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中,正常尿尿的次數應為多少?
白天排尿4~6次,夜間0~2次屬正常。多了便可讓管尿頻的小仙來蓋章確認了。
尿頻的麻煩實在多,上班時間老跑廁所,走到哪裡都找廁所,甚至前列腺炎等等病症也因此而起。
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個麻煩病?
我用這三個方劑回答吧!它們既提出問題,又解決問題,什麼腎虛寒,心腎不交等惹禍者,在它們的團隊作戰下,全被滅了威風,沒了尿性。
1、茴香丸——針對腎虛寒
宋代醫書《普濟方》茴香丸,治腎虛寒,小便頻頻。
這是由腎氣虧損,腎陽虛衰所致。可表現為腰痠背痛、四肢發冷、腹部脹滿、尿頻、夜尿增多、精神萎靡、陽痿、早洩等。
組成:茴香,香附,菟絲子,桑螵蛸,鹽。
方解:
茴香,散寒止痛,理氣和胃。加了鹽的小茴香有暖腎散寒止痛的功效。
香附,是治氣病的總司令,能治一切氣,包括腎氣,膀胱冷氣,都可用它來調來圓場。
菟絲子,腎陰陽兩虛均補,一看就是當主角的人物,故用量最多。
桑螵蛸,外形就長的像個尿脬子,既能將腎精這個寶貝裝的穩穩的,又能肥水不亂流,是固精縮尿的好物。
鹽鹹寒收澀,臨門一腳助力。共治腎虛寒,小便頻頻。
製法:上藥均搗爛為細末,加黃酒糊成丸劑,如黃豆大。
用法:每次用溫熱的黃酒送下。
2 、桑螵蛸散——針對心腎不交
宋代醫書《本草衍義》桑螵蛸散,調補心腎,澀精止遺。
為治心腎兩虛,水火不交證的常用方。以尿頻或遺精,心神恍惚,舌淡苔白,脈細弱為辨證要點。
組成:桑螵蛸、遠志、菖蒲、龍骨、人參、茯神、當歸、龜甲(酥炙)。
本證針對的是心腎兩虛,水火不交。
腎與膀胱相表裡,腎氣不固則膀胱爽約,以致小便頻繁次數多,或尿如米泔色,甚或遺尿。又腎藏精,主封藏,腎虛精關不固,而致遺精。
心藏神,腎之精氣不足,不能上通於心,心氣不足,神失所養,故心神恍惚、健忘,以至剛剛尿尿了都記不住。
治宜調補心腎,澀精止遺。
桑螵蛸,前方茴香丸也有它,本方還獲得冠名權,且站C位,真是不虛長了個裝財的模樣。以甘鹹平德性,補腎固精止遺本事,成長為君藥。
龍骨,能鎮驚安神,收斂固澀,止血澀腸等,是交通心腎的佳藥。
龜甲,既滋養腎陰,又補心安神,亦是交通心腎的佳藥。
它倆就像哼哈二將站到了桑螵蛸左右,助桑螵蛸交通心腎且固澀止遺,補腎益精之力倍增。
人參,大補元氣,固五臟氣。
茯神,養心安神,當歸補心血,與人參茯神合用,能益心氣,補氣血,寧心神。
菖蒲,開竅豁痰,醒神益智。可將開啟心智的攔路虎去除。
遠志,常用於心腎不交引起的各種病症。
二藥合而交心,就像往腎拋了個繡球:這裡一切就緒,只等你也是一副補腎澀精的好模樣,來和我寧心安神。
諸藥相合,將一切導致心腎不交的攔路虎去除,將一切助力心腎相交的力量用上,共達調補心腎、交通上下、補養氣血、澀精止遺。
製法:除人參外,共研細末,每次睡前以人參湯調下。也可作湯劑,水煎,睡前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3 、縮泉丸——針對膀胱虛寒
宋代《魏氏家藏方》縮泉丸,溫腎祛寒,縮尿止遺。
主治膀胱虛寒證。表現為小便頻頻次數多,或遺尿,小腹怕冷,舌淡,脈沉弱。
組成:烏藥(細銼)、山藥、益智仁(大者,去皮,鹽炒)。
本方藥僅三味,但每一劍出鞘都震三軍。
益智仁,辛溫,屬脾腎經。既能理元氣,又能補腎虛,還能因腎虛得補而壯膀胱氣,膀胱氣得行,則能正常行使職責,縮小便。
烏藥,辛溫,歸肺脾腎、膀胱經。順氣止痛,溫腎散寒。是治膀胱虛冷,遺尿尿頻,疝氣等的佳藥。能以除膀胱腎間冷氣,止小便頻繁次數多。
二藥相配,既溫脾補腎又暖膀胱,且行氣順氣收散有序,掌控小便不費力。
山藥,是健脾補腎的名藥,與前二味共同馳騁於脾腎經。
脾為後天之本主肌,脾若虛,則主肌肉的功能下降,造成膀胱附近的盆底肌肉鬆弛。
腎若虛,則腎氣不固,其表親膀胱也會跟著日子不好過。造成膀胱失約。如今,脾腎均得補,可助膀胱行使職責,工作順利。
三藥合用,溫腎暖膀胱,溫中兼補,澀中有行,膀胱怎還會沒有約束功能。
製法:烏藥益智仁研為末,另用山藥炒黃研末,打糊做成丸劑,鹽湯或鹽酒下。
現代用法:每日1-2次,每次開水送下。
以上,便是三個方劑的團隊作戰,你覺得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