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回答,你的年度知識點#大家知道 ,一個國家的原始資本積累多麼難,特別是工業化資本積累,這關係到一個國家的富強,工業化革命後,大英帝國在世界上強盛了二百年,靠的就是海外殖民地的剝削和壓榨,掠奪它國資源,其後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後起之秀者對資源分配不滿意,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引起的。
然而到了新中國建立後,這條路已經走不通了,怎麼辦?毛主席號召大家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犧牲自己為後人,這是一條令人感動悲壯的路,在這裡特別是要感謝當時的幾億農民,正是他們的自我犧牲精神才使得中國完成了工業化資本積累。
隨著教育普及,工業化,城市化,和國防建設等等,都會減少農業人口,而增加非農業人口,也就是說農民除了養活自己,還要養活更多的人,當時如果不搞集體合作化,人民公社,那麼城裡很多人就會沒有飯吃,因為如果單幹,一家一戶小農生產的方式,根本就養不起那麼多城裡人,承擔不起工業化和教育普及,所以那些說集體制養懶漢的人,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而毛主席就是中國工業的奠基者,新中國成立之時,中國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一個消費的國家,工業幾乎為零,別說飛機、大炮、汽車、輪船,就連一顆火柴都不能生產,火柴都叫洋火,一個鐵釘子也不能製造,簡直是一窮二白,毛主席為首的第一代領導人,他們是從血與火中衝出來的,毛主席深深地知道,中國沒有工業,代價就只能是落後捱打,怎麼辦?西方列強的第一桶金,是靠掠奪,是靠剝削其他殖民地國家,而我們只能靠自己吃苦,幾代人的苦,毛主席這一代人都吃了。
當時的農民壓力很大,不但要養活自己,還要養活城裡人,所以承擔不起,這也客觀上產生了上山下鄉,以此分擔農民壓力,還有一點更為關鍵,毛主席對此非常重視,城鄉差別太大使得有些人逐漸有了優越感,產生了特權思想,甚至形成了特權階級,這是需要注意的,而上山下鄉就是縮小這個差別的方法。
隨著這個辦法的實施,中國工業積累快速增長,工業化發展起來了,在改革開放開始時,經濟積累已經完成,為以後的飛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所以說每一個有良知的人都要感謝毛主席,毛主席在建國之初的文章講話,幾乎都談到了工業化,毛主席對工業化的崛起心情非常急迫。記得他在一首詩中寫道: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1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就是希望大家用只爭朝夕的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多快好省的建設社會主義。
當時毛主席到武鋼視察,問負責人:今天能不能出鐵?今天不能出,我明天來,明天不能出鐵,我以後來,總之我就是三顧茅廬也要看到武鋼出鐵!其心情可見一斑。
現在中國富強了,崛起了,其基礎就是以毛主席為首的第一代領導人領導之下的整個中國付出的代價。
僅僅是吃飯問題,就能將很多國家拖垮,中國沒有被吃飯拖垮,就能實現工業化,就是一個奇蹟!
眾所周知,在困難時期,農民自己都吃不飽,還要養活大量非農業人口,從而實現工業化,更是難上加難。
養活更多非農業人口,實現工業化的代價,這個代價儘管有些痛苦,卻也很值得。
我們今天能夠在這裡談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要感謝毛主席,感謝毛澤東時代為之付出努力的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