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原名臥虎山,地處諸城市區南10公里,海拔297米,是諸城的一座文化名山。宋代大文豪蘇軾任密州知州期間,多次在這裡祈雨,結果老天都遂願降下甘霖,蘇軾感其常祈常靈,於是將此山改稱常山。
常山文化博物苑坐落在諸城常山北麓,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由萬佛寺 ,大榮博物館,精品佛像館,民俗館,三寶館等陳列各類民間藝術收藏品100多萬件,其中歷代佛造像20萬尊,是全國最大的民間藝術收藏館,被譽為“東方佛國”。整個建築群依山傍水,採用宮殿式造型。登高遠望,但見殿堂樓閣,鱗次櫛比,梵宇琳宮,金碧輝煌。
在常山文博苑的大門前駐足,首先感受到的是恢弘。從大門口進去,先過一條橋,在橋上可以欣賞橋兩邊的山水風光,在夏天時,樹木鬱鬱蔥蔥,水波漣漪,在夏天到秋天時,可以看到樹葉由綠變黃的過程,成為綠中帶黃,黃中有綠的情景,反而有一種不一樣的美麗。
往裡面走是各種的大殿,帶著誠心與尊敬看一下佛顏,去傾聽一下內心的聲音,感受一下許久未體會到的平靜。
#
萬佛寺不僅僅是一處合法的宗教活動場所,而更是一座內容豐富的佛造像收藏藝術館。在萬佛寺的佛造像中,北魏、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以來歷代各種材質的佛、菩薩、羅漢、飛天護法神諸造像造型各異,北魏、南北朝時期的佛造像,更是造型優美、工藝精湛,堪稱國內罕見。
這裡依山傍水,風景優雅,大氣渾宏。山勢平夷無險,山頂寬闊平坦,數峰相連,海拔297米。南坡多為懸崖陡壁,東、西兩面坡勢略平,有山路可供上下,北坡最為平緩易登,故名勝古蹟多分佈在北坡。山周圍地勢起伏,緩崗連綿,獨常山突兀而起,加之山頂碧霞宮襯托,格外雄偉壯觀。
常山雖然不甚高大,但名聲顯赫,加之離城較近,交通方便,自古以來,登臨拜謁者絡繹不絕。山上山下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蹟,見於史書記載者有常山神祠、遠覽亭、雩泉亭、廣麗亭以及諸多碑碣與摩崖題記等。位於常山北麓的雩泉亭,是古人祈雨祭神的場所,此名“雩泉”也是蘇軾在古泉禱而得驗,因古代禱雨曰“雩”,所以蘇軾名此泉為“雩泉”。後又在泉上建一石亭,名“雩泉亭”。現在均遭譭棄,只有井泉還在。
常山的文化內涵較深,如《江城子.密州出獵》等諸多流傳千古的詩文,並且蘇軾在許多傳世名篇中屢屢提及,曾描述說:“自城中望之,如在城上,起居寢食,無往而不見山者”。
在常山登高望遠,但見殿堂樓閣,星羅棋佈,梵宇琳宮,金壁輝煌,令人心曠神怡,回味無窮。