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負鼠(Didelphisvirginiana)是棲息在北美洲唯一的有袋類動物,是一種遠古的原始低等級低智商生物。負鼠的化石最早出現在白堊紀晚期的地層中,距今約7000萬年。那時的美洲大陸上還生存著負鼠的有袋類同伴們,但好景不長,隨著食肉動物的入侵,沒有反抗能力的有袋類動物大多滅絕,而負鼠卻經受住了7000萬年的考驗,成為美洲大陸上有袋動物的不死族。
01 生活習性
北美負鼠是雜食性的,吃不同類別的植物及動物。會像浣熊般出沒在城市中,會吃寵物食物、腐爛的果實及人類垃圾。雖然很多人將北美負鼠誤以為是大家鼠,它們其實與齧齒目沒有關係。它們不會傳播疾病,對狂犬病也有抗病性。
北美負鼠分佈在中美洲及北美洲,由哥斯大黎加至加拿大都有它們的蹤跡,但似乎仍在向北擴充套件。它們的祖先在南美洲開始演化,並在300萬年前藉南北美洲生物大遷徙而進入北美洲。
02 動物界的裝死“影帝”
負鼠之所以被稱為“影帝”就是它在躲避敵害時有一個“裝死”的絕招,十分靈驗,可以迷惑許多敵害。
負鼠在即將被擒時會立即躺倒在地,臉色突然變淡,張開嘴巴,伸出舌頭,眼睛緊閉,將長尾巴一直卷在上下頜中間,肚皮鼓得老大,呼吸和心跳中止,身體不停地劇烈抖動,表情十分痛苦地做假死狀,使追捕者一時產生恐懼之感,在反常心理作用下,不再去捕食它。
如果這種戲劇性的翻倒還不足以迷惑對方的話,負鼠會從肛門旁邊的臭腺排出一種惡臭的黃色液體,這種液體能使對方更加相信它已經死了,而且腐爛了。
此刻,當追捕者觸控其身體的任何部位時,它都紋絲不動。大多數捕食者都喜歡新鮮的肉,一旦死了,身體就會腐爛並且全身佈滿病菌,這時,捕食者就會離去。
03 繁殖方式
北美負鼠繁殖高峰季節在2-6月份之間,每窩產仔7-9只,最多可達15只。北美負鼠有13個乳頭,其中12個圍成一個圓形及1個在中間。
幼仔會在雌性的育兒袋裡生活2個月,育兒袋是小負鼠最安全最溫暖的保護傘,不僅能遮風擋雨、提供母乳,還能讓小負鼠抵禦外界傷害——在母親游泳的時候,袋中的幼崽仍能保持乾燥,更令人驚奇的是,即使有車輛將母親撞倒,育兒袋中的幼崽仍能安然無恙。
之後會爬上她的背一起生活,它們在4-5個月後離開母親,獨立生活。北美負鼠,其壽命很短。野生北美負鼠最長的只可活2年。若活在島嶼上而沒有掠食者的環境,則可活多50%。縱然是豢養的,北美負鼠也只可以活4年。
轉載宣告:
本文部分內容轉載自網路,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是出於傳播更多資訊的目的。 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絡我們進行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