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腳在現代醫學看來,不認為是一種疾病,也與腳氣有著本質的不同。只是認為腳底容易出汗,同時還會產生一種刺鼻的味道。據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若是在大冬天裡汗腳。那麼,失去熱量的速度就會比不出汗的腳快20多倍。因此,腳就更容易被凍傷。
因此,這在現代醫學看來,經常汗腳,就是人體自動關閉了淺層面板的迴圈系統所致,從而造成了對腳底的供血不足。
接下來,就來談談,傳統醫學是如何看待汗腳的這個症候的,以及要如何應對?
首先,容易汗腳的人,在傳統醫學看來。一般,問題多是出在了脾胃上。
脾胃出問題為什麼會影響到雙腳?
中醫認為,我們的脾主四肢。脾胃若是出了問題,就容易體現在我們的手足四肢上。
這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因素:
因素之一:可能脾胃蘊有溼熱
脾胃蘊有溼熱而汗腳,往往多出現在青壯年身上。他們在汗腳的同時,還會舌苔黃膩,小便多有發黃,身體感覺比較沉重,不怎麼喜歡動彈,有的時候甚至還會胸悶、腹脹。
上述的一系列症候,是因為脾胃溼熱蘊積、燻蒸,從而導致胃中津液旁達於我們的雙足所引起的。而這類人,除了汗腳之外,還容易腳臭,更容易生腳癬。
應對思路:若是在脾胃蘊有溼熱的情況下,我們就可以用茯苓來健脾利水。就比如說直接用茯苓研成粗末代茶。
因素之二:可能是脾胃之氣不足
脾胃之氣不足而汗腳,一般沒有確切的年齡階段限制。就是說這種情況,幾乎可見於各個年齡階段。但從臨床上來看,上了年紀的老人和女性會稍稍多一點。
這是因為脾胃之氣太過虛弱,不能運化體內的水液。使得水液積聚,無法有效輸布,於是就會從手足而出。因此,這類人除了汗腳之外,雙手也可能表現為多汗。
主要表現為:全身乏力,氣短懶言,四肢發涼,食慾不振、便溏等現象。而他們雖然汗腳,但是腳不發臭。
應對思路:因此,像此類情況,我們可以用黃芪代茶。
因素之三:可能是胃陰不足
由胃陰不足所致的汗腳,這在青壯年以及中老年群體中較為多見。
主要症候表現為:患者在汗腳的同時,還可能會感覺到胃中不舒服,或疼痛,或嘈雜,或食慾不振,抑或是時常乾嘔,舌頭偏紅,此外就是時常口乾舌燥。這一些列的症候表現就是胃陰不足。
因為胃陰不足,就容易產生虛熱。而虛熱就會迫津外出,因此就容易從手腳而出,從而就形成汗腳。
應對思路:遇到這類情況,我們可以用適量的麥冬代茶。
總體來說,上述的這三種情況。個人認為,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比較常見的。當然也不全是。就比如說,脾陽不足、氣血不和等。而這些和上述相比,就較為少見一些。
因此,有汗腳的患者朋友,就應該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脾胃。若是脾胃的偏頗不除,那麼這些症狀就很難完全改善。在調治脾胃的基礎上,也可以用一些簡單的外調之法。就比如說把生薑洗淨切片,用白酒浸泡一天後,用以塗擦手心或腳心出汗的地方。而這則是利用生薑和白酒的辛散之性,從而來達到燥溼止癢的目的,這對於居家操作而言,就顯得尤為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