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歐亞經濟委員會頒佈部分未加工、粗加工木材和新材出口禁令,決定對海關編碼為4401、4403與4407的木材實行統一非關稅調節措施,木材出口配額為零。決定自公佈之日起30日後生效。
歐亞聯盟,是一個由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亞美尼亞5個前蘇聯國家為加深經濟、政治合作而組建的國際組織。
該措施為來自歐亞經濟聯盟國家的貨物出口規定了零配額,並且是無限期制定的。
這意味著這個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在內的五個國家的木材出口都將受到限制。
包含俄羅斯木材出口禁令在內的管制受到了歐亞經濟委員會的共同認定。
2021年,歐亞地區始終面臨維穩求定、重振經濟、大國博弈等多重挑戰和巨大的國內經濟發展壓力。地區小國自主自強意識更是不斷提升,對自身深化經濟建設都有著大同小異的理解。
2021年,以中亞為例,中亞國家元首磋商會議上的多個對話環節透露出的資訊都足以表明,在蘇聯解體後,該地區國家作為獨立國家的主體性日益突出,不再完全是大國操作的博弈的棋子,小國討價還價的能力有所提升。
尤其近些年,多個木材出口國意識到,單純依靠出口原材料資源提升經濟價值效率極低。產品附加值不夠,同時無節制地依靠輸出國家森林資源換取的經濟對國內環境損壞極大。為此多國開始針對本國的木材出口相繼出臺政策,對未經加工的原木有所管制。進而陸續出現更多對原木出口管理的國家。
對中國來說,中亞地區俄羅斯是木材進口大戶,同時俄羅斯也是歐亞經濟聯盟中的龍頭中的老大。俄羅斯政府早些時候率先對木材出口實施更為廣泛的限制,從2022年1月2日至12月31日正式實施,對含水量超過22%、厚度和寬度超過10釐米的單種木材的出口稅率提高。同時,另外的調整是原料軟木和珍貴硬木僅透過兩個過境點進行出口貿易。增加的限制是旨在防止偽裝成木材的原木出口。
從2022年1月2日至12月31日正式實施,對含水量超過22%、厚度和寬度超過10釐米的單種木材的出口稅率提高。同時,另外的調整是原料軟木和珍貴硬木僅透過兩個過境點進行出口貿易。增加的限制是旨在防止偽裝成木材的原木出口。
哈薩克工業和基礎設施發展部隨後也宣佈,對歐亞經濟聯盟中提到的海關編碼為4401、4403、4404、4406和4407的部分型別木材出口實施禁令,有效期6個月。同時哈薩克委員會還批准了一項提案,該禁令每6個月將自動延長一次期限,直至政府決定取消暫停出口禁令為止。
其他釋出原木禁令的三個國家陸續推出了原木禁令的通告,但是其他國家與中國來往體量並未達到俄羅斯的規模。事實上,自從俄羅斯去年9月釋出禁令以來,中俄邊境城市中已經很少見到原木木材,鋸材佔到市面上的大多數。
國內原木市場的行情中同樣能很明顯地看出,進口原木禁令的釋出對國內進口原木市場的打擊十分顯著,無論是價格方面還是成交量,進口原木造成的影響讓國內木材貿易商充滿迷茫。後續來看,短時間內進口原木政策不會出現明顯的變好調整,相關經手者還是需要關注自身銷售空間,合理分配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