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個同事說想跟自己的男友分手,但是她很糾結,糾結了半個月也沒想好怎麼說出口,她感覺跟對方分手就像犯了天大的錯一樣,明明兩個人已經不合適了,分手對彼此更好,卻總覺得這樣做會對不起對方。
最後還是她男友提出了分手,她成了被甩的那個,還認為是自己配不上前男友。
這個同事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這樣的人通常低自尊,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問題都會認定是自己的不對。一旦自己表現的不好,或者不被別人認可,就會感覺自己的整個世界都崩塌了。
除此以外,“討好型人格”有“6怕”
● 怕別人不開心
● 怕不能取悅別人
● 怕別人的眼光
● 怕拒絕別人
● 怕給別人添麻煩
● 怕向別人提要求
整體來看,討好型人格的人活得特別沒有自我,很在意別人,這樣的人活得很累、很委屈。如果可以剝開這些“討好者”的內心,你會發現,裡面住著一個過度敏感和脆弱的小孩。
他們對於安全感、別人的愛、別人的關注有著超乎尋常的渴望。
而這樣的情感多數是受父母影響的。
討好型人格,是工作中的「便利貼」
因為內在價值感低,他們需要仰賴別人的認可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所以會竭盡全力成為別人嘴裡的「好人」。
朋友萱萱每天風雨無阻提早半小時到公司,為大家整理桌面,剛開始大家還會不好意思,後來習慣了,便開始主動找她幫忙,萱萱從來不拒絕。
久而久之,大家丟給萱萱的工作越來越多、越來越瑣碎,她經常一個人加班到十點以後。
有時候萱萱很累,想早點回家,可是對方一誇她是個「大好人」,或者皺眉頭抱怨,她就不敢拒絕了,害怕自己被大家排斥。
可公司裁員的時候,微微卻首當其衝。
總有些人像萱萱一樣,認為討好領導同事,升職加薪就指日可待,事實卻恰恰相反。
美國康奈爾大學曾做過研究分析,職場中「老好人」的工資比「有個性」 的員工要低18%。
工作中隨處討好他人,併為此不斷放棄原則的人,就像一張便利貼,召之即來隨手可棄,不僅得不到讚揚,反而會被輕視,因為可有可無。
婚姻裡,越討好,越廉價
《命中註定我愛你》裡的女主陳欣怡就是討好型人格。
她從小害怕別人不喜歡她,一直努力討好周圍人,只要別人給她一點微笑,她就喜歡上了別人。
曾為了花心男友負債20萬,還懷了一個孩子。
為了留住男友,她甘願付出一切。
愛情講究的是真心相對、勢均力敵,一味討好只會讓原本濃郁的愛顯得廉價而累贅。
去年,一個「親媽帶著女兒跳樓」的新聞轟動朋友圈。
女兒一句「媽媽你別拽我,我自己跳」,狠狠戳痛了大家的心。
這位媽媽月收入過萬,是家裡唯一的經濟支柱,而她的丈夫不僅沒錢、沒工作、沒車、沒房,還婚內出軌。
為了挽回這樣一個男人,她居然用「帶著女兒跳樓」來威脅。
心痛的同時,真心為她感到不值。
討好型人格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把對自己的全部價值和情緒,都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中。
即使自己非常優秀,依然需要別人的不斷認可,才能感到存在的意義。
一旦別人的肯定中斷就會瞬間崩塌,像被世界遺棄。所以即使對方渣如糞土,她也「不依不饒」。
豈不知,兩性關係中,越是卑微討好,就越是不被當回事。
當你愛自己,全世界都會愛你
姐姐從小就是大人眼裡「不聽話」的淘氣包,但卻最讓我羨慕,因為她幸福地成為了她自己。
姐姐和姐夫的性格天差地別,她喜動,姐夫喜靜,但兩人結婚5年多依舊如膠似漆。
姐姐喜歡將衣服疊在一起,姐夫總是默默按四季分開放;
她出門總是丟三落四,能來回折騰七八趟,姐夫就微笑等待;
她討厭油煙卻偏偏是個大饞貓,姐夫就學了十八般廚藝,盡心做一個家庭煮男。
姐夫以前是家裡的霸道總裁,如今卻成了寵妻狂魔。
姐姐喜歡在家裡大聲唱歌,盡情跳舞,每年堅持獨自出門旅行一次,對姐夫提出的要求能接受的就同意,不能接受的可以大膽表達,有商有量,絕不委屈自己。
老媽曾經勸姐姐懂事點,嫁個好老公不容易,姐夫卻說:「不,我喜歡的就是她本來的模樣,而不是戴著懂事面具的她。」
《無聲告白》說: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當你成為自己,不再討好,學會獨立,就會發現全世界都會來愛你。
不卑微的愛情,才能贏得對方的尊重。
不委屈地工作,才能贏得領導的信任。
不諂媚地交友,才能贏得知己的欣賞。
生活永遠只為「真實的你」讓道,不為討好者開門。
很多家長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在不知不覺的改變孩子的性格,雖然嬰兒時期的孩子會有一些性格特徵上的區別,比如有的孩子不愛哭,很平衡,有的只是尿溼了一點尿不溼就哭鬧著讓爸媽給換乾淨的。這是先天的差別,但是更多的性格塑造還是後天受父母影響的。
小的時候表現乖巧,看起來懂事可愛,但是長大了卻活成了標準的“中國式老好人”。而容易把孩子培養成討好型人格的父母,
多數是下面這三種。
第一種:“爛好人”父母
前面有提到一個詞“中國式老好人”,其實也就是爛好人,其實不少家長就是這樣的,常常把8句話掛在嘴邊:
“都不容易”
“你喜歡就好,隨便吧”
“別管我了”
“忍一忍就過去了”
“別傷和氣”
“可以,沒問題,再晚我也做完”
這樣的說話方式、社交技巧都成了孩子的模仿物件,久而久之孩子也成了這樣,不僅如此,通常“爛好人”爸媽還會為了照顧別人家孩子的面子,而犧牲自己家孩子的尊嚴。
比如經常說這樣的話:
“別上人家家裡玩兒,淨給人家添麻煩。”
“別那麼不懂事兒,讓叔叔阿姨笑話。”
除此以外,還有捧別人的孩子踩自己的孩子,讓自己的孩子去滿足別人孩子的需求,照顧別人家孩子父母的情緒。這樣的做法都是在引導孩子去在意別人的評價。
第二種:“控制狂”父母
何為“控制狂”父母?就是那些不允許孩子有意見,一天到晚啥都要管的父母,只有自己說的才算,孩子不給孩子表達自己感受的機會,看不到孩子的真正訴求。
具體表現:什麼都要干涉。
過度關心孩子的飲食,吃或不吃都要管;
孩子穿什麼也要管;
孩子和誰交朋友,興趣愛好都要管……
管得多了,孩子逐漸迷失自我,自己沒有想法了,也就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想法了。生活中有些人,你問他吃什麼,他說:“不知道,吃啥都行。”一種是真的不知道,一種是太在乎別人,想聽別人的意見。
其實聽別人的意見沒什麼不對,但是你可以說出自己想吃什麼,對方再說出自己想吃什麼,兩個人也好商量,如果兩個人都這樣,往往只糾結“吃什麼”就耗費半個小時。
還有那些不敢表達自己見解的人,一是可能沒見解,因為平時被父母管控慣了,不擅長思考,二是有想法不敢表達,怕別人否定自己,所以順著別人的想法走,討好人家。
第三種:“高要求”父母
孩子表現好才喜歡,表現不好就不喜歡,甚至態度會很惡劣,但由於高要求,多數情況下都在否定孩子。
孩子為了得到父母的認可,於是不斷去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在父母面前,但是高要求並不容易達到。
基於父母的這兩種表現,孩子會受到影響,一是達不到要求自信心備受打擊,二是變得習慣於迎合別人。
這三種類型的父母養出的孩子是很乖,但是乖得有些心疼。
如果爸爸媽媽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我想你應該試著給孩子“做自己”的機會。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父母欠他一份愛
美國教育專家米基·法恩說:討好型人格來源於童年創傷,即父母從來沒有或極少給過孩子「無條件的愛」。
當父母給愛附加條件的時候,就是在暗示孩子價值感來源於他人的評判,孩子就會努力討好。
無條件的愛才是孩子最好的力量,最溫暖的港灣。
多對孩子說:「我愛你,無論什麼時候我都在你身邊,陪你一同成長。」
1. 鼓勵孩子表達自我
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想法的需要和權利。用提問讓孩子參與自己事情的決定,建立孩子表達自我的自信。
比如,詢問孩子:今天穿什麼衣服?想吃什麼早點?玩什麼遊戲?
2. 教孩子學會自我評價
簡·尼爾森說:我們能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學會自我評價,而不是讓他們依賴於別人的讚揚或觀點。
引導孩子多關注自身,發現並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在活動中獲得成就感、自我確認感、自我滿足感,自然而然贏得別人的關注和讚美。
3. 不要當孩子的面爭吵
父母就是孩子的家,如果一個家總是爆發爭吵,孩子就會散失安全感,擔心「家」隨時崩塌。
為了穩固賴以生存的「家」,孩子會刻意壓抑自己的情緒,故作懂事,討好父母,久而久之就會養成價值感低、不自信的討好型人格。
4. 允許孩子犯錯
討好的本質是害怕,害怕不被愛,害怕被拋棄。
當孩子犯錯,如果一味指責、辱罵,會讓孩子恐懼焦慮,擔心自己不被愛。而包容鼓勵,才能給孩子安全感,讓孩子相信,父母是無條件愛著他的。
比如,如果孩子不小心把牛奶灑在沙發上,請抱抱孩子,告訴他:「沒什麼大不了,我小時候也常犯這樣的錯,我們一起用毛巾把它擦乾淨吧!」
曾吃過「懂事」的虧,明白「討好」的苦。
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轍。
如果你也這樣想,那就別再逼孩子過分「懂事」。儘量給予孩子足夠的無條件的愛,幫助孩子建立獨立人格,健康成長。
(《轉載宣告》:本文轉載網路,原文未標註作者,文章及圖片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本號贊成並遵循微信公眾平臺關於保護原創的各項舉措。本號部分推送文章、圖片可能未能事先與原作者取得聯絡,或無法查證真實原作者,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留言聯絡我們。經核實後,我們會及時刪除或者註明原作者及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