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核”逐漸走進我們的日常
但由於缺乏瞭解
很多人依舊談“核”色變
就需要更多的人知“核”懂“核”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核輻射~
天然輻射就在身邊
我們身邊一直有輻射嗎?
答:是的!
自然界中,任何溫度高於絕對零度(-273℃)的物體都會產生輻射,也就是說
一切物體都會產生輻射,以熱輻射或其他諸多形式產生,絕大多數並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核輻射按照來源可分為
天然輻射和人工輻射
在日常生活中
可以說人們時刻接觸著來自各方面的天然輻射:
① 從飲食來看,不論是人們平常喝的水,還是吃的大米、小麥、牛奶、蔬菜、水果等食物均存在放射性元素。
比如,每根中等大小的香蕉含大約0.05毫克的鉀-40。鉀-40是能產生核輻射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在香蕉中是無法去除的。
當然,我們不會因為吃了香蕉就變得具有放射性,或者受到核輻射損傷,因為地球上所有動植物組織中均含有天然的鉀-40。
一個普通成年人體內所含的鉀-40約為16毫克。
② 從生活環境來看,空氣中也含有少量放射性元素,透過呼吸進入人體產生內照射。
人們居住的房屋,尤其是通風不良的臥室和某些地下建築物,其空氣中的放射性元素氡的濃度會相對高一些。
建築物的牆體、地板也含有核輻射,某些建築材料如花崗岩、煤渣等所含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會稍多一些,相應產生的輻射照射也會有所增高。
③ 從交通工具來看,飛機在高空飛行時,人體會受到相對多的宇宙射線的照射。
而產生的電離輻射則屬於人工輻射。
人們在從事與核輻射相關的職業工作
接受放射診療等活動中
輻射源裝置執行時
都可能使工作人員和患者受到照射
- 住在核電站旁會被輻射
- 受到核輻射之後就無藥可救了
- ……
這些說法是真是假?
核輻射真有那麼可怕嗎?
那些被你誤會的核輻射傳言
① 核輻照雞爪致癌?
真相:
輻照食品不同於核輻射食品
食品輻照技術是以輻射加工技術為基礎,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發出的γ射線、加速器產生的電子束、X射線,打斷微生物的DNA分子鏈,殺滅致病菌,進而延長食品儲存時間。
經一次性輻照的食品,不僅不會沾染放射性物質,而且因甚少使用防腐劑,反而提升了食品的安全性。
② 食用加碘鹽、碘片可防核輻射?
真相:
防核輻射作用極為有限
食用加碘鹽、碘片,可以降低碘同位素的吸收率,對生活在放射性碘汙染地區的人群來說,會有微量的緩解作用。
碘片的主要成分是碘化鉀化合物,其能抑制人體甲狀腺吸收放射性碘,使放射性碘被排出體外,達到保護機體組織的作用。
但食鹽中碘的含量極低,達不到抑制放射碘所需的量,碘攝入過多對身體也不利。再者,補碘對其他的放射成分如銫、鈽、氚等毫無作用。因此,是否需要補碘和如何補碘,要根據國家政策和醫生指導。
③ 住在核電站旁會被高劑量輻射?
真相:
年均輻射量約等於乘坐一次飛機
現在核電站的遮蔽和防護設施都建得很好,生活在核電站附近,不會有輻射危害。
專家表示,乘飛機飛行2000公里受到的輻射劑量約為0.01毫希,這是住在核電站旁居民每年平均接受到的輻射量。
④ 穿白色衣服能阻隔核輻射?
真相:
能否防核輻射取決於距離等三要素
與其他顏色的衣服相比,白色衣服在防核輻射方面,並不具備優勢。
核輻射防護的三要素為距離、時間和遮蔽程度,與顏色無關。不同顏色的衣服,對熱輻射的吸收能力不同,但對核輻射的阻隔能力基本無區別。
⑤ 受到核輻射後無藥可救?
真相:
即便遭高劑量輻射仍有生存希望
個體受到核輻射的嚴重程度,與射線種類、受照的劑量、受照的部位以及個體差異都有關係。
日常生活中,人們都受到過極低劑量的輻射。只要沒有達到確定性效應的閾值(高於該水平的輻射對個人的影響極嚴重),人體幾乎都沒有臨床症狀。
即使達到確定性效應的閾值,在輻射劑量小於1希沃特的情況下,及時、正確的治療方案也能挽救多數人的性命。即便遭遇更高劑量的輻射,也有不少治療成功的案例。
那麼在生活中
我們應該如何防範和應對核洩漏
以及可能受到的核照射呢?
關鍵是要
對不同來源的核輻射採取科學合理的應對措施
做好防護,遠離輻射傷害
1. 對於存在輻射源的場所和產生核輻射的裝置、設施,應設定清晰的警示標識,防止無關人員接近。
3.規範實施生活飲用水、食品、海產品、建材、空氣等的放射性水平檢測,對發現的超標物品及時採取干預措施。
4.工作人員操作輻射源時,需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5.家庭居室應保證室內通風,降低室內氡水平及對人體的照射。
6.在醫院接受放射性診療、檢查時,應在現場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做好個人防護。
在非必要的情況下,7. 不要去產生人工輻射的工作場所,以避免意外照射。
在核事故發生時,8. 要遵從現場指揮撤離,按要求做好個人防護。
人工核輻射在工業、醫療、農業、軍事、航空航天、能源等領域已經有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例如我們熟知的核能,作為高效、安全的綠色能源已經在能源供應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核電站周圍的輻射水平遠低於天然輻射。
食品方面,核輻射可以抑制大蒜、豆類生芽,延長蔬菜、果脯的保鮮期。
相當一部分的食物也是由輻射誘變作物製作而成的,例如我們常吃的大豆、水稻等,這些食物本身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日常生活中,地鐵、機場等場所則廣泛使用X射線安檢儀對行李進行安全檢測。
所以
我們的生活已經與“核”息息相關
正確認識輻射,善用輻射
是迎接未來
更加美好燦爛生活的必由之徑。
綜合來源:健康中國、大眾健康雜誌
科技日報、中國疾控動態
編輯:健康教育與傳媒科
(資料來源網路,且僅用於科普公益宣傳,如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