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個一百年”的交匯點,高等教育進入全面提質創新的新時代。為了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新文科建設應運而生。兩年多來,新文科建設實踐探索快速發展。這種轉變不是表面的、功利的,而是源自新時代人文社會科學人才培養的內在要求,源自青年成長髮展的熱切呼喚,源自國家社會健康發展的現實需要。
當前,歷史學的新文科建設如何“守正創新”?在筆者看來,從探索經驗來說,實踐教學是最可能取得突破的方向。
走向田野為實踐教學尋求突破
歷史學科人才培養工作中,長期存在著一種“好好讀書就可以”的習慣性思維,但“好好讀書”顯然不是歷史學科人才培養的全部。一切學術的終極目標都是回答“人何以為人及其如何更好地為人”。歷史學科是最直接探索“人何以為人”問題的學科,而“人”又是在具體時空中的“人”。只有在具體歷史條件下,人性才能顯現,才能被更好地認知,歷史知識的生產與傳承才能得以展開,人才培養才能更加務實有效。然而,由於實踐抓手缺乏和資源不足等因素,歷史學科的實踐教學普遍存在體系不完備、教學手段落後、質量不高等問題。
新文科建設命題提出後,如何定位歷史學科的實踐教學?實踐教學屬不屬於“新”?該如何“新”?這些問題攸關歷史學科的新文科建設,亟待思考討論。
從目前新文科建設的基本精神來看,實踐教學在歷史學科人才培養中的地位不但沒有削弱,反而更重要了。歷史學科實踐教學的突破和創新,關鍵在如何更加堅定地走向田野大地,走進人民大眾。具體來說:
實踐教學是新時代人才培養的內在要求。知識與學術是時代的表現。知識與學術的時代性,必然要求人才培養對時代有敏銳的回應。當今時代正處於大變局,而且變革急劇。這既增加了時代認知的難度,也促使歷史學科更加重視青年學生對時代認知能力的培養。要認知時代、感受時代之“新”,就必須讓青年走向田野,走向大地,走進正在進行的歷史創造。實踐教學是知識教學,是能力養成,更是課程思政。
實踐教學是學科壁壘的熔爐、“五育”的載體。學科的高度專業化導致人才培養出現學科過度分割等弊端,因此新文科建設要著力打破學科壁壘,以問題為導向,以“五育”(浸潤、薰陶、養成、感染、培育)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對於歷史學科的學生來說,課堂所學大多是某一方面專門的知識,但是走進田野之後,眼前所見是一個具體而微的“活態社會”,需要運用各個領域和學科的知識與方法去解讀探索。師生因此一起討論、思考和生活,使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和價值的塑造,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
實踐教學是新理念、新技術、新裝置的用武之地。如何將人才培養與新興技術深度融合是新文科建設的一個重要工作。實踐教學正是新理念新技術新裝置的試驗場,如田野調查中,利用GIS技術對某個地方的時空演變進行感性瞭解,運用無人機航拍瞭解地形植被,利用虛擬模擬技術或數字沙盤進行感性再現等。
對歷史學科來說,新時代對知識生產和傳承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需要更加重視實踐教學,不斷豐富發展歷史現場教學。只有讓田野真正成為歷史知識的活化器,才能培養出基礎紮實、視野寬闊、能力出眾的博古通今之才。
著力彌補知識與實際割裂的缺憾
歷史教育應該走向現場,歷史研究應該注重社會調查,是現代歷史學的內在要求。當今歷史學培養知中國、愛中國的厚重人才,必須建立層次豐富的歷史現場教學體系。這既是傳承,也是創新,更是當今史學教育者亟須擔當的責任。這一判斷,基於當今歷史學人才培養面臨的幾個新情況:
一是學生生源城鎮化,學生知識和能力基礎出現變化。一方面,這些學生見多識廣,更加自信主動,知識基礎更加豐厚,對教學質量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大多數學生沒有農村生活或農業生產的經歷,生活經驗單薄,常識不足,動手能力較弱。
二是歷史知識傳承與生活經驗產生了巨大隔膜。改革開放以來的高速發展,帶來的不僅是經濟形態和社會生活方式的現代化,還有農耕文明的快速消失。但是,中國歷史是以農耕文明為基礎的,政治制度、經濟社會、思想文化以及心理習俗一旦脫離了農耕文明的語境,就很難被真切理解和傳承。成長在工業文明語境中的青年,已基本沒有了農業文明的生活經驗。知識與生活的巨大隔膜,讓歷史感的培養更加困難。沒有良好的歷史感,知識就無法感性立體,無法活化,也很難對歷史有同情之理解,“在歷史場景中認知歷史”。
三是資訊獲取更加容易,但資訊干擾也愈加嚴重。資訊化時代,資訊和史料很容易獲得,但如何處理資訊和史料也成為挑戰。對於青年學生來說,資訊如何辨別,史料如何辨析,都需要在教師指導下結合實際問題展開,避免出現“資訊繭房”。
針對上述問題,在持續改進課堂教學的同時,構建層次豐富的歷史現場教學體系是值得努力的方向。透過教學設計,引導學生儘可能走進歷史現場,感受觸控原生態的歷史遺存,請專家和教師結合具體現象進行現場講解,彌補課堂上未講到的知識,在田野調查和實習中鍛鍊動手能力,讓廣闊田野成為歷史知識的活化器,是完全有可能的,也是非常有價值的。
以行走打通課內外教學阻隔
近年來,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在教務處支援下,為本科生打造了一個被概括為“511”的“歷史現場教學體系”,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養效果。
“5”是指“歷史現場教學體系”的5個層次。
一是歷史現場考察體系。配合“中國通史”系列課程的教學進度,打造從遠古到近現代的歷史現場考察體系(前4個學期,每學期2次3天)。這一“行走的中國通史”,很好地打通了課堂教學和現場教學,活化了課堂所學理論知識,幫助學生們建立更好的時空意識,瞭解具體歷史環境。
二是專業的田野考古發掘實習。在歷史現場考察結束後的暑假,全體本科生在標準化考古實習基地進行考古發掘實習。透過與土地的直接接觸和親身參與的發掘,初步掌握考古發掘技術,瞭解歷史;透過復原古人房屋等內容,觀察農村社會,觀摩農業生產,對農耕文明有切身體會。廣闊天地和勞動也陶冶了學生品格,增強了同學情誼和家國情懷。
三是“田野調查與歷史研究”課程。在歷史學與考古學結合愈發緊密的今天,提升學生歷史文獻與考古調查有機結合的能力,是複合型人才培養不可缺少的環節。學院資助考古學和中國史青年骨幹教師組成教學團隊,開設“田野調查與歷史研究”課程。課程採用小班化研討教學,文獻研讀與實地調查結合,幾年來先後調查了晉東南鄉村文物遺存、元代都城等。學生熟悉了文獻,實踐了方法,認知了基層社會,掌握了現代儀器裝置的使用。
四是港臺地區歷史文化考察。在港臺兄弟院校的支援下,每年有約20名學生走進臺北故宮博物院、史語所文物陳列室等港臺地區博物館和遺址,與當地專家學者進行互動交流。
五是主題講座和學習資料建設。為進一步幫助學生夯實基礎,更加深入和規範歷史現場教學,學院邀請校內外知名專家開展“中國物質文化常識”主題講座,編纂《歷史現場教學導引文獻》等資料。學院還和三聯書店合作共建“走進歷史現場”書系,讓講座稿和資料集既作為歷史現場教學的教材,又服務人民大眾。
5個層次的開展是系統工程,以兩個“1”作為支撐。第一個“1”是除學校的支援外,學院還聘請了一支過硬的課外指導教師隊伍和多個能夠覆蓋整個時段的實踐教學基地。第二個“1”是學院近幾年和十餘家地方文博機構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共建實踐教學基地。這些基地涵蓋的時段從先秦到近現代,既有適合考察教學的,也有保障考古發掘實習的,為教學活動提供了有力保障。
實踐證明,“511”體系各有側重,又互有聯絡,很好地融通了考古學和歷史學的學科邊界,打通了課堂教學和課外教學的阻隔,貫徹了理論聯絡實際的教育方針,“立德樹人”于田野大地。
一言以蔽之,持續深化實踐教學,讓廣闊田野大地成為青年學生歷史知識的活化器,成為學科交叉的場域和數字人文的試驗場,應該是歷史學科新文科建設重點努力的方向之一。
(作者:姜萌 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副院長,本文系中國人民大學2018年本科教育教學改革重點專案、2019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創新專案”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