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轉業迴歸地方也已經快兩年了。可以說,人生中最燦爛的年華,留在了部隊,很多記憶時常從腦海中飄過,夢裡還是會回到從前,一些人、一些事、一些場景,彷彿就在昨天。軍轉人的相同之處,就是前半段的經驗積累,人脈積攢和奮鬥成果,隨著一紙轉業命令煙消雲散,後半段一切都要從零開始,從頭再來。2020年,對未來生活的憧憬,我選擇了異地轉業。我也從一個體制進入了另一個體制。剛轉業那個時候,並不知道單位里人員層次是如何劃分的,想著透過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證明自己的價值。其他戰友也安排好了,有在高高在上的廳機關,也有在市區的各局委,也有下到艱苦偏遠的鄉鎮一線的。安置的身份也是各有千秋,有喜有憂。參公肯定是最好的,管理崗也是不錯的,技術崗也是挺好的,可我們大部分就是工勤崗。以前老是聽說工勤崗,工人身份,自己都不是很瞭解,也搞不懂有什麼區別,可是慢慢的,自己也看到了差距。
我退役安置的地方是屬於一個七八線的縣級市,一個常住人口才十萬人的小縣城,無論是行政單位還是事業單位,既有公務員行政編,也有事業編,還有很多沒有編制的勞務派遣人員,臨聘人員,也有公益性崗位,可謂形形色色。
一、身份問題。當我拿到介紹信的時候,身份已經確定,上面寫得很清楚---工人介紹信。關於身份的問題,不只是我們這裡,相信全國都是這樣,個別的除外,也不知道哪裡來的依據,反正現在所有行政部門都是逢進必考,工勤編制已經脫離了招聘形式,這個崗位專門用來安置符合退役安置條件計程車兵,我就是其中的一個。其實很多戰友在部隊都是特別優秀的,有立過功、受過獎的,有多次出國維和經歷的,有在邊防海島高原長期服役的,甚至有處置過特殊任務立過戰功的,我們同年轉業的戰友中,還有一個服役20多年的老班長,但大家無一例外都是定的工勤崗位,工人身份,我們都感覺為他感到不值,還安排在鄉鎮,離家也是有點遠。剛開始工作的時候,還想著透過自身努力能夠轉變角色,但是後來卻被告知,即使轉變了工作崗位,轉崗成為管理崗或者專業技術崗,也改變不了工人身份,因為從入職的那一天開始,就被定位工人身份,所以說從根源上就打消了更進一步的可能,這輩子不可能有當領導的可能。想想在上學提升學歷文憑的時候,我們選擇了當兵,在當兵的十幾年時間裡,也提升了學歷,其他的同事也是透過國考省考招考進來,都是透過全日制的學習和公務員考試錄取的,成長經歷不同、付出的努力不同、結局自然也就不同。還有很多地方的戰友,不能夠進入事業單位,只能選擇國企,還有很多老兵以前都沒有安置工作或者安置的單位並不如意,自己算是幸運的,至少目前是,在部隊裡經過自己努力,也考取了職業等級高階證,回到地方,也算是套了一給中級,由於時間關係還得等兩年才有機會到高階。雖然兩個級別工資相差不多,也算是給了點安慰。
2、待遇問題。至於待遇問題,在這一個七八線的小城市,也就是每月都是基本工資加績效,3000不到,扣除社保就2400左右,公積金雙邊1000多點,其他收入就是年中和年底發點績效,至於這點錢,如果一個家庭只有自己一個人在工作,生活肯定是難以維持的,身邊也有這種情況的同事,基本都在吃老本,我就算是啃老本,買了個房子把退伍出來的家當全部搭進去還是不夠,只能選擇啃老一把,想想全身家當都付不起一套房的首付,真的是感覺有點失敗,如今想掙點錢除了兼職沒有太好的辦法,可兼職也是需要有時間和勇氣的。只能妥善經營開源節流,降低生活標準,可是子女需要上學,穿衣,吃飯,家裡的水、電、氣、物業各種費用也需要錢,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以前從來無需考慮的問題,現在卻成為了生活的開支負擔。靜下心來算算,一年的開支也得十幾萬,入不敷出啊!聽說隨著改革的深入,可能以後工資收入會有提升,但是物價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也許現在的生活狀況會得到改善,不管怎麼說,這條路也是自己的選擇,每個月這點錢還是有保障的,基本按時發放工資,一年來,過年過節的時候工會發了100多元的購物卡福利,每年單位還組織了一次體檢,比上遠遠不足,比下也算有點餘吧!
3、發展問題。剛轉業的時候,原有的慣性思維、時間觀念、生活習慣等都被打破,在部隊所學的知識、掌握的技能、積累的經驗大多會無用武之地,隨之而來的是對陌生崗位、陌生環境、陌生人際關係逐漸適應。在這個過程中我的體會就是幾個四個字:從零開始!調整心態,擺正位置,從頭做起。向領導學習,向同事學習,向原始資料檔案學習。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打水、擦桌子、拖地開始。多幹工作少說話,不折不扣、加班加點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至於發展不發展先不考慮這些了,先生存下來再說吧。發展也是一眼看得到頭的。退伍出來的年齡也很尷尬,超過了報考公務員的年齡,也快達到了在裡在外都難找工作的年齡。沒有意外的話,就是一種身份走到頭。有可能的話,還會因為生活的壓力辭掉著份飯碗。至於崗位,估計也會調來調去,畢竟去哪裡都感覺是在補充補位。
4、圈子問題。圈子問題其實就是關係網問題。迴歸了社會,更深刻領悟到,任何人際關係本質上都是利益的互換。你出去和人交往,前提是你自身的價值,你能為別人帶來什麼。你能目之所及的風景,取決於你自身的高度。這近兩年來,我真切感受到,自身達到什麼樣的高度,才會結識到什麼樣的人物。你怎麼樣,你的所謂的“圈子”自然就怎麼樣。退伍後,異地轉業的我在這一句方言也聽不懂的地方,也被人家帶到圈子裡去見識過,剛開始人家還會用普通話跟我搭上幾句話,開口閉口的叫著老闆,隨著他們的套話層層深入,我也就原形畢露了,一不當官,二不經商,三無後臺,四是外鄉,瞬間,和說話的人也少了,只聽見嘰裡呱啦的家鄉話,完全忽略了我。所以,自身達不到一定的價值和高度時,一切努力所做的不過是無效社交。但是當實力足夠時,“圈子”和資源自動會向你靠攏;沒有足夠的資源與外界互換時,認識的人再牛也成不了你的人脈。古語說的對:“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自己的身份和價值是前提,是基礎,是內因;人際交往是外因,是錦上添花。之後,有時想請人吃飯,聯絡下,想著起碼以後有求到人家的時候。可是,人家說有事,不來,怎麼樣,現實不?當然,有時別人喊我吃飯,我也會先琢磨下這個飯局值不值得去,有哪些人來,會不會有人找自己辦事(當然自己現在也辦不了什麼事,哈哈)。
5、能力問題。能力的大小是全方位的才華展示。當兵出來的,意志力、執行力、時間觀念、戰鬥力等都算得上數一數二的,但是社會的基本技能還是很欠缺的,剛當兵那會,各種文化學習主要是以政治理論學習為主,什麼電腦知識、公文寫作、軟體操作等都是奢侈品,只有在機關才能接觸學到的,偏僻的一線連隊,基本上是訓練加訓練。久而久之,社會生存自身的能力已漸漸的被浮躁的社會淘汰了,以前老人說寫得一手好字,寫得了一首好文章,就能出人頭地,那是那個時代的一個標誌,現在需要的是全能的。現實的是:什麼文采飛揚,都不如會來事。
6、人脈問題。人脈人脈,關鍵還是靠平臺,平臺平臺,關鍵還是要靠資金說話。手上有貨,心裡不慌。很多人認為人脈靠自己打拼出來,我感覺大部分的人脈還是靠資金說話才有的。有了資金,專案合夥人又找專案實施人,又發展下線找客戶,有了貴人的相助,有了合夥人的輔助,一切都像蜘蛛織網一樣,只等獵物上鉤。
7、面子問題。在政府部門裡上班,特別是和親戚朋友在一起聊天的時候,只要不提收入,在政府機構工作還是很有面子的,屬於鐵飯碗,在不違法亂紀的情況下,自己也能安然幹到退休,特別是兵齡也算作工齡,在部隊養老金和職業年金基數也比較高,很少有同事能超過我們,去哪兒辦理個事,只要提及我是某某單位的,平級的單位也會辦理的快一點,搭話都感覺有底氣,上一級的單位也會給點面子,孩子上學填寫爸媽職業單位的時候也是沾點光,這些都是現實的無形面子。但是對於上層建築的戰友,我們只有低著頭努力做事得了。當然,面子畢竟只是面子,當不了飯吃。
8、資金問題。滾雪球最難成的就是最初的雪球。哲學上也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資金就是基礎。手上有資金,合作專案、投資人自然而然就來了。為啥哪些有錢的到哪裡都是有專案,旁人都會說他有眼光,有遠見,其實就是有大把的機會去嘗試,敢嘗試,不怕失敗,失敗了再轉戰下一場,總有戰鬥勝利的。我們退伍回來,手上也就三十不到,肩負著全家的希望,不敢有半點閃失,關鍵還是要先解決住的問題,房子首付一付,也就全沒了。最基本的雪球就這樣自然而然破了。省吃儉用一年也存不了一點,啃老本也是正常的現象了。
9、家庭問題。當初選擇了要工作,就是選擇了平凡安逸,36歲,處在中年階段,上有老下有小,家族裡沒有做生意的人也就很難走做生意的路。換個角度想想,好在,陪小孩的時間有了,每天陪她上學放學,陪她學習,陪她玩耍,賠償那時候在部隊裡錯過的時光。最幸福的事就是,白天想上班,晚上想回家。
最好的應戰:以不變應萬變的心態面對。1、小人物就過小生活。既然當不了官,發不了財,那就過好自己的小生活。在工作中守好底線,努力提高自身業務水平,至於結果就坦然面對吧。在生活中,不忘自己的初心和靈魂,來點詩意,來點醉意,來點才意都未嘗不可,心隨所欲,自由自在。2、等待時機再出發。學習不能斷,蓄積力量等待時機再出發。3、詩和遠方依然存在。初心未改,詩和遠方是夢也是現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