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茶
1934年12月,長征中的中央紅軍來到了烏江邊兒上甕安縣的小鎮猴場鎮,先頭部隊在紅軍悍將耿飈、楊成武的帶領下,已經急行軍到達烏江的江界河渡口,準備搶渡烏江。
然而,這時候,紅軍內部卻有了不同的聲音,以博古、李德為首的同志 聽說烏江比湘江還要湍急險峻,就有些心慌,因為前不久,在湘江邊上,紅軍吃了個大虧,於是便主張與紅二、六軍團會合。
軍中出現了兩個聲音,這對大戰在即的紅軍極為不利,於是,在12月31日,廣大將士們辭舊迎新的時候,周恩來親自主持,邀請博古、毛澤東、朱德、張聞天、陳雲、劉少奇、李德等人,在猴場召開了一次會議。
會議開始,周恩來並沒有直奔主題,而是先請同志們“喝茶醒腦”,茶是甕安縣有名的特產桐木春茶。
喝茶的同時,他提到了一位犧牲的同志冷少秋,因為這位同志的家離猴場鎮不遠,他便派兩名貴州的戰士,化妝成教員,帶了10塊銀元去慰問,茶葉正是冷少農同志的母親和遺孀託人送來的。
等講完冷少農同志的故事,周恩來眼中,已經滿是淚花,他沉聲道:“喜飲烈士家鄉茶,茶香味醇情悠悠,來人革命成功後,鮮花美酒祭戰友。”。
聞言,毛澤東也感嘆道:“革命鬥爭是殘酷的,總會有人為了革命犧牲……我建議,大家為冷少農烈士及其他為革命獻身的烈士們默哀致敬!”。
致敬完畢後,毛澤東喝了口茶,又接著道:
“……為了緬懷為革命獻身的冷少農烈士,我們不妨把他家鄉的桐木春茶改個茶名叫“雨花茶”……茶名包含兩個含義,茶葉在清明和穀雨前採摘的,才稱得上商品,其次,雨花臺是革命先烈犧牲之地,用“雨花”茶名,讓烈士流芳千古。”。
對於這一提議,眾人欣然同意,“猴場會議”進入正題,這場會議,從1934年12月31日夜,一直開到1935年1月1日,會議上毛澤東慷慨陳詞,告誡博古,不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而且還分析形勢,對眾人說:“蔣兵被我們甩在身後,何鍵擔心我們與賀龍、肖克會合,把重點擺在湘西不敢西進,現在,和我們直接交戰的是王家烈的黔軍,黔軍不但兵力薄弱,而且矛盾重重……”。
毛澤東的說法,得到眾人一致認可,雖然博古、李德還有不同看法,但卻保持了沉默,這場會議,為不久後的遵義會議奠定了基礎。
會議結束後,唇齒留香的“雨花茶”,讓毛澤東久久不能忘懷,笑著對周恩來說:“恩來,到了遵義,別忘了帶上雨花茶哦!”。
猴場會議,“雨花茶”的事情,只是一個小小的插曲,但周恩來能在百忙之中,依舊想起冷少農這位烈士,並派人前去探望,足見對這位烈士的看重。
話說回來,這位冷少農有何貢獻?為何會被周總理牢牢記在心中呢?今天要講的,便是雨花臺烈士冷少農的故事。
先天下之憂而憂
冷少農,原名冷肇隆,貴州甕安縣人,出身當地一戶貧寒農家,為討個彩頭,祖母為他取名“肇隆”,希望能家運興隆。
可惜未能如願,冷少農出身不久,父親便病死,家裡的重擔,落在了母親一人身上。
在舊社會,一個寡婦要照顧3個年幼的孩子(冷少農兄妹3人)和上年紀的婆婆,其艱辛可想而知。
雖然如此,在冷少農7歲時,母親依舊東拼西湊,借錢讓冷少農去讀了私塾。
很幸運,冷少農遇到了一位好先生戎仲華,因為冷少農為人實誠,學習刻苦,戎仲華對他甚為喜愛,經常帶在身邊耳提面命。
一次,戎先生向冷少農講起了范仲淹的故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讓冷少農銘記於心。
後來,冷少農走出來小山村,去縣裡讀高小,他親眼目睹窮苦百姓的慘狀和政府官員是如何欺壓良善,心中漸漸開始思考,如何改變這個國家的現狀,學習也更加刻苦,幾乎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
因為品學兼優,冷少農受到校長商南階的青睞,決議把女兒嫁給他,並請冷少農的啟蒙老師戎仲華幫忙提親。
得到訊息的冷少農,有些手足無措,商南階的女兒商嫻貞比他大一歲,上學的時候經常能見到,雖然沒有正式上學,但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也是知書達理,性子賢惠。
能娶這樣的妻子,冷少農自然很滿意,但他家裡窮,總覺得配不上人家,他更擔心商嫻貞受不了苦日子,將來會後悔。
於是,一天放學後,他將商賢貞約了出來,說明了自己的家庭情況,商嫻貞聽完,直截了當地說:“我圖的是你的人,你的家庭再窮,只要你發憤圖強,將來一定有出息的!”。
見商嫻貞不在乎自己的家境,冷少農又說:“我這個人不安分,而且野心勃勃,我怕以後不能全身心照顧你和家裡。”。
“只要你走正道,做大事,我絕不會拖你的後腿,男兒有志在四方嘛!”。
有妻如此,夫復何求?1916年7月,16歲的李少農與17歲的商嫻貞喜結連理,婚後的夫妻二人,生活得很是和諧,1年之後,冷少農考入貴州省政法學校,在這裡接觸新思想新文化。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冷少農投身這場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甚至為了參加遊行,未能回家拿乾糧,累餓交加的冷少農在遊行結束時,暈倒在地。
受五四運動洗禮後,冷少農開始如飢似渴地閱讀進步書籍,為了表示摒棄升官發財的舊思想,他將“肇隆”改為“少農”。
1923年,冷少農從政法大學畢業,成了貴陽《民意日報》的一名記者,當了記者的冷少農,開始披露社會黑暗腐敗的一面,也因此遭到反動政府不滿,隔三差五到報社搗亂,沒辦法,冷少農只能離開報社。
離開報社後,冷少農進入貴州“籌餉局”,成了紫雲縣印花稅的催收員,任務就是上門收稅,在這一職位上,冷少農更是親眼目睹惡吏們欺壓良善,因為胳膊肘總是往外拐,冷少農受到訓斥,這讓冷少農越想越氣,竟失聲痛哭,於是,他辭職回鄉。
回到家鄉後,又趕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災,百姓餓殍遍野,反動政府、土豪劣紳卻趁機提高糧價,盤剝百姓,這更是讓他痛心疾首,他寫道:“我要想辦法叫醒這些吃虧的人,一起打倒這些土豪劣紳!”。
不久,冷少農從友人口裡聽到一個好訊息,貴州政法學校的體育老師、少年貴州會的風雲人物何應欽在黃埔軍校當了總教官,投筆從戎的念頭,在冷少農心頭升起。
何應欽的老鄉,周恩來的同志
何應欽與冷少農一樣,都是貴州人,而且同樣出身寒苦,18歲被選入武昌陸軍第三中學,緊接著又進入日本振武學校,加入同盟會。
1911年,武昌起義勝利後,何應欽等人回國革命,在滬軍都督府擔任連長、營長等職,討袁失敗後,再次東渡日本,在日本士官學校學習。
1916年秋,回到貴州,很快成為以王文華為首的新派骨幹,先後擔任貴州講武學校校長、省會警察廳廳長、全省警務處處長、第五混成旅旅長等要職。
五四運動之前,何應欽便組織了“少年貴州會”,宣傳民主與科學,五四運動爆發後,又支援學生的愛國運動,在四川的學生中間,有極高的威望。
只是1920年的時候,何應欽因為參加“民九兵變”,引起了老派軍閥劉世顯的憎恨,1921年,何應欽的上司王文華在上海被槍殺,新派四分五裂,何應欽被逐出貴州。
1924年第一次國共合作開始後,孫中山命蔣介石籌辦黃埔軍校,蔣介石四處招攬人才,因為何應欽與蔣介石是日本的同事,在貴州又很有名氣,於是,成了黃埔軍校總教官。
雖然冷少農與何應欽接觸不多,但只要提起,總會記得,於是,冷少農決定投奔何應欽,去黃埔軍校。
當他與妻子商嫻貞說起此事兒時,妻子並沒有反對,為了讓冷少農安心追求自己的理想,還說家中大小事情,有大哥主持,有母親掌舵,不用操心。
臨走之前,妻子勸他跟母親辭行,但冷少農沒有,他說:“家有老人不遠行,我已經不孝了,如果講明,她一定不放我走得……”。
1925年7月,冷少農告別妻子,踏上了前往廣州的路途,當來到黃埔軍校門前,看到“升官發財往他處去,貪生畏死勿入此門”的對聯,冷少農感慨不已,終於找到了一展抱負的地方。
很快,何應欽便接見了冷少農,在異鄉聽到鄉音的他,很是開心,直接了當問道:“有什麼打算。”。
冷少農答道:“當兵打仗,救國救民。”。
這一回答,讓何應欽很滿意,又問他什麼文化。
當冷少農說自己畢業於政法學校,還參加過少年貴州會的幾次活動,並且把當時主席臺上的對聯念出來後,何應欽是樂得合不攏嘴。
這次見面,何應欽沒有給冷少農安置工作,而是讓他參加軍事訓練,直到這年9月份,才再次找到冷少農,讓他到第一軍軍政治部工作,頂頭上司就是周恩來。
這一安排,讓冷少農驚喜不已,進黃埔軍校後,他對周恩來的大名如雷貫耳,自然一百個願意,何應欽也囑咐他,要跟著周恩來好好學,臨別之際,還贈言:“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見到周恩來後,周恩來對冷少農很熱情,一起聊起了冷少農的家鄉,當得知冷少農政法大學畢業,周恩來很開心:“讀法律好啊,將來可以為民伸張正義。”。
冷少農卻苦笑道:“要是那樣的話,我就不尋求革命道路了。”。
說罷,冷少農講起了自己見到了官府腐敗,欺壓百姓的事情,聽完冷少農的敘述,周恩來嘆口氣說:“這種狀況,不止你們貴州才有,是全國普遍現象,所以我們要打倒軍閥,打倒地主剝削階級,讓民族團結起來,過上人人平等的生活。”。
因為馬上就要東征,周恩來很忙,並未與冷少農細聊,而是把他安排在了秘書股,並且讓他多讀寫書。
此舉,恰合冷少農的心意,他高興地說:“太好了,我現在最缺的就是書籍。”。
東征開始後,冷少農跟著總政治部的同志們四處貼標語、發傳單,當看到沿途百姓夾道歡迎的場景,冷少農是打心底裡高興。
東征結束後,周恩來再次與冷少農會面,告訴他自己要離開了,而且,冷少農的入黨通知,已經申請批過,這讓冷少農歡喜不已。
周恩來走後,冷少農擔任調查小組組長,深入黃埔軍校學生中間,瞭解學生思想動態,宣傳黨的革命主張。
也是從這時候開始,冷少農眼中的黃埔軍校變了。
隨著國民黨右派越來越猖狂,勾心鬥角、惡意中傷共產黨員的事情時有發生,分裂跡象越來越明顯,緊接著,便是震驚一時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這讓冷少農心痛不已。
終於,1927年8月,在武漢,冷少農再次見到了周恩來,當時的中央特科剛剛建立,正是用人之際,冷少農被任命為“軍事技術書記”,跟著周恩來東奔西走,後來還參加了特科訓練班。
兩個月之後,周恩來再次與冷少農進行了一次談話,並交給了他一個任務,那就是回到何應欽身邊,做臥底工作。
為了革命的勝利,雖然充滿兇險,但冷少農毅然決然地接下了這份重擔。
為3次反圍剿提供情報
很快,冷少農來到了南京,手裡提著一掛臘肉的冷少農,出現在了何應欽的辦公室。
見到冷少農,何應欽一如既往的熱情,這讓冷少農心中產生一絲愧疚,畢竟,何應欽對他,是真的不錯,但很快,他便驅散了這種想法,與窮苦人翻身做主比起來,自己與何應欽的感情,不值一提。
很快,何應欽便開始詢問分別後的事情,突然冒出一句:“你在武漢的時候,怎麼沒有投奔周恩來呢?”。
這話,讓冷少農心頭一驚,但經過特科班訓練的他,神色並無任何變化,反問道:“周恩來在武漢?”。
何應欽點點頭,此時的冷少農,已經有了對策,笑著道:“當時軍隊被打得七零八落,也不知道東南西北,只想著回家。”。
這回答,算是過關,聊了一陣後,何應欽給冷少農安排了個“抄抄寫寫”的工作,那就是他當秘書,還提升他為上尉。
對於這一工作,冷少農滿意至極,立即立正敬禮:“謝謝老師的提攜!”。
雖然何應欽把冷少農放在了自己身邊,但對他的疑慮,並未消除,於是,安排了一位女特務監視冷少農的工作,但很快,冷少農便透過考驗。
成功立足後,冷少農便與熊衝、秦世昌等同志開始著手建立地下聯絡站,情報被源源不斷送出,而憑藉著師生關係,何應欽對冷少農,也是越來越信任。
很快,時間來到1929年2月,蔣桂戰爭爆發,何應欽被任命為“討逆軍總參謀長”,率兵攻打桂系,很快,這一訊息便傳到負責情報的李克農手中,紅軍立即展開行動,趁著這一機會,深入到工廠、學校,做動員工作,吸納新的革命力量。
1930年,何應欽升任軍政部長,冷少農也水漲船高,成了軍政部少校秘書,工作更忙了。
自從1925年離家,冷少農除了給家裡寄些錢財外,幾乎沒回過家,這讓他的家人很擔憂,老母親甚至懷疑,他在外面納妾了,指責他“不忠不孝,忘恩負義”。
對於此事兒,冷少農是有口難言,他給母親寫了一封5000字的信,婉轉地解釋了自己不回家的原因:“我把我的孝順,移去孝順廣大受苦的人類……我的身子,許給了一般窮苦的群眾……再討一個老婆,要是發生什麼變動,那會阻礙我的行動,那會有許多牽累,所以我始終沒有做……”。
冷少農的誠懇言語,說服了母親,也打消了妻子心中的顧慮,他們雖然擔心,雖然牽掛,但對於冷少農的工作,還是全力支援。
1930年,蔣介石當上了大總統,隨著中原大戰的結束,也開始圍剿紅軍,心腹大將何應欽被任命為武漢行營主任兼湘鄂贛三省剿匪總指揮。
這時候,在何應欽身邊的冷少農,想方設法弄來了準確情報,並且透過地下聯絡站,送到了毛澤東手中,讓他們針對性地作出反擊戰略,很快,國民黨十八師師長兼前敵總指揮張輝贊被活捉,第一次反圍剿失敗。
心情大好的毛主席,還特意賦詩一首《漁家傲·反第一次圍剿》表達自己的雄心壯志。
1931年2月,不甘心失敗的國民黨反動派捲土重來,何應欽依舊擔任剿匪總司令,這一次,他做了周全的佈置,決定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他還沒有開始行動,作戰計劃、兵力部署、行動時間等等,已經擺在了毛澤東、朱德等紅軍領導人的案頭。
結果可想而知,何應欽再次被打得丟盔棄甲,損失三萬人後,灰溜溜撤退,毛主席再次心情大好,寫下《漁家傲·反第二次圍剿》。
接連兩次圍剿失敗,蔣介石決定親自上陣,1931年6月,親到南昌坐鎮指揮,不幸的是,這一次,他又帶上了何應欽,還把何應欽任命為“前線總指揮”。
這一次,雖然敵人的兵力是紅軍的數十倍,但有冷少農傳來的準確情報,戰鬥一打響,紅一方面主力軍便在敵軍空隙中穿插過去,跳出包圍圈,接連取得蓮塘、良村、黃陂三場戰鬥的勝利。
等敵人掉過頭去攻打紅一方面軍,毛主席又下令聲東擊西,一部分兵力引誘敵軍向東,紅軍主力則趁機向西,脫了近半個也。
等敵軍師老兵疲,朱毛髮起反擊,接連取得老營盤、方石嶺戰鬥的勝利,扭轉戰局,緊接著攻佔會昌、尋鄔 ,使得贛南、閩西兩塊根據地連成一片。
三次圍剿紅軍,三次失敗的蔣介石起了疑心,他覺得自己和何應欽身邊一定出了叛徒,否則紅軍不可能如此精準地把握戰局。
很快,蔣介石的這一說法便被證實。
雨花臺就義
1932年3月,由於叛徒出賣,我黨地下組織遭到嚴重破壞,許多同志被捕,慘遭殺害,順著線索,特務們查到了冷少農頭上,當得知冷少農是南京地下黨軍事情報工作的負責人時,何應欽的臉色又多難看,可想而知,害怕何應欽惱羞成怒,競無人敢給冷少農求情。
被捕後,無論是威逼,還是利誘,冷少農始終不為所動,1932年6月,冷少農等同志高唱著《國際歌》,被押出了牢房,在雨花臺慘遭殺害,犧牲時,年僅32歲。
冷少農的犧牲,讓同志們痛心疾首,在他犧牲後很長一段時間,他的母親和妻兒都不知道。
1934年12月,周恩來派人去看望冷少農家人時,他的老母親,因為思念兒子,眼睛幾乎哭瞎,精神也有些恍惚,為了不刺激老人,同志們也沒有說出實情。
直到冷少農犧牲12年後,他的家人才知道他已經犧牲,他的母親悲傷過度,沒多久就離開了人世。
好在一點,冷少農的兒子冷德蒼,在妻子的悉心照顧下,平安長大成人,高中畢業後,從事教育行業,還曾擔任甕安縣小學校長。
1950年,貴州人民政府追認他為烈士,1985年,冷少農的故居,被列為省級重點保護單位。
若泉下有知,得知在多年後,百姓真的過上沒有壓迫,沒有剝削的日子,冷少農一定很欣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