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既有上熱、又有下寒的症狀呢?《靈樞·刺節真邪》:“上熱於寒,視其虛脈而陷之於經絡者取之,氣下乃止,此所謂引而下之者也。”患者在同一時期內,上部表現為熱性、下部表現為寒性的證候。如外感病誤用攻下,引致大瀉不止,津液損傷,使熱邪上升而咽喉痛,甚則咯黃痰或血痰;寒盛於下則洩瀉、肢冷、脈沉遲。
說得通俗一點就是患者在同一時間可能會出現口腔潰瘍,口乾咽乾,眼睛乾澀,頭暈失眠,腹脹便秘,小便黃等上熱症狀。又有手腳冰涼,腰膝痠軟,胃脘冷痛,關節冷痛,夜尿頻等下寒症狀。
這個時候如果單用清熱瀉火、或者溫熱的藥可能會加重症狀。那麼,這種“矛盾”的上熱下寒,應該如何是好呢?在治療方面可以滋養腎水,引火歸元。
本方組成:熟地黃,巴戟天,茯苓,麥冬,北五味。
熟地黃,甘,微溫。歸肝、腎經。主要功效是補腎精,補血,適用於腎陰、腎精虧虛、血虛者。
巴戟天,味辛,性微溫。歸肝、腎經。有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祛風溼之效。可治療腎陽虛、精血虧虛引起的一系列病症,特別是因腎陽虛導致風溼邪氣流注筋骨關節的虛實夾雜者,可有標本兼治的效果。
麥冬,甘、微苦,微寒。歸肺、心、胃經。可潤肺養陰,益胃生津,清心除煩。
五味子,酸,溫。歸肺、腎、心經。有斂肺滋腎,生津斂汗,澀精止瀉,寧心安神之功。本方用五味子,因其能收能補,能收降浮火,補養腎陰。
茯苓,甘、淡,平。歸心、脾、腎經。有利水滲溼,健脾,安神之功。主要用於治療脾虛水溼證,也常用於滋補方中,以佐治滋補藥的滋膩之性,達到補而不滯的效果。
上熱下寒的實質其實以上有虛熱、下有真寒多見。常用陳士鐸的引火湯加減治療比較好,本方熟地補腎陰,巴戟天補腎陽,一陰一陽,可使陰平陽密而治本;麥冬養肺陰而清補虛火,五味子滋腎水而斂降虛陽;茯苓補中寓通,可使補而不滯,斂而不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