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老話,叫做“手裡有糧,心中不慌”,這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面對一場又一場嚴峻考驗所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但是有些國家卻想要用一些方式來讓中國“慌”起來,中國決不答應。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每年中國會從美國進口大量的糧食,這些糧食的價格相較於中國本土的糧食價格要低很多,美國地廣人稀,採取了大規模機械化生產的方式來降低成本,如果以這樣的價格出口中國也很難做到盈利,不過美國政府對這些農業企業的鉅額補助讓他們有利盈利的可能,因此每年都會向中國出口大量價格很低的糧食。
為什麼美國政府方面寧可每年給農業企業大量補貼也要向中國糧食出口?這裡可能存在表面和深層次兩方面的原因。
表面的原因是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有一些對本國企業的扶植政策,透過政策和財政資金補助等方式來支援這些企業更好地參與市場競爭,如果這些企業最終將市場越做越大,這對國家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可以更好地促進就業和經濟發展,這些補貼的錢也算是用到了刀刃上,這在美國向中國低價出口糧食方面就有比較明顯的體現,由於美國出口糧食的價格很低,所以出口量極大,有了規模效益之後,收益也比較可觀,美國政府的投入最終也通過出口收入迴流到了美國本土。
深層次的原因則在於美國想要靠低價糧食逐步掌控中國的糧食安全命脈。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對糧食的需求量很大,而且糧食的重要性無需多言。假如美國的低價糧長期衝擊壓縮中國本土糧食生產,美國就有可能影響到中國的糧食安全,在兩國發生矛盾的時候,以糧食供應來要挾中國。
中國顯然早已經認識了這一點,這些年來十分重視糧食安全問題,已經建立起了有效的糧食安全生產保障體系,在基本的糧食安全問題上不存在任何問題,在沒有外國進口糧食供應的情況下也可以保障十四億人不會缺糧,美國的這個如意算盤自然也不能如願。現在之所以還在大量進口美國的糧食,主要還是從經濟效益角度出發,不會影響糧食安全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