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天氣特別好,晴空萬里,陽光明媚,溫度也挺合適,挺暖和的。中午吃完飯,閒來無事,跟同事在公司樓下的小廣場溜彎,曬曬太陽聊聊天,順便消消食。
聊天中得知,同事的母親前段時間住院手術,最近剛剛出院回家,他是一邊工作,一邊還要照顧老人和小孩,各種事情忙的不可開交。同事談起這個事情,也是一臉愁容,望著遠處長嘆一口氣。說起這件事情,總覺得挺無奈的,人年紀大了,各種毛病都會不請自來,就像常年運轉的機器,總會出狀況一樣,屬於自然規律。
人這一輩子其實挺短暫的,可以由著自己自由支配的時光更加短暫。從幼兒園到學校,再到進入社會工作掙錢,直到幹到年限光榮退休。倘若國家延遲退休的政策最終實施,等到退休的那個時候,我們都是已經年過花甲的老人了。
翻看了一下網路上的相關資料,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我們國家的人均壽命已經提高到77.3歲了,活到80多歲已經稀鬆平常,90多歲也已經不再稀奇。話說,前幾天我剛參加了一個長輩101歲的喜喪。按著這個邏輯推測,從退休到入土,怎麼也有個20年左右的時間,這大把的日子該怎麼去過,老年人的生活如何安排,是一個遲早需要去面對的問題。
看看我們身邊的老人,再看看我們自己的父母,其實真正屬於他們的自由時光也是很短暫的。
我生活在一個獨生子女家庭,我的下一代也是獨生子女。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在2020年的時候,全國獨生子女的人數已經有1.8億了。所以,像我這樣,兩代都是獨生子女的家庭,在全國應該有很多。我想,等我以後老了,基本上也會走上我父母現在正在走的路。辛苦半生把兒女養大,看著兒女結婚生子,然後繼續發揮餘熱,用後半生幫著兒女照顧下一代。眼看著孫輩慢慢長大,自己也已經沒有體力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了。這麼想來也是挺唏噓的。這其實也沒什麼解決辦法,只能寄希望於未來,科技足夠發達,可以搞個人工智慧機器人管家,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估計這玩意應該挺貴的,看來還需要努力攢錢才行啊。
如果身體保持健康,這些都還好說。就像我爸媽經常掛嘴邊的一句話“我們倆把身體保養好,就是對子女最大的貢獻”。其實,每每聽到父母說這句話,心裡都覺得挺辛酸的。他們只有我一個子女,沒有其他人可以依靠,這非常現實。等我老了,我也只能靠我的子女。其實,我一直在想,等我老了,發揮完我的餘熱,我會怎樣過完餘生呢?去養老院嗎?這對我來說不是一個好歸宿。
聽跟我聊天的同事講,養老院最好的也就是雙人間,不設單人間,這是為了防止突發事件,多少有個照應。老人家都是按護理級別入住樓層的,到了最高階,基本就是時刻準備著和明天說再見了。這樣一個沒有朝氣的氛圍,也許時不時還要送別聊友的地方,對我來說有點過於壓抑了。我應該會居家養老吧,找個幼兒園或者小學周邊的房子住著,每天看著那些朝氣蓬勃的臉龐,聽著校園裡的歡歌笑語,生活也會充滿陽光。
這樣的生活是建立在生活能夠自理的基礎之上的,否則的話,所有的一切都不再受自己掌控。
人老了,總有一天要面對死亡,這是每個人最終的歸宿,是個永遠都繞不開的話題。在我的腦海中,一個人能夠安靜的老死,不經受病痛的折磨,那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情。那種渾身插滿各種管道裝置,完全靠醫療裝置維持生命的狀態,我第一次親眼目睹的是我奶奶。每次回想起當時的場景,我總感覺心裡特別難受。這應該不是我奶奶想要的結果,也許只是家人的期盼吧。在我的心中,我需要有尊嚴的告別這個世界。只要我能自己走動,我就需要走出去迎接陽光。我會在我意識清醒的時候寫下一份遺囑給我的子女,“當我需要靠醫療裝置維持生命的時候,請讓我安靜的離去”。這是給自己的靈魂一個解脫,也是跟大自然的一次妥協。
生命是短暫的,我們終將慢慢老去。平靜的接受這一切是一種生活態度。我們需要善待自己、善待父母家人、善待朋友、善待同事、善待這個世界。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希望能聽到生命的呼喚,“歡迎你下次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