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富士山要週期性噴發的訊息讓日本政府有些緊張,但與日本汽車工業關係密切的中國似乎沒什麼感覺,而中國恰恰應該為自然災害可能帶來的變故早做準備。
記得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有行業專家問我,日本汽車業多久能夠恢復過來?我回答,大約3個月吧。我反問他,我們哪些零部件供應會受地震影響?他平靜地回答,不知道。這讓我十分震驚,中國汽車產業和日本汽車產業深度融合,日本人已經把中國的家底摸得透透的,我們居然不知道日本零部件的佈局?
如今,日本富士山下的壓力日益增高,地震發生頻次不斷增加。有日本專家預計,富士山將爆發。理由是,富士山每300年左右週期性爆發一次,富士山距離上次爆發已經過去300多年了。因此,很多日本人正在考慮是不是要逃離東京?逃到哪更安全?據此,日本可能受到富士山爆發影響的零部件企業有哪些?中國汽車行業有關部門對此應當瞭然於胸,以防類似晶片荒問題在汽車產業鏈上再度發生。
日本汽車工業和中國的合作早於其他任何西方國家,從零部件到整車無不涉足,更確切地說,中日汽車產業鏈已經深度融合,相互繫結。比如日本生產的自動變速器,在中國市場就佔有相當高的市場份額,其他小的零部件就更不用說了,哪怕是德系車也脫不開日本汽車產業鏈。因此,面對可能發生的如此嚴峻的自然災害,我國有關部門應當早做相關預案。一是摸清日本汽車產業在日本國內的佈局,並繪製分佈圖。二是要有個全球範圍內的可替代部品分佈圖,一旦日本汽車產業受到富士山爆發的影響,我們第一時間到哪裡能夠找到替代品,以保證產業鏈的正常執行。三是在可能的情況下,勸相關日本公司來華生產,這對雙方都是有益無害的好事。四是主動和日本以外的替代品生產企業簽訂相關合同(哪怕是小批次採購合同),以防萬一。
將此推而廣之,在國際政治格局動盪的情況下,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政治因素,都可能對汽車產業鏈的完整性構成影響。因此,我們應當深入瞭解世界汽車產業佈局,理清中國汽車產業鏈與國際市場的關係,為確保產業鏈的穩定做更多的基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