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乘龍肖相如頻道
導讀:今天學習運用中醫藥治療膽囊摘除後遺症的方法。
膽道手術後綜合徵,又稱膽囊摘除後遺症,是指手術切除膽囊後出現與膽道病變直接或間接有關係的症狀,諸如右季肋部疼痛、絞痛發作、壓迫感、黃疸、發熱、噁心等,或者手術前所出現的症狀繼續存在或加重。
膽道手術後綜合徵的發生率不一致。症狀持續明顯而需要積極治療甚至再手術者,約佔2~8%。輕度或一過性症狀均包括在內的,則可高達25~30%。
膽囊手術必須嚴格掌握指徵並仔細操作,除去結石,才能使手術後治癒率提高80%以上,部分患者手術後仍遺留一些症狀,與手術關係難以斷定。
一般來說,沒有結石或有合併症者術後遺留症狀較多;有功能的膽囊切除後較之無功能膽囊切除後的症狀為多;術前膽囊炎病史較長者,術後遺留症狀也較多;女性患者較之男性症狀為明顯。
01
辨證施治
本病的中醫治療與未作手術的膽囊炎、膽石症治療有所區別:未手術的膽囊炎、膽石症主要表現為溼熱蘊結、肝膽氣滯和氣滯血瘀等病機,因此治療主要以通利方法。
而本病不僅有具備以上病機的患者,還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由於手術創傷,陰血津液耗傷,或術後過勞,加之情志內傷,損及脾胃而表現肝腎陰虛、脾胃氣虛等虛證病機,故本病治療既要注重通利,也應注意補虛。
臨床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型辨治:
一、肝膽溼熱蘊結型
證見脅肋疼痛或絞痛,牽引肩背,口苦咽乾,食少納呆,噁心嘔吐,目黃膚黃,黃色鮮明,寒熱往來,大便秘結,小溲黃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
此屬溼熱壅遏,肝失疏洩,治宜清利溼熱,疏肝利膽。
方用茵陳蒿湯合大柴胡湯加減:茵陳30~50克,生大黃10克,梔子10克,金錢草30~50克,柴胡10克,黃芩12克,厚朴10克,玄明粉10克,雞內金10克,板藍根30克,枳實10克,六一散30克。
二、肝膽氣滯型
此型多見於女性。
證見右脅脘腹脹痛或鈍痛,走竄不適,甚至牽引胸、肩、背,胸悶,噯氣頻作,痛之輕重常與情緒有關,得矢氣則脹痛減輕,情緒不寧,心煩易怒,舌紅苔薄白,脈弦。
此屬術後情志鬱結,肝失條達,氣機升降不利。治宜疏肝利膽,行氣散結。
方用柴胡疏肝湯加減:柴胡10克,赤白芍各15克,半夏12克,枳實10克,玄胡10克,川楝子10克,鬱金10克,雞內金10克,沉香5克,川芎8克,甘草5克,薑黃10克。
三、瘀血內停型
術後病程較久,肝膽脈絡瘀阻。脅下痛久,痛有定處,食少形痩,有的上腹部可觸及包塊,按之痛如針刺,或手術瘢痕及周圍組織腫硬痛,煩躁易怒,舌質暗淡,或舌邊有瘀斑,脈弦或澀。
此為氣滯日久而成瘀結。治宜行瘀通絡止痛,兼以疏利肝膽。
方用膈下逐瘀湯加減:桃紅10克,當歸12克,赤芍15克,柴胡10克,香附10克,烏藥10克,川芎10克,玄胡10克,丹參20克,雞內金10克,虎杖20克。
四、脾胃氣虛型
此型常見於膽道手術氣血耗傷,脾胃受損。精神倦怠,少氣懶言,面色萎黃,食少納呆,脘腹脹滿,大便稀溏,消瘦,脅痛隱隱,舌質淡,苔白微膩,脈緩而弱。
治宜益氣健脾,兼以疏利肝膽。
方用六君子湯合四逆散化裁:黨參15克,白朮12克,陳皮10克,半夏12克,砂仁5克,茯苓12克,木香8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殼10克,山藥20克,炒苡仁30克,甘草6克。
五、肝腎陰虛型
此型多見於手術中陰血耗傷較甚,或體質素弱而手術,或術後症狀經久不愈演變所致者。
證見形體消瘦,顴紅,脅肋隱隱作痛,纏綿難愈,頭暈目眩,心煩少寐,口咽乾燥,耳鳴,盜汗。舌紅少苔或光而無苔,脈細數。
治宜滋補肝腎,養血育陰,稍佐疏肝。
方用滋水清肝飲加減:生熟地各20克,山藥20克,山萸肉12克,丹皮10克,澤瀉12克,柴胡8克,白芍15克,當歸12克,梔子10克,枸杞子12克。
02
其他療法
一、中成藥:
酌情選用消炎利膽片、複方膽通、元胡止痛片、利膽排石片、舒肝丸、龍膽瀉肝丸、香砂六君丸、杞菊地黃丸等。
二、針灸療法:
(1)取穴日月、期門、足三里、陽陵泉、膽俞,用平補平瀉法。適用於肝膽氣滯型。
(2)取穴肝俞、膽俞、膈俞、行間、陽陵泉、足三里,用瀉法。適用於瘀血內停型。
(3)取穴陽陵泉、太沖、日月、期門、曲池、外關,用瀉法。適用於肝膽溼熱蘊結型。
三、耳針療法:
取穴肝、膽、胰,每穴置王不留行籽一粒,外貼膠布,自己時時用手按壓,每天一耳,兩耳交替。10次為一療程,可連用2~3個療程。
注:具體治療與用藥請遵醫囑!本文選摘自《常見臨床綜合徵中醫治療》,楊乘龍編著,學苑出版社出版,1997.8。本公眾號僅用之進行學術交流,若有侵權請聯絡刪除,轉載請註明出處。
封面圖來源於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