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讀賣新聞》10日報道,多名訊息人士透露,日美兩國政府正在探討建立新的高階科技出口管制跨國機制,也考慮讓有意願的歐洲國家加入。報道聲稱,該機制針對中國,可能發展為“現代版對共產黨國家出口管制統籌委員會”(巴黎統籌委員會)。為了對抗蘇聯等共產主義國家,西方國家1949年設立“對共產黨國家出口管制統籌委員會”,即“巴黎統籌委員會”。
報道稱,美國已經對華為等多家中國企業實施了嚴格的出口管制,但是美國認為僅包括自國的機制存在侷限性,有必要捲入他國建立新的機制。就此,日本政府也認為,新機制是有效的,以主導地位參加該機制也可以更加簡單地預測機制對日本企業的影響。報道聲稱,“日美兩國政府警惕中國使用從他國進口產品的技術,增強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
據報道,有關方面仍在就該機制實施出口管制的物件產業進行調整,有關半導體制造機械、人工智慧、量子通訊的技術可能將包括在內。
共同社的訊息則指,日本政府基本決定對利用人工智慧的攝像頭和人臉識別裝置等尖端技術實施新的出口管制,以防流向海外被勇於監視公民等行動。在新的管制下,政府一旦判斷高效能攝像頭、人臉識別裝置、衛星定位系統(GPS)等技術可能被用於監視、限制行動等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將對其出口採取許可制。
日本學者丸川知雄:美國的各種政策對日中經濟合作造成陰影
長期研究中國的東京大學教授丸川知雄在《日本學刊》撰文,詳細解讀了美國實施的各種政策對日中經濟合作造成的陰影。丸川知雄在文中寫道——
關於出口貿易管制,在美國有一部被稱為《出口管理條例》(EAR)的法規,這原本是東西冷戰時期關於出口管制的規定。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冷戰拉開序幕,美國限制本國向蘇聯、東歐、中國的出口,也要求其他盟國採取同樣的限制。美國干涉別國出口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主要方式是如果其西方盟國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戰略物資,美國就會停止對其的戰後援助。
當時,中國向朝鮮戰場派出了志願軍,直接與美軍交火,因此中國遭受了最嚴格的出口限制措施。日本1952 年恢復獨立後,也加入了美國主導的出口限制條約中,雖然當時也有呼聲認為日本應該同中國擴大貿易,但實際的情況是剛剛有所提升的日中貿易額一下子又跌落下去。
到20世紀60年代前期,日本開始有一些大型裝置出口到中國,並向中國提供了日本進出口銀行的融資,但很快遭到美國以及臺灣當局的極力反對,日本遂停止對中國出口大型裝置。
1972 年日中兩國恢復邦交後,雙邊貿易雖然也經歷了一些風雨,但一路保持著不斷擴大的態勢。
80年代的日本可以說已經成了高科技國家,其產品出口有時也會觸碰到出口管制,比如1983 年程控電話交換機沒能出口到中國,錄影機生產裝置的出口也遇到很多阻礙。這種狀態直到進入90 年代冷戰基本結束後才得以好轉。
此後,日本高科技產品向中國的出口基本上沒有被限制,1997年NEC就成功向上海華虹提供了當時最先進的積體電路生產線。
丸川知雄指出,關貿總協定允許其成員限制有關武器和核技術方面的出口,但美國對中國華為公司實施出口管制政策,後者“既不生產武器,又非涉及安全保障方面的企業,應該說美國的做法違反了關貿總協定的原則”,而且,“美國不但限制本國企業向華為的出口,還要求第三國的企業也遵守美國對華為的出口限制規定”。
丸川知雄認為,現在與東西冷戰時期相比,情況已經完全不同了。中國與東亞以及其他地區的產業合作勢頭很強。日本、中國大陸、韓國以及中國臺灣之間的區域內貿易總額裡,積體電路貿易佔了24% 。如果積體電路貿易被隔斷,就會喪失1/4的貿易量,其影響是巨大的。
對於有訊息稱,中國會盡可能促進積體電路國產化,但中國政府否定了這種說法,丸川知雄認為,中國不考慮所有積體電路產品的自給自足,但是遭遇出口限制以後會考慮增強國內生產能力。現在中國的超級計算機“申威”和北斗衛星系統的晶片已不依賴美國,都是中國自主開發的。軍民兩用技術上的中美“脫鉤”不應該影響民用技術領域的國際分工發展,在軍事技術上“脫鉤”是有可能的,但是在民用品尤其是會影響國際分工的產業領域,必須要儘量避免這樣的事態發生。
來源丨環球網,介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