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到:術,味苦溫。主風寒溼痺死肌,痙疸,止汗白朮,除熱,消食,作煎餌。久服輕身延年,不飢。一名山薊,生山谷。
白朮是中醫臨床上常用的一種補益中藥,有“南術北參”之美稱。白朮性溫,味甘、微辛帶苦,入脾經和胃經。具有利尿消腫、固表止汗、燥溼健脾等功效。主治脾氣虛弱、神疲乏力、食少腹脹、大便溏薄、小便不利、痰飲眩暈、溫痺痠痛、氣虛自汗、胎動不安等疾病。
白朮通常分為兩種:生白朮和炒白朮,你知道它們有什麼區別嗎?
炮製方法不同
生白朮:揀淨雜質,用水浸泡,浸泡時間應根據季節、氣候變化及白朮大小適當掌握,泡後撈出,潤透,切片,曬乾。
炒白朮:先將麩皮撒於熱鍋內,候煙冒出時,將白朮片倒入微炒至淡黃色,取出。
功效不同
生白朮偏於燥溼利水,一般適用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溼所導致的痰飲水腫。
而炒白朮偏於補氣健脾,對於脾虛導致的食少便溏、脘腹脹滿、倦怠乏力有很好的幫助。
所以,偏於燥溼利水時生用,偏於補氣健脾時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