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5年資訊社會世界峰會上,國際電信聯盟正式提出“物聯網”的概念,這一概念的技術思想是“按需求連線萬物”,即透過射頻識別、鐳射掃描器等資訊感測裝置,按照約定協議將包括所有實體和虛擬的物理物件及終端裝置無處不在地按需求連線起來,構建所有物端之間具有類人化知識學習、分析處理、自動決策和行為控制能力的智慧化服務環境。
近年來隨著物聯網應用的普及,不同應用需求如智慧家電、網聯汽車、智慧醫療等數以萬億計的新裝置接入網路並形成海量資料,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更加智慧高效,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資訊保安隱患。
“資訊保安的本質是信任問題,保護資料其實就是建立信任機制,如果能夠建立一種可信的、多方協同的、透明公開的大資料安全審計方法,資訊保安帶來的全民焦慮也許就能大大緩解。”北京郵電大學網路空間安全學院的助理教授楊震多年來一直面向未來、面向國家需求,在保護資訊保安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雲鏈融合,落地開花
資料安全就好比自家的大門鑰匙,只有交給信任的自家人才能令人安心。但在萬物互聯的時代,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無法避免資料外包的情況。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資料流通,則面臨安全風險;資料不流通,則失去它的價值。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解決這種“資料孤島”問題,使矛盾雙方達到平衡呢?
數年前,楊震及其團隊就此問題曾有過探索,他們在研究中發現廣泛應用於金融領域的區塊鏈技術或可在資訊保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體維護、公開透明等特點,這些特點為區塊鏈創造信任奠定了基礎。但它最初是一種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用於驗證資訊有效性的分散式賬本,不具備進行資料流通的優勢。
“也許將區塊鏈與雲計算相結合,以區塊鏈為橋樑,連線所有的雲資料,就能夠把現存的計算資源、儲存資源等統一向外提供服務,並保證其安全性。”這樣的想法產生之後,楊震及其團隊構築了一種名為“雲鏈融合”的理論模型並發表了相關論文,為今後團隊與華為公司的合作埋下了伏筆。
智慧服務系統作為物聯網科技創新的關鍵,將成為未來社會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開拓面向未來的新增長點,ICT領域巨頭企業之一——華為公司將目標對準了車聯網和邊緣計算的服務業務。但一直以來的資訊保安問題阻擋了他們開拓的腳步,而楊震及其團隊提出的“雲鏈融合”模型令華為公司看到了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於是2018年年底,華為公司主動向楊震等人提出合作,開展“基於區塊鏈的車聯網資料安全框架合作專案”,經過兩年的研發,相關成果已完成驗收並應用於實際場景。
除了這一專案,楊震還在2018—2021年間參與了上汽科技基金會產學研課題“車載網路資訊保安保護與滲透研究”,企、事業單位橫向委託專案“電科院網路安全事件關聯分析技術服務”等橫向研究,這段時期可以說是楊震從“頂天”到“落地”的科研探索時期。在這一時期,楊震的博士後導師黃永峰教授給了他一些建議:“你一定要站在更高的層次去思考,做研究的時候也要面向未來和國家需求。”這是老師對楊震的期望,也是國家對廣大青年學者的期望。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面對近年來我國給予青年學者的關注與支援,楊震產生壓力的同時也產生了強大的動力:“我們承擔了這麼多的希望,自然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必須把自己的研究和實際關聯起來,找到將創新理論變為現實成果的方法。”
工程學科不同於其他,要想實現成果的轉化落地則必然離不開資金的支援,國家的資金支援是有限的,因此楊震認為,加強與企業及其他單位的合作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在他看來,作為一個工程學科的學者,單純在實驗室裡去做一些理論推導,是沒有足夠的意義和價值的。“一定要把理論落到實處,去解決實際問題,這才是做工程學科研究的目的。”而這也正是他一直以來想要做的。
志存高遠,腳踏實地
楊震小時候最喜歡的是數學,高中時期不僅常常參加各種數學競賽,就連課餘時間的消遣也與數學有關。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儘管投入了很多精力,他在數學競賽上依然未能取得令自己滿意的成績。他也由此意識到:“純理論的研究並不是最適合我的,我應當把對數學的熱情轉移到工程方向,如此也能為國家和社會作出具體的貢獻。”
這一步的轉變對楊震來說至關重要,他不得不做慎重考慮,幾番權衡取捨過後,他最終選擇了清華大學的電子工程系。因為這是屬於既可以鍛鍊人的邏輯理論,又能夠培養動手能力的軟硬兼修的系別,符合楊震做工程研究的意願,且與他此前的學科積澱有較高的重合度,更能保證他今後可以做出實質性的成果。
樹立這種遠大理想的同時,時刻不忘聯絡現實的思維理念也使楊震得以在科研的道路上行走至今。如今他作為北京郵電大學網路空間安全學院的老師,也常常教導自己的學生:“做事情之前,不能只考慮理論上這個事兒行不行,還得考慮實際去實施的時候能不能執行,這是工程學科非常重要的一個點。”
除了現身說法,楊震在教學過程中還非常注重課堂與科研的結合,在他看來,教學和科研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如果教學過程中不能培養出好的人才,那麼科研就會失去後繼的源頭;如果科研不能夠為教學提供有力的支撐,這種教學就談不上是面向未來的具有創新性的教學。這就要求青年教師要有足夠的專案經歷來對自己的教學進行支撐,因此楊震一直極力鞭策自己,爭取更多的科研專案充實自己。
目前,楊震負責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雲鏈融合的物聯網大資料安全審計模型與方法”、北京郵電大學基本科研業務專案“抗統計分析的文字生成式資訊隱藏理論方法研究”正在開展當中。其中,前者延續了楊震等人此前關於“雲鏈融合”模型的研究思路,並採用了金融領域的“審計”概念。他們計劃利用雲計算的資源優勢和區塊鏈的可信優勢分別解決好審計可用性和安全性問題,以此實現矛盾問題的合理權衡。
這一專案預期實現多方協同的可信審計與多方協作的高效審計、保護隱私的輕量級標籤生成、雲鏈協同的動態可信儲存安全審計、雲鏈融合的可靠日誌互動,以及雲鏈協作的操作行為安全高效審計等目標,其成果將有望在車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中發揮作用。
此外,楊震還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支援專案“海量多源異構資料的使用授權與鑑權體系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支援專案“面向網路民意調研的知識庫體系構建及應用技術”等研究,並於2021年6月在第九屆全國資訊隱藏暨多媒體資訊保安青年學術會議上作了“VoIP流媒體的異構並行隱寫的快速檢測”的特邀報告。
之所以這樣“壓榨”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不斷地投身科研工作和學術交流,一方面是因為楊震“為人師表,做好學生典範”的責任感——他希望自己能像導師李星教授和黃永峰教授一樣,在各個方面都能給予學生很好的指導;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已做好了未來5年科研工作的部署規劃:“我希望能在北京郵電大學這樣一個新的環境裡快速成長,在學校、學院、學科提供的高水平平臺上研發出更多有實用價值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