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預計我國人口將開始負增長
著名經濟學家任澤平稱:有證據表明,2021年我國人口生育率將從去年的1.3%進一步下降至1.1%,出生人口可能降至1000萬左右"。據此,再與近年來我國的年死亡人口數對比,預計全國人口已經開始進入負增長。房價上漲的人口支撐開始垮塌。
二、70個大中城市中90%房價在下行
從2021年9月份開始,國家統計局釋出的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一直在下行,11月份,二手房價格下跌的城市已達90% ,新房價格下跌的城市也已達85% 。房價普跌的現實 ,將進一步改變人們的心理預期 。
三、戶均擁有住房套數屢創新高
央行調查統計司釋出的 《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 》顯示,我國城鎮居民家庭戶均擁有住房1.5套 ,住房擁有率為96.0% 。2020年和2021年我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又連創歷史新高,分別達到17.6億平方米和18.3億平方米。而人口淨增數量卻連創近70年新低,2020年為204萬,2021年預計為負數。不難看出,現在的戶均擁有住房套數已經不止1.5套了 。在房地產稅試點方案即將出臺,不久的將來房地產稅徵收定會全面鋪開的大氣候下,擁有多套住房的人們還能穩坐釣魚臺嗎?
四、居民負債率已達高位
根據央行統計, 截止2020年上半年 ,我國居民負債率近59% (2008年時這一數值是18%)。這已經與美國次貸危機前夕的美國居民負債率和日本90年代房地產破滅時的日本居民負債率大致相同。
近年來全國法拍房數量激增:2017年為0.9萬套、2018年為2萬套、2019年上升到50萬套、2020年達到133萬套、2021年更高達200萬套。這為狂飆的居民槓桿率敲響了警鐘。
另外,央行的"三條紅線"過渡期截止日(2023年6月30日)也越來越近。這都預示著居民和房企加槓桿的空間都已十分狹窄。
從以上分析所得出的結論是:2022年居民住宅無論新房還是二手房,其價格仍將延續之前的走勢,繼續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