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鐵柱,這個名字如今的年輕人聽起來可能感到陌生,而在三四十年前,他曾經是中國籃球史上的傳奇人物,可謂是家喻戶曉——由於他的身高,也因為他的戰績。
作為兩個時代中國籃球的領軍人物,姚明曾經表示:他一直把穆鐵柱當做他的偶像,只是穆鐵柱去世的那個時候,他還沒有資格和他說上話。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位被稱為亞洲第一中鋒中國籃球巨人的精彩人生。
顛沛流離的少年期
1949年,穆鐵柱出生在今天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境內的一戶窮人家。
他家裡貧困到什麼程度呢,穆鐵柱小的時候,家裡五口人,居無定所,四處流浪,討飯為生。
菏澤又是一個容易受到洪災的地方,在穆鐵柱七八歲的時候,有一年正值過年的時候黃河發大水,別人家都坐在家裡吃團圓飯,穆鐵柱一家卻流浪到了山西,找到一處被人廢棄的破窯洞,住在裡面忍飢挨餓。
穆鐵柱一家人都是正常身高,唯獨他長了個大高個兒,在他成名之後,常開玩笑說:“小時候不知吃錯了什麼藥,長這麼大的個兒。”
在他16歲的時候,身高就已經長到了2米。他的飯量也不小,一頓就吃一斤多的飯菜。可是那個艱苦的年月裡,他們一家一個月的口糧才不過45斤,以他的消耗速度,全家的口糧供他一個人吃也是不夠的。
好在那時候,他的姐姐在新疆支邊。當時每年都有一批轉業軍人。參加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建設。在那裡只要參與勞動。吃上飽飯基本不是問題。
就這樣,穆鐵柱一家遷移到了新疆。從那時起,才算基本穩定下來。他們那是所在的地方是今天的塔城額敏縣。
到了新疆以後,穆鐵柱再也沒有為吃飯發過愁,正值青年時期,他一年能吃掉半噸麵粉,食量比姐姐家五口人一年的總量還多。
愁完了伙食,又開始愁衣服。由於他的身高遠超普通人,在那個中國男性平均身高只有一米六幾的年代,非常難買到合身的衣服,鞋子也常常找不到合適的碼數,據說他的鞋是54碼的,長度約為33釐米。
不僅在穿著上“捉襟見肘”,生產勞動的工具對他來說也很不適手,讓他去挖地,普通人使用的鋤頭對他來說太短。讓他去開拖拉機,駕駛位他又坐不進去。讓他去趕驢車,驢子嫌它太重,寧願挨抽都不肯動。
他在新疆參與建設的幾年裡,由於身高鬧出的笑話在當地廣為流傳。
命運的轉折
如果穆鐵柱一直留在新疆參與建設,估計就不會有後來的傳奇人生了。而命運的轉折在1968年,他回老家東明探親,路上被群眾圍觀,畢竟這麼高的巨人,想不引起注意都難。
好巧不巧,那一年山東省體委在東明縣選拔體育人才時,體委的主任剛好發現了在集市上準備去賣雞蛋的“海拔”突出的穆鐵柱。
其威主任當即拍板:這麼高的個兒,不去打籃球可惜了。
穆鐵柱本人也受寵若驚,這是碰到天上掉下餡兒餅好事,貧苦人家出生的他哪有不答應的,於是穆鐵柱很幸運的作為體育專項人才被推薦到山東省體委。
可是誰能想到,幾天之後,穆鐵柱就被退回了東明縣體委。理由是:穆鐵柱之前沒有受過專業的籃球訓練,不能代表省隊出賽。
那個時候,擁有穆鐵柱這樣身高的人非常難得,國家體委瞭解他的情況之後不想浪費人才,用二十個籃球的代價把他要到了國家體委。
可當時正值特殊年代,大字報哪兒都有,正經上班的人卻找不到。整個體育系統基本癱瘓,哪有人顧得上穆鐵柱。因此穆鐵柱初到國家體委時,跟隨一位田徑教練訓練了半年,卻一次都沒有機會摸籃球。
事情的轉機在餘邦基出現,當時餘邦基湖北省黃石市體委主任,當他接到通知,說穆鐵柱要從國家體委轉到黃石來,在誰也不願意要他的情況下,餘邦基爽快的答應了。
餘邦基是何許人也?
建國之前的1946年,畢業於美國弗吉尼亞軍校的孫立人將軍,成立了一支部隊籃球隊,而餘邦基是這支隊伍的主力。
建國後,餘邦基擔任了八一籃球隊的隊長、主教練。動盪時期開始後,八一隊被解散,餘邦基被調到了黃石市,擔任體委主任。
餘邦基
從他見到穆鐵柱開始他就認定,穆鐵柱雖然零基礎,卻是值得培養的好苗子——他不僅身高上佔有優勢,聰明好學,再加上訓練非常勤奮刻苦,所以餘邦基肯收留他。
此時穆鐵柱已經19歲,對於籃球運動員來說,這個年紀才開始練籃球已經是啟蒙太晚了,骨骼都發育定型了,但是天賦這種東西不是人人都有的,穆鐵柱在跟隨這位恩師練了一年半的籃球之後,人生進入了新的階段。
1973年,在動盪時期中被解散的八一隊重新成立,按例從地方軍區抽調優秀運動員,裡邊就有穆鐵柱。
他的身高優勢註定了他不可能是一個普通的籃球運動員。穆鐵柱這位力量型中鋒的到來,為八一隊錦上添花。
此後,八一隊接連斬獲1975年、1979年兩屆全運會冠軍,曾經在比賽中單場砍下80分,可以說打遍全國無敵手。
在1975-1983年的8年間,以他為首的八一球員幫助重返亞洲籃壇的中國隊實現了五連冠。其中四次亞錦賽冠軍,一次亞運會冠軍。 這肯定是集體拼搏的結果,但穆鐵柱的沉穩表現同樣功不可沒,他開始有 “定海神針”的稱號。
穆鐵柱打球的風格,雖慢但穩,一旦發動就勢不可擋。他在隊裡是那個掌控籃球板的人。正如《灌籃高手》裡赤木剛憲的那句名言: 掌控籃板球的人就能掌控比賽!
穆鐵柱在賽場上的身高優勢非常明顯,禁區內只要有他在,基本就是穩贏,防守他的人拿他沒辦法,有時連球都不知道在哪。別的籃球運動員投籃需要起跳,對於穆鐵柱來說,進球簡直是輕而易舉,墊墊腳尖就能做到,只要他上場,每場比賽至少要得個二三十分。
張衛平曾經評價他:他是世界籃壇傳球最好的中鋒。
所以曾有人猜測,如果當年穆鐵柱去了NBA,也絕對會是籃下霸主。
籃球巨人巔峰時期
30歲這年,穆鐵柱還沒成家。球隊的領導為他的終身大事感到頭疼。
剛好在這時,穆鐵柱也開始出名了,有位不要喜歡籃球的。女粉絲主動給他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
領導知道這事後,趕忙把女粉接到隊裡來,安排她和穆鐵柱見面。
這位女粉絲名叫王專紅,雖然在她所工作的工廠裡也是籃球隊的主力,身高也不算矮了,有172cm,但是站在穆鐵柱的身邊,她還是顯得那樣嬌小。
後來,兩人順利結了婚,體工大隊分給他們一套房子。
夫妻倆人緣好,婚禮辦的很熱鬧,除了買傢俱,剩下的錢都被穆鐵柱拿來辦酒席了,一場婚禮花掉了他當時所有的積蓄。
夫妻二人幸福和諧地度過了一生。
1976年,穆鐵柱的命運受到了中日邦交的影響,這一年中日正處在邦交正常化的蜜月期中,兩國無論官方還是民間互動頻繁,中國男籃受邀到日本比賽。
穆鐵柱自然是兩國人民關注的重點,日本國民對穆鐵柱尤其好奇,每逢表演賽場場爆滿,很多人直接表示就是衝著他來的。
在一次電視實況轉播比賽中,他投籃命中的時刻,解說員毫不猶豫地脫口而出: 東京塔轉身投籃兩分命中!
觀眾瞬間心領神會——對,太貼切了,穆鐵柱不就是“東京塔”。
東京塔於1958年落成,塔身332米高,用“東京塔”來形容穆鐵柱,可見他的身高對日本人造成的震撼。那一時期,他在日本國民中的受歡迎程度甚至已經到了只提外號,人們就知道在說誰的地步。
雖然這個比喻確實很貼切,但是當時別說是日本人,就連對我們自己的國民來說,穆鐵柱的身高究竟是多少都是個謎。
成名後的穆鐵柱,有兩件事情特別不喜:一是他不肯與粉絲合影,二是他不給別人量他的身高。
可能是由於這麼多年來,他走在街上,總是被人們有獵奇的眼光注視的原因。
關於他的身高,他自報的2.16米,濟南軍區報的2.20米,央視解說是2.24米等等。
而這個謎團,就是在這次中日籃球賽中,被日本人給解開的。
當時日本有一家服裝公司表示願意贊助中國籃球隊每人一套定製西裝,不過前提是中國隊在日本期間必須穿這套衣服,這個公司不過是想借著籃球賽的熱度為自己貼金。
當時的中國隊員還搞不清什麼是贊助,都不知道自己其實是免費給人打廣告。沒有多想,就喜滋滋的答應了。
也就是這一機會,穆鐵柱稀裡糊塗地讓日本人量了身高:2.28米。
從此,大家才搞清楚了他到底有多高。
退役後的生活
1987年,已經年近40歲的穆鐵柱在堅持參加完第六屆全運會後,他正式退役。
退役後的穆鐵柱當了幾年籃球教練。到退休時,他享受的是副師級待遇。 1999年,他被中國籃協授予了“新中國籃球運動50傑”的頭銜,表彰他對中國籃球的貢獻。
僅是在國家隊的14年裡,他的長跑里程就相當於登頂珠峰5775次。 籃球運動員的身高,田徑運動員的訓練強度,讓穆鐵柱的身體透支得厲害,患有腰椎間盤突出、靜脈栓塞、心血管等疾病,他退役後最大的夢想就是身體健康。
不過他始終是一個樂觀的人,即使一身傷病,還是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別看他一雙大手,卻很靈巧,幹過不少細活:給人修電器、修汽車、摩托車,甚至經常用縫紉機縫東西。
退役之後的他很少再碰籃球,而是開始嘗試一些新的領域。
他給廠家拍廣告,早在1985年就為一個床墊公司拍過廣告。我國運動員接拍廣告,也是從穆鐵柱這裡開始的。
他還與陳佩斯、宋丹丹、潘虹等影星合作拍過戲。除了當演員,穆鐵柱還是中國體育界拍廣告第一人,開創了運動員拍商業廣告的先河。
他還被馮鞏在相聲裡多次砸掛。 比如1998年,春晚的相聲節目《坐享其成》裡馮鞏就拿他砸掛“穆鐵柱那兒子,生下來就比我個兒大!”,還有一次馮鞏在《明星宴》中說“兩岸猿聲穆鐵柱,輕舟已過趙本山”。
是的,節目中的梗都是當年大家熟知的,那個時候沒有人不知道穆鐵柱。
穆鐵柱和他的妻子生了一兒一女,不過子女都沒有遺傳他的身高,女兒1.72米,兒子1.80米。不過他們的家庭生活平淡安穩,非常幸福。
貧苦出身的穆鐵柱,退役之後做了很多善事。
他開始用自身的影響力為退役和傷殘運動員籌集資金。在全國各地開展此類活動不下100場,儘管後期他自己行動都困難,仍然堅持參與全程。
他希望更多社會各界的人關注到這些運動員群體:他們年輕的時候在賽場上拋頭顱灑熱血,退役之後光彩不在,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需要社會的關愛。
與他們相比,穆鐵柱感覺自己是幸運的,而作為運動員他很能對他們的處境感同身受。
2008年9月14日,中國的籃球迷永遠不會忘記,一代巨人穆鐵柱在北京309醫院因為心臟病溘然長逝,享年59歲。他最終還是沒有撐過花甲。當時令整個體壇都深為悲痛,前去為他悼念送別的包括許多當時的中國籃球明星,包括王治郅、鄭海霞等人。
穆鐵柱的墓碑,是家人為他立的,短短几行字,卻概括了他精彩的一生——有他用指尖頂著籃球的雕塑。雕塑前有一塊石碑,上面書有墓誌銘如下:鐵柱頂樑柱,中鋒賽山峰,籃壇國威揚,八一軍旗紅,厚德自遠播,親者皆動容,人去精神在,籃壇更英雄。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人生如白駒過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