絡繹科學使用者熱議:
“仰望星空數千年,我們是不是更接近了宇宙的奧秘?”絡繹科學讀者的這一句發問,將人類自古代文明至今,對宇宙探索的樸素而又浪漫的願望,貫穿了起來。古時,人類透過觀察天地星宿的變幻關係,總結了四時農耕、風起水漲;如今,人類透過建設大科學裝置,邁向了深空宇宙。宇宙中是否存在著地外文明,恆星是如何形成的,人類對宇宙的好奇驅使我們不斷的發問,也推動著科學研究向更深更廣的方向持續發展。
自 1993 年 10 位天文學家在國際無線電聯大會上,提出建造巨型望遠鏡計劃,到 2022 年中國科學家利用“中國天眼”觀測成果登上 Nature 封面,其背後一方面是中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另一方面更是中國強有力的國力支撐,以及如南仁東、李菂等科學家孜孜不倦、鍥而不捨追求的結果。
絡繹科學 APP 精選了這篇問鼎 Nature 、解答有關恆星形成三大經典問題之一的“磁通量問題”的研究,記錄下天文學史上的精彩一刻以饗讀者。
論文基本資訊
通訊作者: 李菂,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天眼”首席科學家
論文標題:Anearly transition to magnetic supercriticality in star formation
領域方向:天文學
來源期刊:Nature
DOI:10.1038/s41586-021-04159-x
原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4159-x
發表時間:2022-01-05
期刊影響因子:49.962
JCR分割槽:Q1
自 2020 年正式開放執行以來“中國天眼”受到世界矚目。截止目前,“中國天眼”共發現約 500 顆脈衝星,已成為世界上發現脈衝星效率最高的裝置;其執行效率年測量時長超過 5300 小時,遠遠超過其他國家科學裝置的預期效率;“中國天眼”還獲得了迄今最大的快速射電暴爆發事件樣本,為未來更多的科學產出提供重要支撐作用。
北京時間 2022 年 1 月 6 日,距正式執行不到兩年的時間,一篇利用“中國天眼”觀測得到的研究成果登上了 Nature 新年第一期的封面。這一重要成果,再次將“中國天眼”推上了新的熱度。
磁場在星際介質的演化和恆星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作為星際場強的唯一直接探測器,由於缺乏合適的塞曼探測器,特別是對於冷分子氣體,可靠的塞曼測量仍然很少。在本研究中,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李菂團隊透過“中國天眼”,結合其原創的中性氫窄線自吸收方法,實現了塞曼效應的探測,為解決恆星形成三大經典問題之一的“磁通量問題”提供重要的觀測證據。
除了“中國天眼”的高靈敏度外,“中性氫窄線吸自收方法”也是本研究的一大亮點。這是中國科學家在 2003 年基於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資料首次提出的原創方法。在本次研究中,“中國天眼”的靈敏度幫助了對“中性氫窄線自吸收的塞曼效應”的清晰探測,獲得了強度為 3.8±0.3 微高斯的高置信度星際磁場測量,這是利用原子輻射手段探測分子云磁場從 0 到 1 的突破。
對於本次公佈的研究成果,作為國際同行,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教授理查德·克魯切爾評價稱:“透過觀測中性氫窄線自吸收的塞曼效應,‘中國天眼’首次揭示了在恆星形成的早期階段,磁壓不足以阻止引力收縮,這與恆星形成的標準理論不一致。這一發現對於理解恆星形成的天體物理過程至關重要,並顯示了‘中國天眼’在解決重大天體物理問題方面的潛力。”
相信“中國天眼”未來將在快速射電暴起源與物理機制、中性氫宇宙研究、脈衝星搜尋與物理研究、脈衝星測時與低頻引力波探測等方向產出深化人類對宇宙認知的科學成果。
參考:
論文原文、網路資料及絡繹科學APP圈子讀者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