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匱乏的年代,我讀的第一本課外讀物是一本破舊殘缺的書,用黑灰的草紙印刷的。後來我根據書的內容推斷,這本書可能是五十年代初期出版印的。因為人造衛星上天后就不會出版探討初級火箭的書。
因為這本書的題目是《飛出地球去》,主要介紹俄國的一位中學物理教師叫做齊奧爾科夫斯基,他帶著厚厚的近視眼鏡,厚厚的鏡片後面是一雙深邃的眼睛,直視著廣袤的宇宙。他是人類航天器的探索者先驅。後來蘇維埃成立新政權,他就成了蘇聯著名的學者。獲得過斯大林獎章。
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是蘇聯1957年發射的人造衛星。在此之前,齊奧爾科夫斯基在十九世紀發表火箭的基本數學定律,提出並且由他的學生創造出汽油和空氣做推進劑的液體火箭發動機,推力5kg,接著,英格蘭年輕的物理學教授羅伯特.高達研製出推力幾十kg的發動機,1926年第一支液體燃料火箭發射成功。從此打開了火箭通往星球的門戶,火箭技術發展到了新階段。一戰後希特勒想吞併世界,組織起一支強大的研發隊伍,研究軍用火箭。二戰期間,火箭的火箭高度重量速度都有了新的飛躍,戰後,蘇聯和美國從戰敗國德國那裡獲得大量的火箭部件和資料,研發自己的軍用衛星和飛船運載火箭。1957年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升空,1961年加加林乘飛船進入太空,美國則在之後多次發射阿波羅號和天空實驗室的三級運載火箭,全長達110m,起飛重量2800t,飛船重量達上百噸。
而我還在讀《飛出地球去》,只是驚詫於齊奧爾科夫斯基的1公斤的人造體要飛上月亮,需要燃料是9000個地球那麼多的質量,顯然,這是齊奧爾科夫斯基最初的錯誤判斷,因為那時候對外太空客觀條件一無所知,單從地球的條件來計算太空速度當然是錯誤的。
那時候我期望我有機會做宇航員,到星際間旅行,回來時我還是那麼年輕,而我的親人們都已垂暮矣矣,(這是書上寫的,我鑽進去成了書中的一個主角),那時候被生活所迫,母親吩咐我去幹這幹那,豬和兔子都在吱吱叫,我卻沉溺書本中,被母親狠狠地打,我被大人打是從來不跑的,認為跑了可恥,我忍受不了拳頭和巴掌甚至是棍棒時,腦中總是湧現出劉胡蘭,黃繼光,董存瑞等英雄,他們死都不怕,我還怕打嗎?所以咬牙堅持等待母親打累了火消了,她就說是:你個死牛筋,你不會️ 你二姐姐一要打就跑出去?對此,我不回答,嘴角上揚的譏諷,母親又說,你知道不知道你不跑我越打越上火,我想就氣你[奸笑]
有時候生活太無聊了,看不到光,看不到前途,想到要結束生命,但是還是想。好死不如賴活著,死了看不到科技發展,看不到中國的航天發展,看不到登月登火星,豈不是很可惜,呵呵,那時候我就是一個十幾歲的抹著鼻涕的女孩,可是由於那本飛出地球去,讓我有了活著的理由。有了活下去的信心。
所以那個齊奧爾科夫斯基,那個高度近視的中學物理老師,讓我對火箭,飛船,衛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頭條有好多航天愛好者宇宙學愛好者,我在評論裡留言,和他們討論,那時候靈魂穿越星際,到達太陽系邊緣,感受到太陽風的邊緣。冥王星的清冷,忘記了人間俗事,那時候的思維是第三宇宙速度的,有人留言說:一個女的這樣熱心於宇宙速度,確實很少…
切,誰說宇宙是你們男人的專利?我崇拜蘇聯的女航天員瓦蓮金娜·捷列什科娃,懷念美國在挑戰者號1986年起飛後爆炸犧牲的女教師克里斯塔·麥考利芙,為了給美國和加拿大幾百萬學生在太空講課,她出征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沾襟,這是全人類的巨大損失,但是。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求索的腳步不會因為失敗而停止,那豈不是讓先驅們的血白流了 !
火箭的發明最初在宋朝就有了雛形。1161年宋抗斤時在採石場戰役使用的霹靂炮,就是原始的火箭。
我國古代的人不但是勤勞,也很睿智。我都懷疑,是不是人類的文明不止這一次?或許以前就有很發達的文明?還是外星人古代光臨過地球?我國的故事,比如天仙配,牛郎織女,還是西遊記都是說神仙會飛,會空中漫步,長生不老,天上才幾日,世上已千年…
細想,確實是,太空漫步,因為地球對人的引力小了,人可以太空漫步,飛翔。而時間和方向在宇宙間是不存在的,時間只是地球上的計量,在金星木星或者天王星等上面就不一樣了,那麼,飛出太陽系,在星際間旅行,是不是沒有地球時間,是不是人類就會把千百年瞬間過完,人看不出衰老,而世上早已經幾回輪迴了?要不,南柯一夢和黃粱美夢也許有道理的,是到了平行宇宙走了一回,回來地球上早已物是人非事事休了,所以說某星,離地球幾百乃至幾千光年,其實說不定不遠,說不定有宇宙飛船人類在飛船裡也是南柯一夢就到了某地某星座,不能用地球的時間來看待地球以外星際之間的旅行,這樣一想,星際旅行也可以考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