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抗癌女生的2021:確診、治療、考研)
命運彷彿對陳琳瓊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只不過這個玩笑對於24歲的她未免有些殘酷。2021年1月,大學畢業後在珠海工作的她,剛剛拿到廣州一家新公司的Offer,卻被醫生告知患上了鼻咽癌。
從醫學專業角度,癌症分佈在各個年齡群體目前已成普遍共識。公開資料顯示,15-49歲人群的患癌比例已經從0.35%增加到0.89%。這組枯燥的數字背後,是那些年輕生命所經歷的痛苦、悲傷、焦灼的情感歷程。
“開啟確診報告就像開彩票”
對陳琳瓊來說,最早的徵兆可能是在2019年。
“2019年有次發燒應該沒有徹底治癒,慢慢落下了慢性咽炎。早晨會咳嗽,後來吐出的就開始帶有血絲。癌細胞一般會在體內潛伏個兩三年,我想也許那時癌細胞就開始生長了。”
2021年1月,陳琳瓊因為持續不愈的“咽炎”去醫院檢查。“開始醫生說做一個喉鏡,沒想到剛開始檢查就發現情況不容樂觀。”巧合的是,幾天前陳琳瓊剛看到過關於鼻咽癌的文章。一直覺得自己僅僅是咽炎的她還打趣說,難不成是鼻咽癌?沒想到一語成讖,醫生的一句“鼻咽癌高度疑似”,命運的安排彷彿一早就寫好了,“當時我就嚇著了,眼淚止不住地流”。
但這只是開始。想要確診癌症,不僅僅需要做一個普通的檢查。
確診是否患癌,需要首先做活檢,而且不能使用麻藥,直接用鑷子伸進鼻腔生生夾出3塊病變活體。“當時夾不下來,感覺硬是把整個人都在往上扯。”陳琳瓊說,活檢結束後鼻子都還在流血,但此刻的她除了落淚,連血都顧不上擦。“不是因為疼,更多的是怕”。
檢查前,陳琳瓊邊哭邊給遠在家鄉的父親打電話說明了情況。很久之後她才知道,教書育人近40年的父親,學生們都感到當天的他與以往不同,一直在慌亂地走來走去。原本父女倆約定好不告訴在雜貨店忙碌的母親,“但睡前我爸還是忍不住講了,後來我媽說我爸當時突然崩潰大哭,還從來沒見過他這樣子”。
接下來等待診斷結果的日子裡,喜歡垂釣的父親總是獨自跑去池塘釣魚,母親的身形也迅速消瘦下來,不斷去廟裡拜神求佛。或許這種懸而未決的煎熬,等待未知結果的時間,是最讓人無法忍受的。
2021年1月21日,“記得那天早上8點多到醫院,開啟確診報告就像開彩票一樣。”拿到確診報告後,陳琳瓊沒有那麼幸運,被確診鼻咽癌,但她也足夠幸運,癌症不是晚期。
“3次化療,30多次放療,3天拔了4顆智齒”
確診之後,陳琳瓊便開始忙著選擇在哪一家醫院住院、預約治療和進行下一步的檢查。“忙起來就不會考慮太多了。而且資料上面說治癒率在90%以上,所以我其實沒有覺得自己面臨世界末日。”
化療並不是一種很容易面對的治療。“第一次化療,才三天就出現了很嚴重的反應。不僅從早上9點輸液到晚上9點,而且會讓人嘔吐不止。由於在治療期間會打化療藥,所以在化療當晚睡覺前,就會吃上止吐藥,但這種藥的副作用會導致患者頭暈”。
第一次吃完止吐藥的陳琳瓊,早上起床時剛跟媽媽說感覺好暈,下一秒就直接暈倒,“整個人像石頭一樣摔了下去,我媽正好扶住了我,她就很本能地大喊,‘快叫醫生過來!’然後走廊上的護士全都跑了過來”。在那一天,陳琳瓊暈倒了3次。
開始治療時,愛美的陳琳瓊在社交平臺上釋出影片,講述自己治療的經歷。還特意選了假髮,遮蓋剪短的頭髮,以更好的狀態出鏡。“我們有個三四百人的病友群,大部分人才二三十歲,我希望用自己的經歷提醒大家注意身體。”但放療開始後,由於不能化妝就減少了拍攝。
陳琳瓊覺得放療其實是所有過程中最可怕的階段,整個嘴巴都是口腔潰瘍,喉嚨會痛,也沒有味覺。“吃什麼都沒有味道,吃東西就像做任務一樣,每吞一口都會很痛。一邊咳嗽,一邊反胃,一邊吐。最嚴重的時候,看到那些吃的圖片都會想吐”。
“3次化療,30多次放療,3天拔了4顆智齒,滿嘴潰瘍,沒有味覺,吃不下東西,脖子開始潰爛。”幾個月前所親歷的一切彷彿過了很久。陳琳瓊偶爾也會思考,癌症究竟給自己帶來了什麼?原本期待的好工作被迫放棄,開始半年的感情生活也戛然而止,家裡本就積蓄不多,為了治療又欠了二十幾萬的債。她也深深感到對家人的愧疚,“明明到了給家裡承擔的階段,自己反而生病了”。
治療期間,在珠海照顧她的母親有時會坐錯車,在炎熱的天氣下步行回家。而在老家的父親每天下了班,面對的都是空落落的家。“平時做飯打掃都是我媽,我爸已經很久不在家做飯了。”陳琳瓊說,平時跟父母交流很少,有事只把結果告訴他們。“現在最大的收穫,可能就是跟他們的距離拉近了”。
“考完研就像衝出柵欄的豬感謝佩服自己的2021”
“其實剛剛確診時,就想著不能浪費治療過程的時間,於是就下了決心要考研。”但是由於治療週期長,放化療的時間再加上身體的調養,直到2021年下半年,陳琳瓊才正式開始備戰考研。
本科專業是商務英語的陳琳瓊,一直對心理學很感興趣。在前期放化療的過程中,陳琳瓊有去看過心理醫生。“當時完全沒有想過自己的情緒會處於抑鬱焦慮的狀態,為了對抗這種情緒,也看了很多心理學方面的書。”陳琳瓊想憑藉自己的經歷,更好地在心理學的領域學習,“相較其他人,可能更能感同身受這其中的滋味。”
2021年9月,陳琳瓊正式進入學習狀態,每天她都會書寫考研日記鼓勵自己,從一開始每天學習6小時,到後來一天學習12個小時。“每天基本上都這樣,然後吃飯的時候我都還在看網課。在這段學習的過程中,無論多麼艱苦疲憊,我從來沒有想過放棄”。
也許是生病的經歷讓陳琳瓊變得更加成熟,之前的她很難專心致志,而這次的她關掉了手機,從原來的被動學轉變為主動學,父親經常說非常佩服她的意志力。學習的課程也不再枯燥,“歷史課本里面的人物,逐漸變得有血有肉,我也更理解他們所經歷的苦痛”。
研究生考試那天,陳琳瓊起得特別早,“之前考試從來沒有這麼緊張過,這還是我人生第一次考前緊張。”考試結束後,她給朋友發信息,“根本睡不著,太興奮了,考完的我就像衝出柵欄的豬!”
目前,陳琳瓊處於休養階段,也等待著考研成績。談到未來,她說希望能夠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儘可能推動中國的心理健康發展,哪怕是一點點。“經歷過癌症治療的日子,我更能體會到別人所說的疼痛”。
經歷了這不平凡的一年後,陳琳瓊的生活看起來就像恢復了正常。“如果你在路上碰到我,也不會想到我得過癌症。2021年終於結束了,但是我很感謝也很佩服自己,我會永遠記住這一年,人生應該也不會比這更差了”。
2022年1月7日,陳琳瓊回到醫院複查。醫院的保潔阿姨現在還記得,這個在治療期間天天哭鼻子的女生。
相關新聞
一個24歲姑娘的2021:確診患癌 經歷分手 擦乾眼淚考研
元旦期間,24歲女孩陳琳瓊用影片自述了自己2021年考研抗癌的經歷,她說:“2021年終於結束了,這一年太苦太長了,人生應該不會比這更差了,經歷了確診癌症、和男友分手,又擦乾眼淚備戰考研。希望看這個影片的你,可以想到有個女生抗癌‘成功’還考了研,那你一定也可以(捱過一切痛苦)!”近日, 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採訪時,她說:“在健康出問題後,才發現其它事情都是小事兒,整個治療過程很漫長,我越來越體會到時間的珍貴,想把它用到學習上。 如果能考上研,我還想讀博,研究我喜歡的專業和領域。 ”
24歲姑娘確診鼻咽癌
擦乾眼淚勇敢接受治療
廣東姑娘陳琳瓊出生於1997年,2021年1月之前,她是一名熱愛健身、喜歡四處逛街探店的愛美小姑娘。去年元旦和朋友跨年結束,她收到了一家心儀公司的offer,準備從工作兩年的地方辭職,開始新的生活,然而一場體檢,給她所有的計劃按上暫停鍵。
患病前的陳琳瓊
因為總是痰出血,猶豫許久的她決定抽出時間去醫院體檢。做了鼻內鏡,躺在病床上的時候,她聽到站在身邊的醫生說:“鼻咽癌高度疑似。”
“我眼淚馬上就掉下來了。”陳琳瓊告訴記者:“不是因為疼,是怕。”老家在潮州的她,畢業後一直一個人在珠海工作,當時的體檢也是一個人去的,但是從沒想過“癌症”兩個字會離自己那麼近。醫生讓她先做活檢,她立馬打電話給父親,聲音慌得都在顫抖。活檢沒有麻藥,鑷子伸進鼻腔夾出三塊病變活體(鼻腔裡的肉塊),之後鼻子一直在流血,她只想哭,連血都顧不上擦。
等診斷結果的一星期,陳琳瓊靠家人朋友的電話、微信訊息支撐著,“我朋友比較樂觀,她跟我說,‘不可能的,你這麼年輕’,我被她說服了,就覺得我應該是真沒事。”可是檢查結果出來,她沒有那麼幸運,確診鼻咽癌,但還好不是晚期。
“這個時候反而沒有一開始那麼崩潰,我沒有哭,好好接受了結果。”打算住院後,父母從外地過來陪她。陳琳瓊給即將入職的新公司人事專員發了一段致歉信,同時與自己最初的2021年計劃告別。她剪掉了最愛的長髮,跟相戀半年的男友分手。那時聚焦抗癌家庭的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剛剛上映,閨蜜也像電影裡那樣送了她一朵針織小紅花,她隨身帶著,準備迎接漫長的抗癌生活。
閨蜜送給她的小紅花
漫漫化療過程
情緒出現抑鬱傾向
2021年1月底到2021年5月底,將近半年時間,陳琳瓊基本都在病房裡度過。她起初什麼都不願意幹,就躺在床上睡覺。空閒時間一多,便開始亂想,懷念沒有生病的日子,之前想減肥減不掉,抗癌期間體重一下子降到90斤,她卻想胖回去,玩手機刷著刷著就會羨慕別人多姿多彩的生活,“想多了,又開始傷心流淚。”
“三天拔了四個智齒,化療後還有放療,3次化療,30多次放療……沒有味覺,嘴巴里都是潰瘍,吃不下東西,脖子也開始潰爛。”明明就是幾個月前的記憶,她卻覺得如同過了很久一般,還好在這些艱難的時候,一直有朋友和家人陪伴著她。那段時間,陳琳瓊喜歡在社交平臺發日記,取名為“抗癌日記”,她用這種方式來尋找跟自己經歷相似的網友,傾訴內心的痛苦。
陳琳瓊在醫院接受治療
好友一有空就會跑到醫院來探望她,父母的照顧也無微不至。陳琳瓊印象最深刻的是,化療完第二天,凌晨一點多,母親睡不著覺起來上廁所,她也醒了,也跟著睡不著覺,早上八點開始輸液,人困得暈乎乎的,起床洗漱突然摔倒在洗手間裡。母親嚇得大喊,把醫生叫來。從那次開始,母親都是扶她去洗手間。
但是陳琳瓊說,即使能感受到身邊人的陪伴和關心,她還是難以控制抑鬱情緒。身體上的痛苦帶給她不少壓力,她出現了持續性的失眠、入睡障礙。一次ct檢查,她遇到一名姐姐,很漂亮,精神狀態很好,“她問我什麼病,我說‘很糟糕的,鼻咽癌’,她看了下我的單子,笑著說‘那我的更糟糕一點’。她已經治療9個多月了,做了手術,兩個月過來複查,發現轉移了,她雲淡風輕的語氣讓我看到了堅強的力量 。”
定下考研目標
用學習治癒自己
“整個治療過程很漫長,放化療就要半年,後面還要休養幾個月,基本上2021年都搭進去了。我越來越體會到時間的珍貴,想把它用到學習上。”陳琳瓊想過做兼職,零散看點書,都覺得沒能利用好時間,最後她決定備戰廣州大學心理學專業的研究生考試。
“我本科學習的其實是商務英語專業,但是一直對心理學很感興趣,而且治療期間,為了對抗抑鬱情緒,也看了很多心理學方面的書。”陳琳瓊告訴記者,她的目標是:無論考研結果怎樣,一定要堅持到進考場的那一刻。
正式進入學習狀態是在她出院回家休養的時候,她把每天書寫抗癌日記改成寫考研日記,把抗癌階段轉化成自我學習的過程。每天吃飯還在聽課,社交軟體裡收藏的不再是個性穿搭、化妝教程,而是各科目的學習資料,“抑鬱情緒慢慢在學習中消失,就像給自己找了個新目標,有了生活的意義。”
陳琳瓊的書桌上堆滿了厚厚的考研資料
陳琳瓊說,本科畢業前,她一直不算是個愛學習的孩子,但是這次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看書的心態發生改變,“比如看政治和歷史,書裡面的人物好像有血有肉起來,我也更理解他們所經歷的苦痛。”她認為,正是這段抗癌經歷讓自己成熟起來,所以逐漸釋懷,學會與疼痛和解。
考完研很興奮
打趣自己像衝出柵欄的豬
考試那天,陳琳瓊起得特別早,心跳加速地進了考場。考完結束,她給好友發信息:“根本睡不著,太興奮了,考完的我就像衝出柵欄的豬!”目前,陳琳瓊還處於抗癌休養階段,也在等待考研成績。2022年春節前後,研究生考試結果會相繼公佈,她卻看得格外淡然,“我不知道考試結果會怎麼樣,當然希望能上岸,但是2022年我更希望能健康快樂,把頭髮留長。”
剪了短髮的陳琳瓊希望能把頭髮留長
抗癌路上,除去家人的關心,好友林若塵等人也一直守候在陳琳瓊身邊。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採訪時,林若塵讓記者帶給陳琳瓊一句祝福:“希望你可以考研上岸,以後每天越來越好,永遠健康快樂,我們一起養老。”
如果能順利考上研究生,陳琳瓊說,她還要讀博,研究她喜歡的專業和領域。畢業後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諮詢師,將這段經歷分享給身處痛苦的人,“經歷過癌症治療的日子,我更能體會到別人所說的疼痛。”
陳琳瓊期待2022年能變得更好
再看自己之前寫下的抗癌日記,她不好意思地笑起來,用“情緒化”三個字來形容那些文字,“我想告訴別人,在當下那一刻,你肯定是特別難過的,但是走出後,回過頭去看,你會發現沒有那麼難熬。”
來源: 新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