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們國家能夠發展到今天的水平,老百姓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和早期共產黨人的奮鬥分不開關係。那個年代的形勢十分險惡,很多共產主義戰士為了理想和信念寧死不屈,他們畢生的追求就是為人民創造幸福生活。其中,26歲就不幸犧牲的趙世炎,絕對不能忽視。
01
趙世炎不僅自己參加革命,他的家人也紛紛走上革命道路,其中最有名的是趙君陶。1902年,趙君陶出生,在哥哥趙世炎的影響下,開始參加革命鬥爭。24歲那年,趙君陶加入我黨,並在北伐戰爭時期擔任婦女協會負責人,領導湖北地區的婦女為前線將士提供後勤補給。
北伐戰爭取得勝利後,趙君陶跟隨丈夫李碩勳前往武漢工作,也就是在那段時間,李碩勳創立了地方紅軍部隊,只可惜面對敵軍的圍追堵截,沒有儲存足夠的有生力量。後來,李碩勳作為留守中央蘇區的負責人,率領麾下部隊繼續和敵人作鬥爭。
結果遭遇叛徒出賣,李碩勳被敵人逮捕,最終英勇犧牲,留下了年幼的兒子。趙君陶獨自一人帶著孩子長大,再也沒有嫁人,而是把所有精力用在培養兒子上。得益於良好的家庭教育,李碩勳和趙君陶的兒子非常出色,後來官至國務院總理,他的名字叫李鵬。
02
趙世炎出生於1901年,比趙君陶大1歲,從4歲開始接受教育,知識水平非常高。正好趕上辛亥革命大爆發,趙世炎接觸到先進的思想理念,決心幹出一番事業,他還是全校第一個剪掉長辮子的進步學生。
14歲那年,趙世炎前往北京求學,受到陳獨秀等人的影響,決定用文化改革的手段,號召民眾反抗封建和不平等。雖然趙世炎並不是特別認同十月革命的方式,也就是李大釗主張的武力戰爭,但是對於共產主義的大部分理念,他都十分認可,並願意為之奉獻終身。
20年代初期,趙世炎前往法國留學,從此徹底信奉共產主義,當時他還是旅歐少年的核心人物,周恩來的職位都沒他高,趙世炎算是總理的上級。當然,趙世炎和周恩來都不在乎所謂的官職,他們只要能夠繼續從事革命工作,就會感到心滿意足。
03
1923年,趙世炎被派到蘇聯學習,親眼看到蘇聯人民建成的社會後,他對社會主義的信仰進一步加深,打算在中國推行類似的制度。經過1年的學習,趙世炎在理論知識和鬥爭經驗方面都有了長足提升,便被派回中國。
在上海工作期間,趙世炎領導工人進行了3次大規模起義,雖然沒有達到預期目的,但是沉重打擊了軍閥的囂張氣焰,參加運動的工人達到30萬。當北伐軍攻入上海的時候,發現當地的反動政府已經被推翻,這都是趙世炎領導工人階級創造的輝煌戰果。
很可惜的是,隨著蔣介石竊取北伐戰爭的勝利果實,他過於狹隘的政治胸懷,導致他容不下我黨的存在。於是,蔣介石向我黨進步人士舉起屠刀,有些人意志不堅定,面對國民黨的威逼利誘,很快就叛變投敵。
結果,我黨高層蒙受重大損失,包括陳獨秀的兩個兒子在內,多名早期革命領導人慘遭殺害。相信大家都知道,陳延年在監獄裡被反動派亂刀砍死,當時和他一起就義的人中,也包括趙世炎。
結語
趙世炎和趙君陶雖然知名度不如周恩來等我黨早期領導人高,但他們的貢獻並不比任何人小,在革命戰爭年代,願意為了理想和信念犧牲的人,都是新中國的英雄,如果沒有他們的奉獻,我們就不可能過上如今的幸福生活。雖然已經過去了8、90年時間,但趙世炎和趙君陶的精神從未消失,也會一代代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