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曾在教育子女方面是相當成功的,後人之中人才輩出、能者如雲,匯聚了各方面的人才,除了曾家老本行當官的外,還有的做了外交家、成為了歷史學家、當了學者的,幾乎沒有出個什麼敗家子,可謂百年不墮,家運能夠如此長久、福祿能夠不斷延綿,這絕對與老曾的家庭教育、老曾家的家風是分不開。
一、寬嚴相濟的家風
近年來,老曾同志越來越受到重視和青睞,研究老曾似乎成了一門顯學,各類研究機構、研究專家就像雨後春筍般得冒出來,這裡面,有很大一部分都將研究的重點放在了老曾家教上面,也說明了老曾在家教上確實不一般。一般來講,官宦家庭子弟家裡容易出敗家子,因為長輩手裡掌握大權,趨之若鶩、攀附者多如牛毛,很容易就養成高高在上、驕傲自滿、頤指氣使的毛病,這種毛病一旦養成,要改起來太難了。加上這些為官長輩多忙於繁瑣政務,無暇管理自己親人子弟,無形中更是助長、放縱了他們的毛病。老曾在教育子女上,從來不吝嗇時間和精力,把教育好子女作為自己為人處世的一個重要方面,並且還創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家風。一方面,他對子女教育非常嚴格,一套八字家風練得爐火純青,什麼是八本,前面我說了,這個雛形還是源自他爺爺,老曾進行了提煉和總結,這八字是什麼呢?一是書:讀書;二是蔬:種菜;三是魚:養魚;四是豬:餵豬;五是早:起早;六是掃:打掃潔淨;七是考:誠修祭祀;八是寶:善待親族鄰里.書蔬魚豬,一家之氣;早掃考寶一人之氣。前四樣可以培養一個家庭的生氣;後四樣可以培養一個人的生氣。在他看來,一個人再苦再累都要強打精神,自我振作。他還說,精神越打越有,陽氣越提越盛。
二、兒子們
雖然自己是透過科舉走上成功之路的,一般來講,如果自己在某方面有所成就,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在這個方面有所繼承。老曾在兩個兒子身上起初也是抱有希望的,希望他們在科舉的道路上有所斬獲,但事與願違,兩個兒子在科舉的路上並不是很順利、接連受挫(嗯,還是把原因歸結於老曾家的基因不夠強大吧)。不過,這時候的老曾表現出驚人的開明,他說,孩子們,沒考上科舉也不要緊,更不意味著走投無路,正所謂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你們喜歡什麼學問,就朝著這個方面努力吧。在曾國藩開明的引導下,曾紀澤選擇了洋文,喝洋墨水,而曾紀宏呢,則選擇了數學,後來老大成為了一個外交家,在外交戰場上舌戰群儒,為羸弱不堪、在國際社會沒有一點地位的晚清政府多多少少挽回點顏面。而老二了,出了好好幾本非常有學術價值的數學著作,成為一個頗有造詣的數學家。兩個人的路與父親老曾所走的路截然不同,但他們都走得非常精彩、非常開心。我們今天都會佩服老曾作出的選擇,但放在當時那個時代,老曾作出的選擇又何其的艱難,沒有一點見識、膽識是做不出這樣的選擇的。老曾去世後,老大當過駐外國大使,兢兢業業的為清王朝而努力奮鬥,在這一點上,與老曾是殊途同歸了,嗯,從這個角度看,老大倒是繼承了老曾的衣缽。老二則一直過著自己平淡的專家生活,但收入不高,不像現在,博士、教授都是高收入人群,老曾根本就沒有給他們留下過什麼財產,所以,他的生活經常要靠別人接濟。後來,曾繼紅得了重病,竟然沒錢看病,還好曾國荃、左宗棠(嗯,這個時候,左宗棠看起來還有點人情味)的幫助才勉強度過難關,但留下了病根,最後年紀輕輕就去世了。
三、女兒們的悲慘命運
他的兒子大家可能很多人都比較熟悉,但他的女兒可能就不太熟悉了,估計知道的人不會多,他有5個女兒,但他的幾個女兒了裡面,除了第五個女兒活到90多歲之外(這姑娘命太好,嫁了個後來當省長的老公,生了幾個後來成了鉅富的兒子,一輩子衣食無憂),而其他幾個就沒那麼好的命了,都是很早就去世了,要麼得病早死,要麼難產而死,要麼抑鬱而死,要麼被折磨而死,讓人不得不感嘆女子命運的悽慘與悲哀。
其實,幾個女兒悲慘的命運與老曾也是分不開的,不客氣一點地講,女兒們的悲慘命運就是老曾一手造成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老曾在擇婿的時候,講求的是門當戶對,考慮的是對方家長的輩分、名望、家境,而很少觀察未來女婿們的品行、道德,還有婆家的氛圍,這些女婿平時就養成了遊手好閒、好吃懶做的公子哥習慣,婚後也很難改變,跟著他們的女兒日子自然就好不到哪裡去。不得不說,老曾在兒子們身上所體現出來的那種開明,在女兒身上已經難覓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