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中大部分時間都處於世界前列,不光是科學技術、生產力、先進的政治制度等,民間的許多東西產生的時期也遠遠早於西方。
像是中國的酒文化,早在西漢時期就有記載酒的文獻,其中酒的發源更是可以追溯到戰國時代,民間一般有猿猴造酒、儀狄造酒、杜康造酒三種說法。
古人愛酒,如果沒有酒,可能就不會有名流千古的詩人李白,如果沒有酒,曹操的豪情壯志可能無處釋放,但同樣的,古人對於酒也持敬畏態度。
在最早的對酒記載中就寫道“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可見古人對酒的敬畏,一直到了現代,仍有人不斷的栽在一個“酒”字上,安徽就有這麼一個小夥,“身體力行”的向我們展示了酒的危害。
張瑞
這位來自安徽的小夥名叫張瑞,他生於1985年,出生在安徽的一個普通家庭。張瑞的童年和當時的大多數人一樣,父親常年在外打工掙錢,母親則負責操勞家中的一切。
雖然家中積蓄不多,但日子過得也算幸福。在張瑞八歲那年,父親領著他去參加一場宴席,期間大人們免不了推杯交盞,這讓小小年紀的張瑞第一次對酒產生了興趣。
張瑞的父親也愛喝酒,但掌控有度,從不輕易喝醉,平時勞累一天後就喜歡在晚飯時間喝上一點,趁著酒意消除掉一天的辛勞安然睡去,可沒想到兒子張瑞也繼承了他的這一愛好,甚至於“青出於藍勝於藍”。
張瑞最早接觸到酒是在父親那裡,因為每天晚飯時父親都要喝上一點酒,這讓張瑞覺得酒應該很好喝,不然為什麼父親總是天天喝個不停呢?於是張瑞吵著要嘗一嘗酒是啥滋味。
父親拿他沒辦法,只好用筷子沾一點酒放到張瑞嘴裡,張瑞嚐到後覺得父親為啥會喝這種東西,舌頭和嗓子火辣辣的,差點把眼淚辣出來,張瑞就此和酒結了緣。
雖然第一次喝酒的體驗並不算美好,但這種奇怪的味道反而一直留在了張瑞的腦海裡,讓他一直念念不忘。慢慢長大一些後,張瑞逐漸能夠適應酒的辛辣,開始吵鬧著要喝酒。
張瑞的父親因為常年喝酒,並未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妥,並且因為常年在外打工,在日常生活中對張瑞的管理有些鬆懈,所以就任著張瑞的性子來了。
隨著張瑞喝酒次數的不斷增加,酒量也跟著慢慢上漲,從一開始的用筷子沾酒喝到後面的每天都喝一點,張瑞這喝酒這方面彷彿有著天賦,慢慢的趕上了父親的酒量。
其實這種事在當時很常見,家中父母出去打工後孩子在家由老人帶著,隨著孩子長大兩位老人也管不住,很多人在這一時間就開始喝酒抽菸。
好在小時候的張瑞就算喝酒也並沒有闖禍,父母也就由著他來,張瑞好像也明白父親的苦心,從未喝多過,只是將酒當作生活的調味劑。
白駒過隙,張瑞很快完成了學業,畢業後,張瑞找到了一份司機的工作。由於學習不好,自己早早就輟學工作,找的工作也不掙錢,張瑞壓力很大。
按理說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但壓力讓張瑞常常能夠“擠”出時間來喝酒,每天晚上下班後張瑞都會喝上一點,就像當年的父親一樣,藉著酒意昏昏沉沉的睡去。
不過隨著酒量的提升,張瑞想要藉助醉意睡覺也變得不容易,只能喝更多的酒來麻痺自己,但經常大量飲酒又讓張瑞的酒量上升,逐漸形成惡性迴圈,到了最後,張瑞一天就要喝掉三斤白酒。
張瑞的父親是教師出身,但可惜張瑞並沒能繼承父親聰明的頭腦,上學時成績並不理想,到了最後也沒能如願走進大學的校園,早早輟學的他也只能外出打工。
在打工的這段時間裡張瑞結識了自己的另一半,兩人很快墜入愛河,在父母的幫助下,兩人順利結婚,結婚後的張瑞像是變了個人,不再吊兒郎當了。
可能是生活的壓力,也有可能是時間帶來的成長,但讓張瑞改變的最大原因估計就是愛人的期盼與自己不願沉淪的衝勁。
兩人就這樣度過了一段時間後,媳婦順利的產下一子,家庭的壓力重重的擔在了張瑞的肩上,一家人的吃喝花銷讓他比以往更加拼命的工作掙錢。
長時間拼命的工作,也讓他的身體每天處在超負荷的狀態,如果不及時休息,第二天很可能沒法繼續上班,所以張瑞只能借酒消愁,每晚一瓶一瓶的用酒麻痺自己。
看著慢慢老去的父母和恩愛的妻子,還有剛剛誕生不久的孩子,張瑞不忍心讓他們失望,不僅是自己家庭的重擔,父親退休後如果出了什麼事情也需要自己幫助。
貨車司機想要多掙錢,就必須多幹活、多拉貨,只有這樣才能夠多拿到手一些錢,同時伴隨而來的,還有成倍的勞動與身體的痠痛,不過身為男子漢的張瑞並沒有和家裡哭訴自己的勞苦。
每當夜深人靜之時,張瑞才會敞開心扉,對著一瓶瓶的酒來訴說最近的煩悶,其實這也算是無奈之舉,畢竟父母年歲已高,不可能什麼事都讓父母來承擔。
不過長時間靠著酒精來麻痺自己,也使得張瑞對酒的依賴越來越大,酒雖然可以短暫地使人忘記煩惱,但酒醒之後仍然要面對這個殘酷的世界。
不過家中人雖然將張瑞依賴酒這件事看在眼裡,也並無阻攔,畢竟張瑞雖然經常喝酒,但仍處於可控範圍內,並不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生活。
日子就這麼平靜的生活下去,如果沒有大事發生,張瑞或許會平平淡淡的度過一生,家人和妻子也會對張瑞嗜酒習以為常,但意外總是來的十分突然。
在張瑞工作幾年後,年老的父親突然病倒,鉅額的醫療費讓張瑞一家束手無策,剛剛結婚生子的張瑞無力獨自承擔如此高昂的支出,只能四處借錢救治父親。
同時,為了能夠儘可能的多拿出錢來給父親最好的治療,張瑞每天拼命的掙錢,可是即使這樣,病魔還是奪走了父親的生命,張瑞的努力都化為泡影。
張瑞和自己的父親關係很好,兩人在生活中就像是忘年交一般,常常打鬧不停,這一切都源自於父親教育方式的不同,在張瑞小時候,他的父親就與其他人的父親不同。
同學在犯錯後,家中大人一般都是打罵,腦海中的教育方針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張瑞的父親因為接受過一定教育,知道這樣是不可取的,所以張瑞小時候犯錯後父親都是理性的教育他,並不會透過打罵、貶低的方式讓張瑞認錯。
因此張瑞和父親的感情格外深厚,兩人的感情即是父子又是兄弟,是張瑞生活中的精神寄託,有什麼事也都和父親商量,也正是因為如此,父親的病逝才對張瑞打擊如此之深。
父親病逝後,巨大的迷茫和救治父親借錢的壓力全都壓在了張瑞的身上,命運好似站在了張瑞的另一邊,不斷地摧殘著這個年輕人,一劫又一劫。
從那之後,張瑞好像變了一個人,對待工作和生活都不再上心,反而是比起以前更愛喝酒,終日借酒消愁,與酒為伴,妻子以為他是沒走出父親離世的陰影,於是並未阻止,覺得過一段時間就好了。
但張瑞並沒有隨著時間而慢慢改善,反而有時喝多後會藉著酒瘋對著妻子大打出手,這讓本就不滿的妻子失望透頂,張瑞也因為長期的酗酒失去了自己的工作。
家庭的負擔一下子都落到了妻子身上,妻子還要在工作之餘照顧幼小的孩子,巨大的壓力讓她苦不堪言,妻子也時常勸說著張瑞,期望他能做出改變。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張瑞彷彿被命運打倒了,從此一蹶不振,天天昏昏沉沉地過日子,這讓妻子再也受不了張瑞的頹廢,帶著孩子離開了張瑞。
張瑞當時並沒有因為妻子的離開而驚醒,反而是繼續我行我素,妻子離開後張瑞便沒有了生活保障,只能由年邁的母親為他做飯和照顧起居。
母親本已過了工作的年紀,應該在家中抱著孫子頤養天年,但天下哪個母親捨得自己的兒子,於是母親只能透過撿廢品來維持兩人的生活。
妻子回到自己的孃家後,向整日頹廢的張瑞提出了離婚,這一下就將張瑞從酒精的世界中拉回,父親已經去世,如果還不能走出來,妻子也會離開自己。
張瑞自己坐在家中,回憶起當時一家人幸福生活的點點滴滴,不由得悲從中來,緩了一陣子後,張瑞也逐漸明白是自己的頹廢讓妻子憤然離開,想要挽回妻子,就要從自己改變。
而追根究底,其實是自己的酒癮害了自己,如果自己不酗酒的話,雖然仍然無法阻止父親的離開,但起碼妻子還會在身邊陪伴著自己,家庭不至於支離破碎。
想到這裡,張瑞暗自下定決心要戒掉酒,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酒雖然不是毒品,但仍然具有很大的成癮性,更不用說張瑞已經喝了這麼多年,酒癮已經根深蒂固了。
張瑞自己也明白自己想要戒酒也絕非易事,他也不打算使用平常手段來戒酒,只有採取一些極端手段,才有可能讓自己擺脫對酒精的依賴,迴歸到正常生活中。
張瑞想到的戒酒辦法十分簡單粗暴,那就是用鐵鏈拴住自己,只有這樣使用極端的方法,才能讓張瑞遠離酒精,這種辦法換做常人肯定很難堅持,但張瑞一戴就是五年。
這五年裡,沒人知道這個三十幾歲的漢子經歷了什麼,人們只看到了,在經歷了五年帶著鏈子的生涯後,張瑞確實克服了困難,將酒戒掉了。
在這五年的時間裡,不斷有人聽說他的故事,張瑞的名字也變得遠近聞名,後來,當地的電視臺聽說了張瑞的故事,對他進行了專門訪問。
張瑞也在記者訪問時明確地提出了自己戒酒的決心,後來有一家醫院注意到了這個渴求改變的漢子,並被他的這種精神打動,表示可以免費治療,幫助他戒酒後身體機能恢復正常。
當醫院派人來上門看望張瑞時,被映入眼簾的情況驚呆了,此時的張瑞三十幾歲,正值人生中的壯年,但因為長期的酗酒加上五年的鐵鏈生活,張瑞的身體十分瘦弱,與同齡人的身體簡直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張瑞在醫院接受檢查後,醫生髮現,長期的勞累讓各種疾病都在這個年輕小夥子身上安了家,醫院決定馬上幫助他進行治療,以求恢復正常生活。
在接受了醫生的指導與醫院的治療後,張瑞才徹底將酒戒掉,並且改善了戒酒後的戒斷反應,他的生活也開始逐漸有了起色。
張瑞在戒掉酒後恢復了正常的生活,張瑞為了不讓更多的人步自己的後塵,決定以身示例,向更多依賴於酒精的人們講述自己的悲慘過往,期盼人們不要再像自己一樣妻離子散。
現在的張瑞在一家戒酒中心擔任戒酒講師,透過自己的故事讓更多的人明白酒精的危害,幫助那些像自己一樣沉迷在酒精中的人,不再上演自己的故事。
酒本身並沒有害人的特性,但隨著人們過度依賴酒精後,酒就成了摧毀家庭和個人生活的罪魁禍首,也希望大家不要變成酒精的傀儡,可以和家人幸福安康的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