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富於周公,而求為之聚斂而附益之。《論語》新言“先進”十六,蘿蔔/攝影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季氏”,魯國大夫,權臣。
“周公”,一種解釋是,周朝開國重臣周公旦的後代,另一種解釋是,與季氏同時代,周天子的輔佐之臣。
“求”,冉求,孔子弟子。是季氏的輔佐之臣。
魯國大夫比周朝的重臣還富有!地方官比朝中之高官都富裕!
身為季氏的輔臣,冉求不僅幫季氏斂財,而且收效還很好,讓季氏越來越富有。
孔子聽到季氏的作為就說:“冉求不是我的弟子!他怎麼能這樣斂財無道?我的(其他)弟子們,你們可以‘擊鼓罵曹’,可以‘敲鑼打鼓’地罵罵你們的這個同學了。“
孔子比較含蓄,知道冉求斂財,全為季氏,但直接告誡季氏,多有不妥。所以,
就“指桑罵槐”,透過讓弟子們批判冉求,實際是間接批評季氏。
《論語》“里仁”篇,“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論語》“述而”篇,“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在孔子他老人家的價值觀裡,富貴得之不義,就有若浮雲,沒價值!而為官,與其“橫徵暴斂”,不如簡簡單單,節制固守。
筆者按,孔子其實挺器重冉求,並曾誇冉求善於從政。本章句要罵他,估計也是要“隔山打牛”,目的在批評季氏……
而“貪婪”——並不在孔子要教授大家的修行功課裡!
蘿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