級豪車去現場試車。
跟我同場試乘的,有一對開著全新未上牌阿斯頓馬丁DBX的夫婦,他們在我之前試乘,從隻言片語中瞭解到,女主人想買一臺代步車。
而為了能給這篇文章配點圖,隨後我又去到了廣州正佳的體驗店裡給那臺靜態展車拍了幾張照片。
在拍照過程中,我又接觸到了很多去體驗這臺車的使用者,他們有的是在旁邊看手機,隨後被這臺車吸引過來的;有的是在商場裡逛街,逛著逛著發現這有臺車就順便過來看看的;還有的是本來就抱著購車目的,在網路上了解到這有實車的。
在他們體驗的過程中,我聽到最多的兩個感慨就是:天窗好大、車機好智慧。
顯然,他們之中的大部分人對當今市場上流行的智慧新能源車並沒有太多瞭解,他們是更加傳統的燃油車使用者,或者是初次購車的小白,很少聽到他們提起特斯拉、小鵬、蔚來或者理想。這與我在新勢力展廳裡感受到的完全不同,彷彿兩個平行時空。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我突然發現了“華為汽車”最強的競爭力所在——廣告,或用更加專業的說法——使用者觸達能力。
相比其他新能源廠商,華為除了有著超過6億的手機使用者,數千家的線下門店,而且還有完善的使用者觸達體系。當華為把問界M5當成智慧產品上線到華為商城、放到線下商店時,這臺車就已經被推向了數億名使用者。
無論是開百萬豪車的人還是汽車小白,只要你有華為手機,或者逛街時對華為稍微感興趣,你就有很大的可能瞭解到有這麼一臺車。即使僅有萬分之一的轉化,銷量也能輕鬆破萬。
在如今資訊量爆炸的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廣告並非一個貶義詞,好的產品也需要透過廣告讓人瞭解,而華為,無疑就是如今新能源車廠中廣告能力最強的那位。
將問界M5放在一眾頂尖的智慧新能源車中,它並不是最優秀最突出的,但是當將它放到30萬的燃油車市場中時,它的長板卻是非常突出的,加速更快,配置更高,更加智慧,用車成本更低,可玩性更強。更重要的是,華為的品牌、華為的技術,也比“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的更容易讓傳統燃油車使用者信服。
這可能也是華為選擇做一臺增程式插電混動車的原因,150km WLTC工況純電續航和超1000公里的綜合續航,顯然更容易打動廣大的傳統燃油車使用者。
華為雖然一再強調“不造車”,但是誰都知道問界M5就是“華為汽車”。
這就是問界M5最強的競爭力所在。
不過,作為造車新兵,華為能否保證問界M5的質量穩定性和售後服務體驗,可能將是決定這臺車後續銷量走向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