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黛麗·赫本與時尚大師紀梵希,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其實到今天也很少有人能說清楚。
有人說他們之間是純粹的友誼,有人說他們之間是最美好的愛情。
可從兩個人一生的相處模式來看,他們既非友誼,又非愛情。
為什麼這樣說?赫本一生有兩次婚姻,一次同居史,一輩子與三個男人產生過感情。可她最失意,最成功,最落魄,最巔峰的時刻都少不了紀梵希的守護。
而紀梵希一直將赫本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她最需要自己的時候,他總是能夠適時出現,並堅定地站在她的身邊,撫慰她的悲傷。
他一輩子沒有結婚,在赫本晚年也絲毫不減當年地照顧著赫本。
這是友誼嗎?
赫本多次說過:“沒有紀梵希就沒有我,他的方式,也是我最愛的方式”。
這比友誼是不是多出一點?男女之間的靈魂已經達到了高度默契,那便不能再用友誼來界定了。
可這是愛情嗎?
赫本單身的時候,紀梵希沒有說過“我愛你”,赫本離婚的時候,紀梵希依舊沒有說過“我愛你”。
可他卻“在每一場釋出會上,我的心,我的筆,我的設計都是跟著她走……”
或許,世間有一種愛就是如此:我一直在你身邊,不必佔有你的身體,不必擁有你的回報,我們相知相愛卻從來不需要說破。
當年,赫本只有24歲,還是演藝圈並不出名的小小新人。
她永遠也不會想到,當她敲開了紀梵希辦公室的門後,人生就此多出這樣一份斬不斷的情愫。
那時的紀梵希已經大名在外,他驕傲而清高,他這樣回憶與赫本初見的場面:
“有一天,有人告訴我赫本小姐將到巴黎挑選新戲的服裝。我從未聽過奧黛麗·赫本這個名字。我只知道凱瑟琳·赫本。如果是凱瑟琳·赫本的話,我一定會很高興地前去迎接。”
很明顯,初見時,兩個人的關係是非常諷刺的,一個小心翼翼,而一個目空一切。但這種關係很快便被改變了。
“我對她的第一印象是,覺得她像個脆弱的小動物,一捏就碎,她的雙眸明亮美麗,她實在很瘦很瘦……脂粉未施,很有魅力的一個女孩子。”
正是這脆弱的精靈形象,悄悄地打開了紀梵希高傲的心門。
他同意了赫本試穿服裝的要求,而且,他萬萬沒有想到,當第一件灰色羊毛套裝穿到赫本身上後,他竟然有了作品被賦予生命的感覺:“她穿著那件套裝緩緩走來,真是神采飛揚!”
接著,赫本試穿了第二件無袖、無肩的白色連身晚禮服,第三件黑色平領露肩裙子。
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紀梵希被這個瘦瘦的女孩迷住了。
就如同他的執行長德雷達·米爾所說的那樣:
“她似乎出乎意料地與紀梵希相遇,但毫無疑問地,他們註定會相識。”
這就是一種情愫,一種用語言沒辦法講清,但卻又冥冥之中無法擺脫的情愫。不是“金風玉露一相逢”的慾望吸引,卻是“勝卻人間無數”的靈魂相吸。
可事實上,這時的赫本早已經在談戀愛,也就是她的第一任丈夫梅爾·費勒。
兩個人共同度過了14年的婚姻生活,最終以離婚結束,赫本在這段婚姻中受傷極深,所以她急需一段新的感情來填補內心的空洞。
而紀梵希並沒有在這樣的時候對赫本表達什麼,或許在他看來,對赫本的守護只是自己的本能,而不是他渴望的愛情。
很多人解讀紀梵希取向為男,但他與誰相愛,又與誰共度人生都是個迷。因為他似乎一直保持著單身的狀態。
回憶赫本時,紀梵希是這樣說的:
“再沒有一個人能夠像奧黛麗·赫本那樣了,怎麼形容她呢?她能給我一種非常強大的情感能量,每次談及她,我都會激動不已。”
正因為如此,紀梵希沒有迴避過與赫本之間的關係,他甚至說:我和赫本之間是另一種婚姻(類似婚姻)。
這是不是超越友誼的評價?至少它已經被上升到了婚姻的範疇。
那麼赫本呢?她對紀梵希的情感是怎麼樣的?
真的沒有那麼簡單,赫本認為在穿上紀梵希設計的衣服時,自己會“有一種被保護的感覺”。
而回首和紀梵希相處的四十多年時間時,赫本又這樣說:
“42年的友情,有一些人是我深深愛過的,紀梵希是我所認識的人裡面最正直的一個。”
正因為如此,在幻梵希品牌當道,各路女星撲面而來的時候,赫本非常霸道地告訴他:“不要理她們,首先,你要繼續為我所有電影設計服裝。”
這是什麼樣的感情,才可以讓一個女人在一個男人面前毫不客氣到頤指氣使?又是什麼樣的友誼,才會讓一個男人告訴女人:我情願為你做任何事?
可能,赫本與紀梵希之間一直相愛著,只不過這愛就如同紀梵希說的那樣,是另外一種婚姻。它讓兩個人擁有了自己的生活,但卻讓他們保持了兩人之間42年來一直不變的愛。
這是一種超乎現實的愛,比友誼多一點,比婚姻少一點,但他們相知相伴,而且他們心靈 相契。
這其中有友情的真實,又有愛情的浪漫,有朋友的堅定,也有戀人的熱情。
一直到赫本離世,紀梵希始終不曾離開她的身邊,並且,在送赫本的最後一程時,他成為了與赫本兒子一樣的抬棺人。
赫本說紀梵希創造了她,而紀梵希則親手將她送回天堂。
其實,成年人的世界大家都懂得,沒有婚姻又如何呢?
愛情在那裡,它是可以感知,可以享受的。
就如同赫本與紀梵希,不論他們結不結婚,但他們之間的關係是赫本任何一段婚姻都沒辦法相比的。而且,這種關係也絕對稱得上人間佳話,因為它超越普通的凡俗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